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過長平之戰的趙國,為什麼依然能吊打燕國?

經過長平之戰的趙國,為什麼依然能吊打燕國?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燕國恐怕就是這頭名副其實的豬了吧。長平之後趙國本來已經奄奄一息了,就吊着最後一口氣,要是對手給力的話恐怕亡國就在眼前了。國與國的戰争根本沒有正義可言,隻有永恒的利益,尤其是進入戰國後期,周禮已經被踐踏的面目全非,春秋時期的仁義之風變成了毫無誠信你争我奪。有句諺語說的好“趁你病,要你命”,這種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燕國國君看到經曆過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後的趙國,實力大損,從當世能跟秦國比肩強國跌落成了幾近滅亡的弱國,心中不由得竊喜,這是個竊取趙國領土好機會。燕國正好與之接壤,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燕國就動了打劫心思,小動作不斷,試探趙國的态度,想趁趙國衰弱狠狠啃一口擴大地盤。

經過長平之戰的趙國,為什麼依然能吊打燕國?

有一次,趙孝成王過40歲大壽,燕王喜明面上派丞相栗腹帶着百金前去賀壽,實際暗地裡觀察趙國的實力。栗腹在趙國待了三天,發現趙國士兵老的老小的小,青壯年都死于戰争中了,正是進攻的大好時候。于是就對燕國喜說此時進攻趙國,必能大獲全勝,趙國根本沒有能力抵抗燕軍的進攻,就算滅不了趙國也能吃下将近300裡土地。

經過長平之戰的趙國,為什麼依然能吊打燕國?

燕王喜覺得栗腹說的很有道理,既然有大利可圖,舉全國之力以泰山壓頂般,必能勢如破竹攻無不克。于是兵分兩路,一路由丞相栗腹率領着約40萬兵力進攻鄗城,另一路由大将卿秦率領着約20萬兵力進攻代地,兩路進攻必能讓趙國收尾不能相顧,燕國君臣似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經過長平之戰的趙國,為什麼依然能吊打燕國?

趙王起初聽到燕國侵犯的消息,還覺得不可思議,燕趙兩國互為盟友一向友好,有30年時間彼此之間沒有發生大的戰争,但消息被證明趙王成大怒,心想強秦欺負我也就算了,強秦乃虎狼之國打不過情有可原,你燕國算什麼玩意兒?真當我趙國是沒有牙的老虎好欺負,竟然也敢趁火打劫!非把你揍的生活不能自理,當即派出老将廉頗,在鄗城不費摧毀之力痛快簡單大敗燕軍,并當場斬殺丞相栗腹,一個左勾拳又在代地俘虜了卿秦及随軍的樂間,兩場大勝之後燕國完全沒有可戰之力。既然你招惹了我,我就沒有收手的道理。燕軍後方幾乎空虛,廉頗更是一代名将,這麼好的機會擺在面前怎麼會錯過,沒有收兵直接乘勝追擊燕軍于五百多裡,順勢包圍了燕國國都薊城,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城西南部。燕王喜悔不當初,派使者前去議和,割讓了五座城池趙國才撤軍回鄉。這場戰争在史上稱為“鄗代之戰”,雙方兵力懸殊,燕國出兵約60萬,趙國出兵約25萬,是古代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經此一役,諸侯們都意識到,雖然趙國已經不是趙惠王在位時的強盛趙國,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趙國再是國勢衰弱,也不是任人欺負的小可憐,趙國士兵的戰鬥力依舊很強。趙國的名望地位因而有所挽回,這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因禍得福吧。

經過長平之戰的趙國,為什麼依然能吊打燕國?

最悲催的是燕國,偷雞不着蝕把米,損兵折将又丢地盤。此後趙國就時常進攻燕國,奪取了武遂和方城。後來廉頗受氣離開趙國,燕王喜老毛病又犯了以為有機可趁,又主動派兵進攻趙國,結果屢戰屢敗,損失兩萬多人馬,從此再也沒有和趙國叫闆的能力。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可謂損失慘重,傷亡了四十萬以上的主力部隊,邯鄲之戰更是驚險萬分,一度面臨亡國危機,若不是各國救援及時,估計被秦國滅國是遲早的事,為什麼趙國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依然能吊打燕國毫無還手之力,是什麼原因決定他們實力的懸殊?

