"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休。"—今村昌平
《楢山节考》是1983年今村昌平导演的日本剧情长片,电影改编于深泽七郎的短篇小说《楢山小考调》,导演在影片中用十分平静的态度描述了人和动物共有的生死状态。
"死"的更深沉内涵就是对"生"的赞美。该片历时了三年多才完成,并在当年在众多佳作中突围,获得了第36届戛纳金棕榈大奖。
今村昌平,一个创作主题以人的下半身和社会底层来形容自己电影的导演。也是全球屈指可数拿过两座戛纳金棕榈大奖的人。
他的电影中关注着人的生存意义,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反省。体现的是最底层人性中的动物性和劣根性,而在《楢山节考》中描述人性残酷的一面,一度让笔者按下暂停键。
本片讲述了在一个楢山的贫苦山村里,由于粮食短缺,所有老人在70岁的时候,无论身体是否健康,都要由子女背上楢山等死的故事。
为什么在我们的人类历史上,会出现弃老这个词?在原始不文明的社会,以劳动为主要的生产力方式。老人和幼童是唯一不能做出贡献的两个人群。
而孩子是会成长的,也就代表了新的劳动力产生,老人通常不会是劳动主力,甚至可以说老人是多余的。当人口增多和粮食匮乏,就会造成一批人的淘汰,而这批人首当其冲一定是老人。
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道出了生命进化的本质,也道出了影片中当时体制下的残酷事实。
整个世界本就是一个冰冷的角斗场,想要生存就一定要适应当前体制下的环境,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影片中树墩家辰平的母亲阿玲婆为节省粮食,主动要求上山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笔者看来,阿玲婆不是真的带着对山神的崇敬想去到楢山,更多的是因为村里世代的习俗和适应社会的残酷而去的。
那首三十三颗牙的歌谣,让阿玲婆多了一个"鬼婆婆"的称号,一个即将到上山年龄的老人,却有一副健康的牙齿,这让她成为村里的笑柄。于是她忍痛在水坛上磕掉自己两颗牙,仿佛这样,才是一个70岁老人应有的姿态。
在阿玲婆上山赴死之前,她设计将媳妇阿松骗回了雨屋家。好吃懒做的阿松,在阿玲婆看来不会是一个好的孙媳妇。这样的媳妇甚至还有可能会对家族带来羞耻。
在人性和家族地利益之间选择,阿玲婆十分果断选择牺牲掉还怀着身孕地阿松。只有除掉这个定时炸弹,才能让她更放心的死去。
我们无法去评价她的做法是否已经缺失了人性中的善良,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道德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人类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生存,就会造就出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和生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既残酷又赤裸裸的现实。
如同在低等动物中,母螳螂会在产卵时吃掉公螳螂补充体力,以保证后代繁殖,他们活着的目的仅仅就是活着而已。
而如果换成现在的社会里,产能过剩,金融市场又十分发达的情况,那么我们的整个格局,文化道德规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完善的社会体制,优良的环境,高速发达的经济和社会文明,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我们对道德和善恶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而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了"蛤蟆"、"蛇"、"螳螂"、"蛾子"等动物元素,穿插着捕猎、吞食、交配的场面。它们也对应着影片中的人就像低等动物一样,在落后于文明的时候,一切回归于野蛮和原始。
动物的元素是今村昌平的另类拍摄手法。通过用人和动物的独特拍摄视角,讽刺了人与动物无差别的生存态度。这些动物元素的穿插使用,使整部电影强烈的表达出了人在自然之下,同样要面对残酷生存的气氛。
《楢山节考》的弃老虽然不会再出现于现在的生活和文明社会中, 但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面临的将是"养老困局"。
作为普通的工薪族一层,在80后和90后这两代人中,大多数都属于独生子女。当面临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成了现在最大的话题。
电影《父亲和伊藤先生》中,74岁的父亲在先后与子女同居生活后,无奈做出了最不想做的选择。因为他知道,子女无法接受自己在一起住的因素有很多,自己的墨守成规 、固执己见、会忍不住干涉子女的生活。
而子女并不需要他这个老人的经验价值和日常严厉的絮叨,于是父亲留下字条回了老家,决定开始独居生活。
可是在一个暴雨夜晚,老家的房屋被雷劈成一座废墟,父亲怅然无奈之中又做出了另外的下下之策:养老院。
女儿阿彩和男朋友伊藤在送别父亲去养老院时,阿彩最终做出了选择,朝着父亲离开的地方狂奔去。
在大多数人身上,我们应该都能看到相同的影子,父母在年老的时候想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但是却怕自己和他们产生矛盾,造成麻烦。
生活中点点滴滴,父母都尽量不给子女增添麻烦,即使在他们年迈的时候,最大的期盼也不过是能够在节假日能看到儿女。
父母总是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而在我们成年成家立业之后,我们对父母的关爱和照料却少之又少。
在《奇葩说》中第四季第九期的辩题是:父母提出住养老院该不该支持?
