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中心在醫院的落地,需如何去做內建融合與利用

大資料與AI時代的到來,近些年醫院資訊中心的從業人員非常關注一個問題:首先是醫院有哪些資料應用已落地,其次是如果要想落地,醫院資訊中心應該怎麼做融合和內建?

雷鋒網了解到,通常情況下,醫院資訊系統應用可彙總為四大主線:服務患者系統、服務臨床系統、服務醫技系統、營運管理系統。

這四大主線可做很多資料量大、傳輸快、價值大、種類多的應用,這4個V于醫院資訊化而言,是完全是滿足的。

雖然四大主線可以滿足絕大部分醫院資訊化需求,但現階段存在一些技術和管理漏點。

首先是耦合度很高,過往都是點對點進行對接,接口也比較多,資料不統一。

除此之外,大量資料都是字點分散,資料在各個業務系統裡沒有進行全面的整合與應用,導緻效率低、标準差的問題。而從監控到文檔管理,這兩點可能都存在管理的漏點。

從全國乃至國際範圍講,醫院對資料利用的需求也在不斷高漲。

以北大第三醫院為例,各部門和業務之間的協同、資料的互聯互通、整體的資料挖掘應用,這麼多底層系統到底該怎麼做?

首先做個簡單劃分,小醫院到大醫院,從幾十個系統到上百個系統,數量不一樣,這些都已經初具規模。

那麼如果規模超過上述标準,該怎麼用、怎麼做業務協同、資料利用、資訊共享,這目前是資訊部門的挑戰和重點工作。

醫院資訊化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管理資訊化(HIS),北京大學第三醫院1998年做HIS,而在一年後就做了CIS。這些都是以病人為中心,代表EMR電子病例為核心的臨床資訊化,為患者服務來提高醫療品質和患者的安全。

到了現在的第三階段,院内資訊化已經進入了院内資訊互動的集中存儲與資料中心利用,以它為核心的內建協同資訊共享的平台化階段。

再往上則是需要區域以及院際間的資訊互動,資料區域共享平台。

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為例,因為醫院的系統複雜,很多個性化修改在醫改這個大環境下,壓力蠻大。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服務量日均1.5萬人,有時峰值達1.6萬。門診接待1.6萬人的服務,系統壓力很大,提供的資料量也很大。

與此同時,三院平均住院日是5.92天,低于6天,全國的平均數可能是9天多。5天多就周轉一個病人出去,對于全院的職工來說,面對5700人做資訊服務,支援的人群數和業務如此多。

四大目标

由于周轉快、服務人群多。這時候隻要是人,都會犯錯。資訊化的一大目的就是做要到減少人犯錯,用一些智能化的手段進行輔助,減少錯誤,提高醫療品質。

第二是改善服務,當量多、人群基礎大時,需改善醫院為患者服務的所有流程以及成本控制。醫改以後大家面臨更多的是成本核算、績效考核,以及提高服務效率。

八大任務

八項任務中,最後面是資料挖掘、資料應用、互聯互通、協同發展的過程。

目前當今醫院資訊化架構跟以往不同,底層要求在災備、安全、标準、規範、管理體系建設下,資料層需醫院資訊共享、對外資訊互動。

那麼該通過什麼互動?

通過內建平台、全量資料中心、存儲、支援醫院的資訊共享和對外的資訊互動,構成醫院資訊化的總體評價。

醫院資料如何去做內建融合與利用

總體而言,大家更加關注醫院資訊中心的資料中心怎麼建和怎麼用的問題。

這麼多且複雜的業務系統,首先一定要關注硬體架構、災備資料中心這些底層基礎設施。

北大第三醫院也建成了不同樓宇的主備機房,統一的資料存儲平台和叢集保護,基于虛拟化的體系來建立單點當機,為資料實時同步。

在此之上大家總在說內建平台、資料中心,基于內建平台的業務系統,目前主業務就是進行互動的系統越頻繁量越大越适合上平台。

現在有17個廠商的44個系統已經納入了三院的平台,平台每天的互動量達到50多萬。

很多人經常說,沒有平台一樣可以很好。

假設系統很好,也可以做點對點的對接,但随着系統越來越多,超過百個系統時,點對點的互動給資訊人員,包括安全性、工作量都帶來很大的困擾,這時候就得變成平台。

再舉個例子,以前沒有短信的時候,開會需要點對點一個一個打電話去通知每一個人,說幾點在哪裡開會,這其實就如同醫院點對點的一個個去接系統一樣。

而現在大家開會不需要點對點去對接,而是有群發功能。同樣,現在的內建平台就是這個道理,基于消息發送,我隻發送一次,需要的消費系統我就要訂閱一下,所有的資料一緻性,以及資訊從業人員以前上線首先就要跟HIS接,上線一個新系統先要擷取病人的資訊,HIS的業務量是最繁忙的,上了平台以後發現的确減壓最大的就是HIS,上哪個系統都要跟HIS接一遍,接HIS,接EMR,接LIS、RIS等,一切系統都要接一遍才能上線。