首先趙國曾經是一個能跟強秦抗衡的強國,并在趙惠王的時候曾多次打敗過秦軍,鼎峰時國力能夠跟秦國并駕齊驅的。趙國雖在長平之戰中敗了,戰争資本還是有點家底。就算秦昭襄王和白起這種夢幻組合,趙軍抵抗的很頑強,此戰秦國也打得不容易,損失同樣很大,否則當時就該一鼓作氣追到邯鄲消滅趙國了。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趙國土地貧瘠又處于四戰之地,養成了國民好武之風。由此可看出,趙軍哪怕戰力不如秦軍,也不算弱,收拾燕軍還是沒有問題的。長平之戰是一個分界線,戰前趙國有争霸天下的實力,戰後趙國再也無力與秦國抗衡。但這并不代表趙國從此就成包子,人人都能咬上一口了。趙國地廣物博,人口衆多,經過幾年的休養,國力有所恢複。而且,經曆過兩次大戰的趙國,所有國民都意識到危機迫在眉睫。人在生死關頭會激發出超常的潛力,國家同樣如此。對于燕軍來說,進攻趙國是為了占便宜并沒有死戰的決心,但對于趙軍來說,抗擊燕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鄉和親人。人在危難之時迸發出來潛力是無限的,再加上名将廉頗的上司,打服燕國手到擒來。這場戰争對于燕軍是可勝可敗的,他們還有轉圜的餘地。對于虛弱趙軍再也經曆不起一場大敗,要是這一戰失敗,趙國基本就完了。哪怕燕國滅不了趙國,一個支離破碎的趙國,其它國家也會像鲨魚聞到血腥味前來瓜分。這樣的危難時刻,趙軍爆發出了同仇敵忾的向心力,這是燕軍無法相比的,軍心可用。

燕國從來就不是強國,連弱韓都不如,不知道有何本錢可以嘚瑟的。燕國最強的時期,是燕昭王在位時,他招賢納才,拜名将樂毅為上将軍,聯合秦、韓、趙、魏五國讨伐齊國,獲得大勝,五年内連下齊國70餘城,并大破東胡,将燕國邊境向東推進了一千多裡,這是燕國曆史上最光輝的時刻,可惜是昙花一現。

在英明燕昭王死後,燕國就開始走下坡路,繼任的燕惠王心胸狹窄,與樂毅不合,逼得樂毅逃亡趙國。取代樂毅的将領騎劫才能平庸,在與齊國的交戰中數次戰敗,齊國收複了失去的70城,燕國實力大損。

樂毅到趙國後很快受到重用,進攻燕國時他也有份,後來還取代了廉頗,氣得廉頗跑魏國去了。

燕國和趙國是鄰居,兩國時有摩擦,但大部分時候,燕國扮演着秦國打手的角色。秦國采用遠交近攻的政策,趙魏韓三國是秦國主要攻擊的方向,燕齊兩國是秦國交好的對象,于是燕國經常配合秦國合起夥來打趙國,秦國吃肉,燕國喝湯。趙國不是孤立的也是有幫手的,就是燕國的世仇齊國。在齊國的打擊下,燕國的日子也不好過,沒有秦國帶頭,根本打不過趙國。

其他都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燕國喜的昏庸無能,也是曆史上的奇葩國君。他有一個兒子就是派荊轲刺殺秦王失敗的太子丹,他竟然命人割下太子丹的頭顱獻給秦王,沒有一絲與秦國對抗的勇氣。這種怯懦的君主,中興不了一個國家。名将本來是有的,樂毅這一族都很會打仗,樂毅之子樂間,在栗腹提出攻趙時就提出了反對,說趙國面臨強敵,國中百姓早已全民皆武,不是好惹的,不要去打。燕王喜卻不聽,樂間惱怒他不聽自己的話,被俘後順便就降趙了。還有一個叫樂乘的也早早降趙了。少了他們,燕國就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将領。

趙國名将卻很多,廉頗、李牧、樂毅等等,個個都是當時的名将。看來主要原因還是燕王喜的昏庸無道,不懂的重用人才,最終通通流失外國,真是國無明君,軍無大将,燕軍焉能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