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丕:我们一起“学驴叫”,来送别仲宣最后一程吧好驴鸣的主要目的,不只是搞笑出生名门,才高八斗,却怀才不遇被曹操重用,却长期羁旅在外驴叫的背后,是发自内心的诉求

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在一个名为王粲的人的葬礼上,发生了一件奇事儿,本应庄重严肃的追悼会礼堂上,飘荡着清脆的驴叫声,只见前来吊唁的人不约而同地“学驴叫”,于是乎!一个庄严肃穆的追悼会现场,竟然成了吊丧者表演口技的舞台,我能想象的到,这个场面的滑稽、搞笑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坟头蹦迪”!

事实上在古代,我们的老祖宗特别重视“礼乐”,其中,丧礼尤为重要,因为丧葬礼仪的核心,就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悼,所以丧葬拥有一整套完整而又庄重的礼仪。

以此来看,此事恐有荒诞无稽之嫌,然而这件看似滑稽、搞笑之事,确实有据可查。在文学作品《世说新语》中,有个叫“伤逝”的门类,伤逝,顾名思义,也就是伤痛哀悼逝者之意。这一篇记载了许多生者对死者的伤悼故事,而这个“驴鸣送葬”的故事,就是开篇第一则: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之。” 赴客皆一作驴鸣。
曹丕:我们一起“学驴叫”,来送别仲宣最后一程吧好驴鸣的主要目的,不只是搞笑出生名门,才高八斗,却怀才不遇被曹操重用,却长期羁旅在外驴叫的背后,是发自内心的诉求

前来祭奠的曹丕

原来王粲(字仲宣)生前喜欢学习驴叫,去世下葬的时候,魏文帝曹丕也前来吊唁,曹丕吊唁完后,对其他参与吊唁的人说:“各位呀!既然仲宣生前喜好驴叫,那我提议,我们也一起学驴叫,就当送别送别他吧!”曹丕说完之后,参与吊唁的人都各自献予了驴鸣声。

可见“驴鸣送葬”的故事是有文本记载的。我们都知道驴鸣的声音高亢、嘹亮、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使人听了不免发笑,那么王粲好驴鸣,就是为了逗他人一笑吗?但这个看似滑稽的故事,却是收录在《世说新语》的“伤逝”下,而非“任诞”门类下,这说明,作者本意旨在表现“伤悼”而非“滑稽”。那么,在这种反常写作手法之下,其背后,又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从“驴鸣爱好者”王粲讲起。

曹丕:我们一起“学驴叫”,来送别仲宣最后一程吧好驴鸣的主要目的,不只是搞笑出生名门,才高八斗,却怀才不遇被曹操重用,却长期羁旅在外驴叫的背后,是发自内心的诉求

令人发笑的驴叫声

王粲, 出生名门(其曾祖父官拜太尉,祖父官拜司空),家学渊源,才高八斗, 在文坛上,他是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一,南朝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作品《文心雕龙·才略》中将他评为“七子之冠冕”,是七子中才学最负盛名之人,《三国志·王粲传》评价他: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历史上王粲才思敏捷,擅长作文,且提笔就成,从来不用修改!其才智可见一斑,就连当时的大名士蔡邕也曾经对人说:

此王公(王畅)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蔡邕认为王粲才华卓绝,自认比不上他,对王粲更是佩服的要死,就连自家珍藏的书籍都悉数馈赠于他。

曹丕:我们一起“学驴叫”,来送别仲宣最后一程吧好驴鸣的主要目的,不只是搞笑出生名门,才高八斗,却怀才不遇被曹操重用,却长期羁旅在外驴叫的背后,是发自内心的诉求

蔡邕

可见,王粲年少成名,一时风光无限,但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王粲亦是如此。他生活的年代,恰逢汉室衰败,天下纷争,国家陷入了长期的战乱中,随时可能面临倒塌,王粲为保自身,遂生心意另投他人,因刘表是其祖父王畅之徒,于是他顺理成章投在了刘表帐下,加上其祖父这层关系,受到重用理应不在话下。