而且現在上線一個新系統非常快,就問一下平台,說平台上有這消息嗎?說有,就訂閱,訂閱完就可上線。

它内部的訂閱分發機制,整體的設計确實是技術人員該幹的活,另外消息服務的标準要訂。上了平台,對整體對接口的标準梳理,對資訊從業人員所有系統的規範性,都是一個提高。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梳理了424個接口,發現隻有275個是有效的。因為上線将近20年,很多無效的接口還殘存着,通過資料接口,其實那些可以不用的,通過上線很多接口都停掉了。

是以以前的接口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說存儲過程、示圖、中間庫、AIP、Web頁面等,一系列簡化為兩種,非常簡單幹淨。

平台上它是塔台,要有監控。平台解決什麼問題?一個是病人主索引問題。

以前沒平台,不知道它的資料不連續,本來是一個人,分段存儲不是連續的。是以上了平台首先解決的患者主索引問題,主資料的管理。

以前分散業務系統每個都用自己的字典,資料管理不統一,資料報送不一樣,是以要有監控,會監控所有平台的運轉性能以及消息互動。

以前上系統,都會憑經驗說最好周三上,為什麼?看右下角峰值周四就證明醫院周四的門診量,服務量最高,這麼高不能換。

因為要換系統,首先要找一個峰值比較低的更安全,一旦出問題解決閱聽人人群要更少一點,是以相對低,那六日是半天低,但是六日隻有值班的,人員也不足,就選擇相對低的周三。

通過圖上資料立刻就能看出來這麼大的互動量,什麼時間是峰值,什麼時候相對少一些,即使看起來少,但其實也不很少,也是突破萬級以上。

內建平台解決資料一緻性的問題,首先HR人力資源系統它的機構代碼,人工、人事,原來都是在各個業務系統裡。目前它首先要上平台,通過內建平台發送資訊,一但有新員工、新機構,他同時發送的消息需要的就訂閱下來。

另外這種平台資料的一緻性有很多需要規範的地方,消息工具的監控預警,應急調用等,要有保障。

除了資料一緻性,平台還需要高可靠性,服務量大,這對于平台的服務要求很高,高可靠性方面,做監控剛才說做預警,以及消息補發。

拿資料中心來講,一天一個科的門診量是2500,是以它的消息量非常高,監控出一旦有擠壓就要調整,因為消息要排隊去發送,包括跟工程師的短線關聯,一出現問題,短線都會提醒工程師要做相應的調整,預警的峰值是多少,這都是專業技術人員要做的事情。

基于平台之上,通過平台路由存在資料中心裡的資料,這件事是不同的。

因為其他傳統型資料中心不能夠滿足這種大資料的處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也第一次嘗試在醫療、醫院建立基于Hadoop這種大資料技術的實時資料中心,通過集中平台實時傳送存儲資料中心。至于為何選擇Hadoop,主要出于它可高效處理海量資料。

當時嘗試的時候,同時搭建傳統型平台和Hadoop平台,最終發現大資料處理技術的确要比傳統型的快20倍,滿足了需求。

包括現在手機上的應用,需要随時重新整理了解院内情況,隻有它是滿足的,秒級的傳送資料。

這是一個比較,傳統關鍵資料庫在處理上有很大的劣勢:

是以當時選擇大資料的架構進行嘗試,并且嘗試成功了。目前現在應用一年應用了,總體覺得還是很不錯的。

資料中心也要有監控,各類業務系統67個在資料中心裡,彙總的條目數已經超過16億這麼大的一個資料量,資料量已經40TB。

從2008年到現在,CIS上線以後所有資料都在裡面,這樣提供給下面的應用,不是為了建而建,而是為了用而建。

目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吞吐量的确日均接收55萬這和總存儲40個TB這麼高的量級。

