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文天台丨下湯:鮮活于民謠中的村莊

人文天台丨下湯:鮮活于民謠中的村莊
人文天台丨下湯:鮮活于民謠中的村莊

  “川字水,品字塘,井字路,二十八宿走南陽。”這首民謠下湯村人人都會念,它描述了下湯村的地理風貌。大淡溪流經天台南山,在溪的兩岸坐落着許多村莊,下湯村就在大淡溪的北岸。流經村前的這段河流,村裡人習慣稱其為烏溪。溪岸野菊叢生,每年秋日,當山上的烏桕樹葉紅的時候,一叢叢黃色的小菊花點綴在岸邊的小路旁,搖曳于秋風間。下湯十景中就有“菊溪雲碓”一景,人們也稱這段溪流為菊溪。據《天台縣地名志》記載:“元時,有夏、湯兩姓遷此定居,原名夏湯村,後因方言諧聲,演變為今名。”現在的下湯村,多數居民為湯姓。

  “川字水”,形象地說出了下湯村的三條山溪。下湯村依山而建,面對大淡溪,東西走向的村莊中間寬兩頭尖,形如一條船,停泊于溪的北岸。三條山坑從山上流經村莊,最後彙入大淡溪。三條坑自西向東分别是上店後門坑、張後門坑和木西岙坑,三條山坑恰好形成了漢字的“川”字。最長的那條是木西岙坑,坑水清澈,村民們洗衣洗菜。在坑的南端,建有一座橋棚,為村民平日閑聊的場所。此橋近年已改建為水泥橋,但兩邊還有長木椅,供人平時休憩。

  橋棚是天台人對于木橋上建棚橋梁的稱呼,現在人們普遍用另一個名稱——廊橋。下湯村的廊橋建于大淡溪之上,是村民們出入村莊的主要橋梁,橋稱為中山橋,由湯氏祖先居中山郡而得名。1950年元旦剛過,村裡人就集在一起商議着建橋一事,因為原先過溪都得走二十八步的矴步,每遇大水就極為不便。主持建造這橋廊橋的是村裡人湯毓禮,他曾任道南鄉鄉長,在村中有一定威望并有良好的口碑。為了友善村民出入,湯毓禮想到了建立一座橋。但讀過書,學過醫的鄉長沒有建傳統的石拱橋,他畫出的圖樣是村裡人都沒有見過的橋棚,這種構思奇特的新穎橋梁,引起了村民們的好奇。

  建橋的木材就取自山中,一株株合抱粗的柏樹砍倒之後,穿上繩索,由強壯的年輕人扛到了村前。兩邊的橋墩由村裡的砌牆高手用石塊砌成。當兩邊的橋墩建好時,橋梁也已完成,橋梁由五株合抱粗的柏樹相拼而成。架橋梁那天是村裡人最為激動的時刻,在架橋處,用碗口粗的松樹搭起了腳手架。在十多個年輕人合力下,将橋梁拉到了兩岸橋墩之上。之後在木橋上建橋棚就顯得簡單多了,橋上的棚屋兩側分别由二根斜柱串成一個拱架,之上再架一根橫條,由此來支撐起棚頂。橋兩側的木欄建有長椅,橋兩端也建有瓦房。

  建成之後的中山橋,村民們感受到了它的好處。在人們的眼前,一座平梁的木橋上,居然蓋着棚屋,可為村民避雨遮陽,這是熟識的石拱橋所沒有的,更加讓人喜歡的是橋的兩邊有杉樹鋪成的長椅,可供村民們休憩。在湯毓禮的心中,建成這座中山橋是他一生中最為得意的一件事。中山橋在2001年有過一次整修,但基本保持原狀,雖然在中山橋上遊幾米的地方建立了一座橋,但老人還是喜歡從中山橋走過,喜歡靠在橋欄上,在長椅上坐坐。

  “品字塘”,說的是村中成品字形的三口塘。流動的山溪讓下湯村鮮活起來,那麼,平靜的水塘則像一面鏡子,折射出質樸的民風和耕讀傳家的傳統。前面的那口塘,當年種滿荷花,人稱荷塘。每年盛夏荷花盛開的時候,旁邊書院裡的書生在塘邊吟詩作賦。後二口并聯的池塘,村裡人稱為雙塘,雙塘岸當年也是熱鬧的地方。在三口塘中間,建有一座戲台,建于池塘之間的戲台,在每次演戲時,塘中都會産生回音,不管是戲文中的唱腔,還是樂器的旋律在飄過三口池塘時所産生的回音,使得聲音更加響亮和動聽。

  雙塘北面有一幢三透民居,當年也是極為氣派,隻是有的已倒塌,有的已改建,這幢三透人們稱為牆裡三透。人們還記得當年的騰蛟書院就設在牆裡三透中,村裡的孩子就在這兒讀書識字。清康熙年間,這幢民居的主人為湯亨柱,他為進士候選。他取軒名為騰蛟軒,意為蛟龍飛騰。在騰蛟軒,湯亨柱晴耕雨讀,過着讀書人悠閑的生活。當他看到同族許多子弟沒有上學讀書的機會時,就決定在下湯村建一座書院。于是他擴建騰蛟軒,創辦了村中第一所書院——騰蛟書院,并置田四畝,作為書院經費,又置山二畝,山上的樹林供書院修建之用。