这个话题,是当代中国很多人都正在面临或者即将面临的抉择,一个老人选择去养老院生活,究竟是真实的想要活出自我,还是无奈之选?
反方辩手马薇薇的话实在让笔者很触动。这些事情本身就是发生在普通和中产阶级区间,它虽然是一个辩题,但却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楢山节考》中,阿玲婆不是因为崇敬山神,遵循传统习俗自愿去的楢山,在生与死的存亡选择中,老人会选择把生的机会留给自己的下一辈。但她的坚定,只是为了让儿子辰平少一些愧疚而已。
现在的许多老人,秉承着不给子孙后代添麻烦,自愿住进养老院或者独居的不在少数,老人嘴里说的都是真心话,想去养老院也是真的,但做这个决定的因素可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富裕和文明的社会。对于老人提出去住养老院,究竟该支持还是不支持其实就是一种选择,它不属于生死范畴的选择,看起来也不难选。
资金雄厚一点的家庭就去好一点的养老院,普通家庭就去一般的养老院,但鲜少有人去发现父母真正去养老院的原因。
而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没有对错,它只是看你能承受哪一种选择所带来的代价而已。这就是现实,残酷而又赤裸裸,让你不得不去面对它。
导演今村昌平的电影都用残酷的现实来感知人性思考。如《楢山节考》中对于年老者必须面对提前死亡的选择;《鳗鱼》中面对风险时的选择;《赤桥下的暖流》中对于如何解脱自我的选择,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在选择上的残酷。
取舍之间,那些残酷的影像被也被导演推到了极致。孝顺的大儿子辰平在背着母亲上山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当年父亲的切肤之痛。他的那句"杀了我爸后,现在我又杀了我妈"让人不禁哽咽。
《楢山节考》对于日本敢于直面死亡,反思人性这点,笔者尤为赞赏。弃老的传说,其实在古代朝鲜就存在了。
在朝鲜也流传着一个类似《楢山节考》的故事:爷爷、父亲、儿子三代同堂,当自己的父亲将年过七旬的爷爷背到山上自生自灭时,儿子在回程的时候拿起了背爷爷的背架,两人的对话让人深思:
父亲:"你为什么还要将背架背回来"
儿子:"等爸爸你老了,我就再用这个背架将你背上来"
有句歇后语叫"屋檐水,点点滴旧窝"在特定的环境下,意于上行下效,父母的一言一行和对待上一辈的态度,都会对自己的儿女产生影响。就像这个故事一样,父亲将爷爷弃于荒山自生自灭,那儿子也会学着这样的态度去对待父亲。
每个人终究会有老去的一天,即使我们现在正值壮年,我们的孩子还是幼童,但当他们成长,我们渐渐老去的时候,有没有预想过自己当年给孩子做了什么样的榜样?你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你的子女就会如何对待你。
历史的发展总是那么相似,当你从原始野蛮的社会对生与死做了选择之后,在文明社会又会因为现实生活的各种困局做选择!
影片的结尾,天空开始飘起了大雪,儿子辰平急匆匆往回跑,当他看到在白雪中如老僧入定般的母亲,呜咽地喊着她:"妈妈,下雪了""妈妈,你运气真好,上山的日子碰到下雪了""妈妈,你一定很冷吧……"
笔者虽然不能感受到辰平在生存和母亲之间挣扎的那种痛苦,但庆幸的是如今的我们,在现代文明的世界,能够做出更好更善良的选择,不用像动物一样为了生存而摒弃道德和亲情。
给自己的父母多一些陪伴和关心,多一些耐心和理解,他们陪你长大,你伴他们终老。给自己,也给看到文章的你们,望共勉!
文:迟意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