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的機關:相對機關主要有:px、sp、dp
絕對機關主要有:pt、in、mm
二、機關應用總結:一般用相對機關,而不是絕對機關
1、字型的大小一般使用SP,用此機關的字型能夠根據使用者設定字型的大小而自動縮放
2、空間等相對距離一般使用dp(dip),随着密度變化,對應的像素數量也變化,但并沒有直接的相對比例的變化。
3、px與實際像素有關,及與密度有關!dp和sp和實際像素沒有關系,對于一定分辨率但不同密度的螢幕,px機關的應用可能會導緻長度的相對比例的變化。
三、密度與分辨率:
密度值表示每英寸有多少個顯示點,與分辨率是兩個概念。
其螢幕密度标準是:HVGA屏density=160;QVGA屏density=120;WVGA屏density=240;WQVGA屏density=120
具體的應用運算關系:假設分辨率是 x*y, 密度為 d, 螢幕實際大小為 a*b那麼關系為 x*y = d * a * b (約等于)
不同density下螢幕分辨率資訊,以480dip*800dip的 WVGA(density=240)為例density=120時 螢幕實際分辨率為240px*400px (兩個點對應一個分辨率)
四、對比總結:
1、在相同密度(即同一實體螢幕)不同分辨率的情況下,與實體密度無關的相對機關sp和dp顯示正常
2、在相同分辨率不同密度的情況下,因為一般情況下,都用的标準密度,是以分析的意義不是很大
其他資料:
px:是螢幕的像素點
in:英寸
mm:毫米
pt:磅,1/72 英寸
dp:一個基于density的抽象機關,如果一個160dpi的螢幕,1dp=1px
dip:等同于dp
sp:同dp相似,但還會根據使用者的字型大小偏好來縮放。
建議使用sp作為文本的機關,其它用dip
針對dip和px 的關系,做以下概述:
HVGA屏density=160;QVGA屏density=120;WVGA屏density=240;WQVGA屏density=120
density值表示每英寸有多少個顯示點,與分辨率是兩個概念。
不同density下螢幕分辨率資訊,以480dip*800dip的 WVGA(density=240)為例
density=120時 螢幕實際分辨率為240px*400px (兩個點對應一個分辨率)
狀态欄和标題欄高各19px或者25dip
橫屏是螢幕寬度400px 或者800dip,工作區域高度211px或者480dip
豎屏時螢幕寬度240px或者480dip,工作區域高度381px或者775dip
density=160時 螢幕實際分辨率為320px*533px (3個點對應兩個分辨率)
狀态欄和标題欄高個25px或者25dip
橫屏是螢幕寬度533px 或者800dip,工作區域高度295px或者480dip
豎屏時螢幕寬度320px或者480dip,工作區域高度508px或者775dip
density=240時 螢幕實際分辨率為480px*800px (一個點對于一個分辨率)
狀态欄和标題欄高個38px或者25dip
橫屏是螢幕寬度800px 或者800dip,工作區域高度442px或者480dip
豎屏時螢幕寬度480px或者480dip,工作區域高度762px或者775dip
apk的資源包中,當螢幕density=240時使用hdpi 标簽的資源
當螢幕density=160時,使用mdpi标簽的資源
當螢幕density=120時,使用ldpi标簽的資源。
不加任何标簽的資源是各種分辨率情況下共用的。
布局時盡量使用機關dip,少使用px
下面是幾種不同機關的互相轉換.
public static int dip2px(Context context, float dipValue){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dipValue * scale + 0.5f);
}
public static int px2dip(Context context, float pxValue){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pxValue / scale + 0.5f);
下面說下如何擷取分辨率:
在一個Activity的onCreate方法中,寫入如下代碼:
DisplayMetrics metric = new DisplayMetrics();
getWindowManager().getDefaultDisplay().getMetrics(metric);
int width = metric.widthPixels; // 螢幕寬度(像素)
int height = metric.heightPixels; // 螢幕高度(像素)
float density = metric.density; // 螢幕密度(0.75 / 1.0 / 1.5)
int densityDpi = metric.densityDpi; // 螢幕密度DPI(120 / 160 / 240)
這還是挺簡單的, 可是你有沒有在800*480的機器上試過, 是不是得到的寬度是533 ? 因為android剛開始時預設的density是1.0 , 此時你可以再manifest.xml中加入
1.uses-sdk節點, <uses-sdk android:minSdkVersion="4" /> , 表示不sdk1.6以下的機器不能安裝你的apk了.
2.supports-screens 節點.
<supports-screens
android:smallScreens="true"
android:normalScreens="true"
android:largeScreens="true"
android:resizeable="true"
android:anyDensity="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