要建立資料中心,需突出這幾方面:一個是實時性。如果還是傳統的這種定時的,說到晚上抽提,那麼這個時間差就沒有。現在關注的,比如截止到目前差5分10點,目前的門診量是多少,它會實時告訴我。如果你到晚上再去做任務定時來存儲資料中心,那這個功能幾乎就不能用,是以一定要實時。

其次是移動化,實時也要展現在移動方面,有些東西要在手機上看,不一定非得在辦公室利用這些資料。

然後是內建與科研、上司決策、臨床決策的支援。

說完建,再說用。

首先是流程的優化。

舉個例子,人們一直說B超從業人員是檢查數量最高的。

經過大資料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排在第一的檢查科室确實是B超,這時候就可通過分析後優化流程。

以前的操作方式是B超醫生寫報告,而現在醫生不用寫報告,直接出來以後患者在自助機上刷卡自動列印,由患者來完成,減少患者的等候時間。這就是一個流程的優化,以前都是醫生來做。

網際網路+的應用,其實網際網路+服務完全可以做到,通過資料中心從建卡、導診、支付、分針、叫号、支付。資料中心目前的速度快到什麼程度?資料中心秒級的推送,患者一下就能拿到報告了,然後去找分診台要片子。

這時候發現資訊的傳遞速度比腿要快很多,護士從洗印片子出報告之後傳到你那裡,都沒資訊快,後來故意把這一項給調慢了。

另外就是醫療品質,在消除資訊技術孤島內建展現,做了很多都在醫生站上,以及在醫生站上內建的病例檢索、迅速定位,直接刷出來。

北大第三院外科做了全息情況,試圖快速了解病人資訊,做手術可減少差錯,這種統一試圖快速核對提高效率。

電子病例方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從2008年上EMR電子病例,2010年上臨床路徑,2014年推移動,再到2015年內建平台資料中心,2016年資料平台挖掘應用,2017年是科研大年。

目前僅CDR就不夠了,不僅是臨床,而是全量,HDR資料協同。

移動層面,北大第三醫院也做了很多移動端的應用,比如說移動醫生站,麻醉醫生站,會診醫生站。

麻醉醫生非常喜歡移動端應用,術間有55個,移動應用讓麻醉科醫生覺得特别友善,是以麻醉科醫生這邊應用的最好。

另外也會進行醫院決策分析,基于資料中心提供很多管理層實時多元的資料分析,管理着用手機也能看還目前的門診、手術,科室之間的實時工作量,他能了解到整個全科、全院,進而來調整工作。

有一些病人、年齡、醫保等大資料放在手機端也能很快呈現,為管理着的決策支援提供服務。

最後一個就是科研,在資料中心之外同時要有一個科研資料中心。

大家知道臨床資料和科研資料是交集,有些可以從臨床資料産生,有些要外延,另外采集一些科研資料,是以要建立科研資料中心。

方式有很多種,一種是結合電子病例的模闆改造,叫做臨床科研演化,它從臨床,從模闆上采集就進來了。

另外一些的确是在模闆、臨床上不适合去采集,也擴大一些随訪,在微信端,比如骨科用微信上傳一些康複資料上來,結合EDC多中心的采集系統一起做,提高臨床科研的智能化水準。

另外就是大家讨論比較多的分級診療,離不開遠端優質資源共享,在平台進行線上遠端分級診療系統。

總結下來就會發現,資料中心可提高醫院整體的綜合管理水準,讓資料的集中存儲、協同變得更加友善。對于決策支援也來得更及時,節約時間和營運成本。

對于任何一個醫院的資訊中心主任來說,他不希望去盯着每個人,也不可能跟孩子學習似的天天盯着效果看好不好。

北大三院也基于臨床路徑概念開發了一個項目追溯系統,從建系統立項開始,到驗收全程追溯,在手機端可以看項目到底進行到了什麼程度,資料來呈現。

醫院軟體資訊化水準是需要持續改進的,但主要由于涉及的業務系統太多,改造數量難度很大,技術風險、管理風險、溝通風險也很高,是以醫院應該全員配合,包括醫院管理、臨床、科研人員,通過積極配合的方式來消除一些孤島。同時應該多利用項目管理工具,并把其運用到資訊管理之中,裡程碑都融入到PDCA項目管理中去。資料本身的應用要統籌有序,它是動态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系統工程。

本文作者:亞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