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羊
我最近去參加一個老朋友和同學的聚會,發現我們見面時你說的第一件事就是:你買了房子嗎?畢業後,買房成為年輕人的首要任務。因為近年來房價一直在上漲,你買得越晚,損失就越大。
群體焦慮互相感染,似乎不買房已經落後了。另一方面,買房的年輕人,往往不得不把自己多年辛苦奮鬥的收入交給房地産開發商,甚至要趕上家裡的辛苦積蓄,這種經曆并不容易。那麼,今天的年輕人應該如何看待買房呢?
回顧曆史,我們發現中華民國的文化名人并不熱衷于買房。特别是,全國頂尖大學北京大學的教授代表了他們的生活狀況,雖然薪水很高,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在校外租房,很少有人買房。為什麼北京大學的教授不買房?
胡石、姜東秀
<h1>
一、教授流行不買房
</h1>
民國時期,住在城裡的年輕人還沒能買不出房子不能開家"隻是需要",婆婆也沒買房不能嫁女兒的"硬性要求"。不僅廣大的年輕朋友,甚至全市名人學者,都不在乎買房。當時,北京大學沒有專門的教授宿舍,隻為未婚教師提供一些單人宿舍,教授們需要自己找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租房和生活,很少有人選擇買房。
比如國民學碩士熊天力,被蔡元培校長聘請教授新理想主義,雖然他在北京住了很長時間,但從未有過私房,靠租房住,又搬了好幾步。更有趣的是,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本人就是一個老牌房客。蔡元培在北京和上海租房多年。對此,恐怕很難了解當代人,為什麼民國名人不熱衷于買房?他們的安全感如此充實嗎?
不僅是北京大學教授組,如今知名知名人士熟悉,如梁世秋和程吉淑、于大福和王英霞、徐志摩和陸曉曼、沈聰文和張朝和、鄭振軒和高俊軒,這些名人結婚後,沒有買房,結婚後租房。著名人物張太言,在上海結婚的不僅是婚房租的,連新房子裡的家具都是借來的。後來隻有炳鑫在重慶買了一套二手房,但當她嫁給社會學家吳文淞時,北京的婚房也是租來的。
魯迅、徐廣平
<h1>二、教授不買房是因為貧困?</h1>
有人說,文化人不買房,可能是因為一個詞:窮。
熊先生在南京學習佛教時,他"窮得隻有一條褲子"。睡前洗褲子,等到第二天再擦幹。如果陰天下雨,褲子不幹,"你必須穿一件空心毛衣。是以他經常被同齡人嘲笑。後來,熊先生被北京大學錄用,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他在北京不買房,他似乎懂得經濟。但是,文化人買房不是因為他們貧窮嗎?
事實并非如此。文化名人不買房,不是因為他們不能賺錢,而是因為他們賺得很辛苦。比如胡石、張恨水等高收入人士,一直是熱門話題。就連一向以貧困著稱的尤達夫先生,每月的收入也是普通勞工階級的十幾倍,胡石剛入京大學時的月薪高達260元,後來升到了600元。此外,他還擁有版稅等收入,經濟實力不容小觑。在當時的北京,隻需要幾百個海洋就能買到一個小院子。胡石完全有能力買到豪宅。
同樣,暢銷書作家張恨水也是賺錢者,因為他的粉絲數量衆多,稿費如此豐富,民間傳聞他"十分鐘就收了上萬美元的稿費,在北京買了一座宮殿"。雖然讨厭水的張也有經濟實力買豪宅,其實他已經租房多年了。從上海來到北京後,他還在大栅欄上租了一間房子,收費。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城市婦女
和魯迅先生一樣,他在1929年的年收入足以買到北京的四五個院子。魯迅在北京買了第一套房子,今年38歲,一直在租房。在他和周佐鬧翻後,北京的房子被送給了他的家人,他重新擁有了。但後來在上海,他和新婚妻子徐光平還是租了一套房子,說買一套房子那不是,徐光平曾經想在南翔買一套房子,最終還是輸了。
<h1>第三,誰最熱衷于買房?</h1>
在中華民國時期,這座城市購買房屋的熱情首先是投機交易者,其主要目的是投資。當時和現在一樣,在一線城市投資房地産是一項有利可圖的業務。民國時期,上海、廣州、南京、杭州、北京都是具有各種優勢和條件的一線城市,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人才和青年學生。這些城市的土地價格相對較高。
著名醫生陳雙仁回憶說,有一次他聽丁福寶談"買房"。清末年,丁福寶以800元的價格在上海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和派克路(今黃河路)口購買了房産。到了民國,這裡"市場一直旺盛",地價暴漲,有銀行家"以13.6萬元"的高價購買,擴建為"24層國際酒店"。丁氏是以發了财,想出了一個人生經曆:"管理錢的方式,把買房作為最靠譜的。陳樹仁聽了,"大刺激",于是也動了省錢買房的想法。
中華民國時期的上海
在大城市買房在投資利潤方面是有利可圖的。例如,從1912年到1937年,上海的土地價格幾乎在一年内翻了一番,許多在上海買房的人都發了大财。張愛玲的《金鎖》創作于1943年,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女主角曹其橋想要姜璞澤的房産,但姜璜澤不願意賣。因為他說,"沒人贊成我去擺脫它",上海的房價"得上去"。他認為現在賣不出去太糟糕了。此外,他計劃賣掉村裡的所有土地,把錢集中到上海買房上。不僅商人,無論大小,而且當時的政治家也因為利潤而關注房地産。
<h1>第四,學者們不買房的原因是什麼?</h1>
也許共和國名人的住房觀念和今天不一樣,用作家李凱洲的話說:"那時候,人們隻想有住房,不想有住房。"
文化名人不買房,第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觀念與今天不同。在北京大學教授看來,生命的價值不需要用外在的物質來證明,個人和家庭的幸福不是房子。在他們眼裡,恐怕有太多東西比一棟房子更重要。
民國舊報上名人買房的消息
其次,自清末以來,知識分子城市化的趨勢非常明顯,當時一大批受過學校教育的年輕人離開農村進入城市,最終選擇在城市定居,而不是回到家鄉買地建房。是以,民國城市人口多,土地少,住房短缺,住房短缺較為嚴重,導緻城市房價居高不下。在大城市買房對普通大衆來說很容易。
以上海為例,最貴的土地,可以賣給300萬大洋,廣州最繁華的惠愛路兩岸的土地,每口井高達40萬大洋。據說上海的房價高于法國巴黎。對于大多數年輕知識分子來說,他們的收入遠遠低于知名學者,買房對他們來說在經濟上是不可行的。
最後,有一個客觀的原因。當時,社會,無論是教學學者、文化名人還是中小知識分子,他們的工作往往發生變化。具有獨特個性的學者經常出于個人原因在其他地方被雇用,甚至僅僅是因為他們不符合學校的上司理念。特别是抗日戰争爆發後,教授學者們随時漂泊,住在固定的地方,買房買房更不合理的需求。是以當時的大多數教授都選擇了租房。
資源:
1、馬希,《百年寒暖: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條件》
2、李凱洲,"從魯迅買房看民國房價。
3. 國家政府主計長辦公室統計局,中國土地問題統計分析
4、張愛玲《金鎖》
5、陳雙仁《銀元時代的人生史》
6、王震,《民國時期北平》《住房短缺》與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