然而事与愿违,在刘表帐下十多年,他却一直不被待见,以致其终日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而不被重用的原因竟是:刘表见他其貌不扬,且性格荒诞任性,便认定王粲难当大任。

好在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王粲投奔了曹操。曹操对王粲非常器重,先辟他为丞相掾,就是丞相府的属官,相当于专职文案秘书,于是他就跟着曹操一起,随军出征,出谋划策,撰写文书。之后曹操又赐他关内侯的爵位,“建安七子”中被封侯的只有王粲一人。曹操被册封魏王后,王粲又官拜侍中,当时的典章制度都是由王粲主持制定的,曹操对其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在曹操帐下,除了深受赏识和重用外,他还同曹丕、曹植来往密切,私底下时常与他二人切磋诗赋,曹丕、曹植本就才华横溢,所以他们二人和同样富有才华的王粲结交,可谓是文人之间的肝胆相照与心心相惜。再者,曹操父子生性本就放荡不羁,而王粲也是一个不拘小节之人,他们之间也称得上是”臭味相投“了,我想这也是王粲能被曹操父子重用的原因之一。

曹丕:我们一起“学驴叫”,来送别仲宣最后一程吧好驴鸣的主要目的,不只是搞笑出生名门,才高八斗,却怀才不遇被曹操重用,却长期羁旅在外驴叫的背后,是发自内心的诉求

魏武帝曹操

虽然他被曹操父子喜爱和重用,奈何伤病却成了他人生的另一只拦路虎。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在跟随曹操南征孙权归来的途中,病逝于邺城,时年四十一岁,彼时曹丕亲率众人,在他的葬礼上用驴鸣的方式,来送别这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回顾王粲的一生,少负盛名,初入仕途却被他人肆意嘲笑,虽然最终被曹操赏识,却仍以一介文弱书生随军出征,常年颠簸在外,过着苦闷压抑的军旅生活。王粲喜欢驴鸣,来取悦自己与他人,虽然体现了他乐观旷达,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可展示洒脱的方式有多种,但他却偏偏选择了最奇怪的一种!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王粲和驴子之间,还是有许多的共同之处。

第一,驴头大耳长,四肢瘦弱,躯干较短,不威武雄壮。而王粲身体羸弱不堪,外形又矮又丑,以此观之,他和驴子的相似之处在于外形。

第二,在刘表帐下,他遭受冷眼和嘲笑,一度很受压抑,驴的长相也一直被人类调侃嘲笑,以此来看,他和驴都被他人嘲笑过。

因此王粲喜欢驴鸣,我想应该是他内心深处,自认为自己不管是外形,还是遭遇,都与驴子相似。而在模仿驴鸣的时候,恰好又需要气沉丹田、扯着嗓子、张大嘴巴大声嘶喊。王粲恰好可以通过模仿驴鸣,把积攒在内心深处的不平之气,呐喊出来,同时,驴鸣声又能惹他人一笑,何乐而不为呢!当一个人开始自黑的时候,那么谁也黑不了他了,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强大到不用在意任何人的看法了。

曹丕:我们一起“学驴叫”,来送别仲宣最后一程吧好驴鸣的主要目的,不只是搞笑出生名门,才高八斗,却怀才不遇被曹操重用,却长期羁旅在外驴叫的背后,是发自内心的诉求

呐喊

其实,这也是魏晋风流背后的玄妙之所在。表面上,这些士人们放荡不羁、癫狂异常,实则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痛苦,借机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我想王粲后来虽然被曹操重用,但在自身羸弱的情况下,随军出征,身体肯定不堪重负,此时他模仿驴鸣,更多是用来缓解羁旅途中所带来的疲劳!

而故事一开始,曹丕率领众人“驴鸣送葬”,说明曹丕和王粲的关系非常好,因为只有好兄弟,才了解好兄弟的癖好,也才能明白,隐藏在癖好背后的秘密。从侧面反映出,曹丕也是一个不拘小节之人,不然他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用驴鸣的方式,来送别老朋友最后一程!

注:图片源自网络,若侵联删!本文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未经作者允许,不得抄袭、转载于其他自媒体平台,侵权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