  五十多年之後的下湯村有了另一座書院——東山書院,書院建在村東首的東山之麓,村民稱它為大書房。書院由湯希孟獨資建造,那是清乾隆四年。東山書院的規模要比騰蛟書院大,初建的院舍共十七間,分為二進,依山而築,左右翼之閣道迂回,雕欄密布。後擴建為三進,并在西首建房二十餘間。對于書院的風貌《東山書院記》有這樣的描述:“門以外植栝柏數木,列為屏障,蒼翠蔥茏,步步引人入勝。登樓而眺望……溪澗潆洄,水聲和松濤,竹韻偕至,可以滌塵襟而疏煩想也。”如此清幽的環境,的确是讀書的佳處。現在東山書院的建築已基本倒坍,樓下的那個魚池至今儲存。

  清朝的下湯村竟有二家書院。湯氏家族曆來以詩禮傳家,重教興學,勉子勤讀,素有“遺子黃金滿籝,不如教子一經”家訓。讀書讓人明理,讀書使人成為有品德的人,清澈的塘水如讀書人坦蕩的胸襟,或許這就是人們至今還儲存這三口塘的原因。

  “井是路”,村中的四條交叉小路恰好構成一個“井”字,鵝卵石鋪就的小路,在村民的腳下是那樣熟悉,哪條路通往三透,哪條路通往祠堂,村民都不會迷路。在下湯村共有三幢三透。除了雙塘北邊的牆裡三透之外,在它的西邊還有一幢被稱為隔牆三透的民居。另外一幢三透就是村西南面的上店三透,相比之下上店三透較為完整。明工部左侍郎張文郁的女兒曾嫁到下湯,夫家就是牆裡三透的主人,侍郎女兒嫁入湯家,這給湯家增了不少臉面。建于清乾隆年間的上店三透曾為三代秀才,并有一個詩意的樓名——環翠樓。依山而建的上店三透共有三進,前道地中鵝卵石鋪成元寶的圖案,中間道地最為寬敞,後一進樓房已建在山坡上了,兩側分别鋪有數步石階。當年院中曾挂有五塊匾額,至今匾額蕩然無存,上面的文字也早已忘了。

  湯氏宗祠就在東山腳下的大路旁,面對着大淡溪,所處之地俗稱蟹地。祠堂正廳面寬三間,兩側建有廂房,現存建築建于清朝。為追溯先太祖卓著功勳而取名追遠堂,追遠堂的匾額就挂在正廳的梁下。追溯起來,湯氏遷居天台是在宋朝,那時宋室南渡,許多士大夫也随之來到江南。因羨慕赤城的聳秀,善公從青田始遷天台城西,定居廊湯頭,善公成為了天台湯氏始祖。至十三世餘中公再遷天台南山下湯,那已是元朝初年了,從此湯氏聚族于斯,勤儉持家,累仁積德。餘中公也成為天台南山湯氏始祖,下湯村至今已有670多年曆史。

  下湯村還有多座小祠堂,為湯氏各房所建,就在湯氏宗祠的西邊建有一座二房的祠堂,祠堂現已部分倒塌,祠堂前的一座石牌坊讓人感到會有一個故事深藏其中。

  這是一座貞節牌坊,牌坊坐西北朝東南,四柱三樓雙落翼式石建構築。整座牌坊氣勢宏偉,由四根石柱支撐起整座牌坊,石柱下均建有石基座,外邊兩柱用抱鼓石穩固,中間兩柱的石台上前後各有二對石獅,左右相稱。正面的兩隻獅子,雕刻精細,神态各異,右邊的雄獅獅口大開,口中含有一枚可滾動的石珠,右前爪下踩着一個繡球;左邊的母獅,左前爪下是一隻嬉鬧的小獅,背上還伏着一隻頑皮的小獅子,探望着母獅,一副天倫之樂的神态。背面也是一對栩栩如生的石獅。

  中間兩柱之上的欄闆兩面皆刻“旌表生員湯亨韓妻楊氏節孝之坊”,字還清晰可辨。在中間的這塊欄闆之下,有一對镂空的石環,據村中老人說是用來挂燈籠的,現隻存右邊的那一隻。欄闆上的這幾個字,說明了這座牌坊的來龍去脈,但隐藏于其後的故事又有誰能說得清楚?

  牌坊的上部已毀壞,從《台南湯氏宗譜》中,我們還能讀到牌坊上部的描述。村中的小祠堂中還存有一塊“節孝流芳”石匾,村民們都說這塊石匾來自這座牌坊。

  從“二十八宿走南陽”的描述中,我們感受到下湯村良好的風水。古人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東西南北四方各七宿,東青龍,北玄武,西白虎,南朱雀。下湯村村址的選擇展現了古代風水學的觀念,面水背山。村之東首有龜蛇二山守住口水,蛇山之下建有水口庵。二山之間的觀榜橋為石拱橋,站在橋頭望着遠去的村莊,不禁會想起這首傳誦了數代的民謠,民謠中的景緻不僅是村莊昨日的風貌,也是今天的風情。

來源:天台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