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軟體定義變得越來越流行,但你造它真正的含義麼?是什麼鑄就了軟體定義技術?
随着it朝着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轉變,傳統手動配置計算、存儲與網絡資源的實踐壓力增加,難以跟上步伐。送出服務票據,等待數天,讓it設定一台新的虛拟機或開拓一個虛拟專用網絡,這種做法已經落伍。使用者期望靈活配置,甚至他們自己擁有配置資源的能力。為了滿足靈活性與有效性配置的需求,資料中心探索了各種不同的基于軟體的技術,用于管理虛拟機、存儲、網絡甚至整個資料中心。我們進一步看看軟體定義技術,瞧瞧需要什麼才能成功部署該技術。
“軟體定義”到底意味着什麼?符合哪些标準才算“軟體定義”?
任何“軟體定義”技術實際上關于發生了資源抽象與配置。這是虛拟化的關鍵原則。
虛拟化允許計算資源從底層硬體中抽象出來。一旦可用,實體資源抽象成虛拟資源,軟體工具也能在系統運作時部署用來重新配置設定虛拟資源給作業系統與應用(或更改之前配置的資源配置設定),并且此後不再需要硬體設定與配置,一勞永逸。
就如日常磁盤驅動器一樣。檔案系統軟體将磁盤的磁道與扇區抽象出來,使整個磁盤容量劃分為一個或多個邏輯驅動,互相之間獨立,然後呈現給作業系統。我們不喜歡姜檔案系統作為虛拟化軟體或“軟體定義磁盤驅動”,但資源抽象原則幾乎相同。
較新的例子是伺服器虛拟化。諸如hyper-v、vmware vsphere或citrix xenserver這樣的hypervisor用于将伺服器的實體計算資源(如cpu時鐘周期與記憶體空間)抽象為虛拟資源。這讓管理者配置虛拟計算資源成為可能,以便建立虛拟機。我們就能輕易将虛拟機看做是“軟體定義伺服器”。
最終,任何軟體定義技術的“軟體”部分提供抽象層,還有圖形或指令行使用者界面,以便配置設定、監控并管理這些抽象資源。應用程式設計接口可能也能支援第三方軟體産品或功能插件。如果由于漏洞或惡意軟體,抽象層失效的話,虛拟資源或配置也會受到牽連。
作者:stephen j. bigelow 翻譯:唐瓊瑤
來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