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首届中国otc大会暨中医药促进大会期间,在中国otc法规论坛上,艾昆纬管理咨询总监王璐表示:零售药店是健康管理的中心点。
消费者自我药疗意识高涨
对比中国的医药市场和全球医药市场,由于受到世界经济放缓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各国医疗保健支出在gdp占比普通升高。经济复苏缓慢将极大制约医疗卫生预算, 而个人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在疫情后进一步高涨。
结合全球消费者调研数据来看,整体健康和免疫力提高最受重视,这也同时体现在维矿和营养补充剂在全球各国销售数据上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消费者在疫情期间购买的自我药疗产品更加注重品牌,无品牌或自有品牌保健产品的销售金额不升反降。中国医药市场的销售数据如果把中药滋补、药食同源等产品也涵盖进去,在疫情期间的增速仅次于维矿和营养补充剂。
以上消费者健康市场的趋势和中国otc行业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倡导发展品牌,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疫情后全球医药市场发生了重要改变,推动疾病预防,使消费者成为健康的第一负责人。而且, 自我药疗的提升或otc的药物的普及也跟支付结构变化息息相关,这背后其实是有不可忽视的经济原因。
零售药店是健康管理的中心点
王璐说,在9月23-25日线上举行的全球电商大会上,艾昆纬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零售药店已经越来越成为社区健康管理的中心。
通过新技术和传播手段,消费者被极大赋能,如果消费者只拥有有限的医疗和药品知识,是不能很好的成为个人健康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同时健康管理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不仅是简单了解药品标签和说明书上的活性成分、副作用、适应症,也包括轻松掌握连续的疾病发生情况、药品服用的情况、过敏的症状、适应和不适应的症状,个人定制的医疗解决方案等。这时候线上和线下融合的零售药店,就是社区健康管理的一个中心点,这样的实践在国内国外都愈加普遍,比如疫情期间提供简单远程问诊以及疫苗接种等。
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的诊量是急速上升的,在疫情之后,部分专科领域比如皮肤和精神领域还维持较高的比例,它带动了医药电商这些类别的药品的线上线下占比的改变。
医药电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
预计到2023年全球电商规模达到6.54万亿美元,其中健康和美容占全球电商网购偏好的第5名。
2018年全球医药电商规模是156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2.8倍,达到4360亿美元的规模,也就是说占到全球电商的7%。其中在2018年,北美是全球医药电商最大的区域,占比41%,亚太(含中国)占25%。
王璐预测,到2025年中国医药电商是6500亿人民币的规模,占全球医药电商的23%,对比2018年整个亚太地区只占全球医药电商的25%,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在中国医药电商高速发展的10年, 中国医药电商的高速发展带动整个亚太地区医药电商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反观传统的药品市场,受创新药带动和较高的药品价格加持,预计到2025年美国市场占比还维持在40%左右,中国是12%-13%。所以在医药电商这个以消费类药品(含慢病)和中西式营养保健品为主的渠道上,中国是无愧于互联网和医药电商大国的名头。
对比德国和中国的otc市场,德国线上市场占比是21%,2020年对比2019年线上增速是17%,线下是-5%,线上增速远大于线下。中国同期的线上增速达到48%, 而疫情期间线下也是下降5%。 中国与德国医药b2c市场均是双强称霸格局,且中国医药电商集中度更高, 阿里与京东不仅在用户量、gmv等指标上竞争,还在医疗服务和药品类目的扩充、供应链管理和数字化营销等领域相互角逐。美团和饿了么的入局进一步推动新零售线上线下的竞合,快速反应的背后是扎实的消费者行为和画像数据。
站在全球和中国的现在展望5年以后,疫情之后的影响正深刻改变消费者健康和otc行业的游戏规则,加快创新, 开放合作,拥抱新技术和新渠道才是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