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因其詩意灑脫、不羁、豪放,被詩人劉長卿冠以“女中詩豪”的美稱!
公元730年,李冶出生于浙江一戶書香門第。父親經綸滿腹、才華橫溢、風流倜傥,受父親及家庭的影響、熏陶,李冶從小也是絕頂聰穎,詩詞歌賦、琴瑟音律樣樣精通,成為當地有名的“小才女”,父親也因女兒的出衆才華而倍感欣慰!
在李冶6歲那年,一次跟着父親在院内閑庭信步,父親看到牆角薔薇花盛開,突發奇想,想考考女兒的即興作詩能力,便以“薔薇”為題,讓女兒作詩一首。
隻見李冶走近薔薇,“七步作詩”,一句“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的詩句從女兒口中信口迸出。
父親對女兒的才思靈活贊不絕口,但仔細回味女兒的詩句,陣陣不安、憂慮、擔心卻湧上心頭。一個6歲的小孩,能作出如此成熟、早熟、無避諱、情感糾葛的成人思慮之詩!
父親的臉色開始凝重起來。他闆着臉,一個人大步向前回到屋内。
女兒不解剛才還興高采烈的父親為何如此,她沒有過多猜測,一個人在院内采花、逗魚去了。
女兒的詩句在父親心裡那是如鲠在喉,每次看到女兒,既欣慰又憂慮,左右為難,不知所措。
女兒漸漸長大,父親的擔憂也越來越強烈。女兒如此早熟,詩中又盡含“輕浮”之意,這是世俗所诟病的!
父親想到了當地有個玉真觀,觀中道士脫離世俗,個個仙風道骨、散漫清脫、孤芳自賞、超凡脫俗,或許把女兒送去玉真觀做女道士,道家的思潮也許能洗滌女兒的世俗情愫。
如果問,最了解女兒的人是誰,莫過于她的親生父母!父親考慮再三,最終決定将女兒送去玉真觀當女道士,方能讓女兒在長大後不受兒女情長過多的羁絆,不會成為“輕浮”之人!
也許這樣對她最好,也許這樣才能讓長大後的女兒不受世俗的唾棄!哪個當父母的不想女兒有好的人生呢!
就這樣,在李冶11歲時,父母決然把她送進了玉真觀。從此,李冶便成了真正的女道士,灰袍加身、灰帽加冠,拂塵在手,仿佛真的脫離了世俗,超然于世俗了!
可一個人的性格,怎會因外界的改變而輕易變動?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身在觀中的李冶“身在曹營心在漢”,依舊我行我素、依舊心念兒女之情、依舊每日憧憬愛情......
但觀中盡是些女道士,對李冶來說,不得不“清淨”下來。清淨之餘,從小極具天賦的詩文她開始了認真、醉心的鑽研,所作詩文相比以往更是意境悠遠、工整對仗、朗朗上口。
由于才華過于出衆,“女詩人”的名号傳遍大江南北,文人墨客、專家學者紛紛慕名而來,與李冶詩詞唱和,共讨文學,好不樂哉!
就這樣,憑借着李冶的文采,她可以接觸更多的朝野文人、詩豪,舞文弄墨之人。李冶的“春心”止不住蕩漾,她對愛情的向往又重新煥發,開始物色自己“中意”之人了!
李冶在多年的與文人墨客接觸中,先後與陸羽、皎然、劉長卿、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人有過暧昧之情,可以說是“閱人無數”!
但可能是由于自己是女道士的身份、可能是自己用情過于主動、可能是上天故意捉弄于她,不論她愛的再真切、愛的再熱烈、愛的再體無完膚,最終她愛的人都離她遠去,一直、一直,愛情永遠不屬于她,整個一生,沒有伴侶願意為她而留。
李冶一生歎息,為愛而傷,到頭來一輩子始終孑然一身!
看透愛情、得不到愛情、對愛情也開始了絕望,李冶黯然傷神,做一首《八至》來徹底與愛情來個告别:“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從此,李冶的愛情觀如同槁木死灰,一生再不願談及、提及愛情!
餘生該怎麼度過,唯有寫詩!
看透人生、看透愛情、看破紅塵的李冶成為了一位真正成熟的女詩人,詩文重格律、擅五言、體人生......越來越多的文人廣為傳唱、越來越多的學者深為敬佩、越來越多的墨客由衷歎服!
聲名遠播,遠在京城的皇帝對她的詩也是愛不釋手,心中一直視李冶為“偶像”,但始終以“未謀其面”而感到遺憾。直到有一天,實在忍不住的唐代宗李豫決定要親自見見自己“心儀已久”的 李冶,便下诏書讓李冶來宮!
此時的李冶已人到暮年,收到皇帝的“邀請”,她十分高興,興然前往。
皇帝見到李冶,隻見她已生華發,臉頰生紋,體态臃腫,跟心中所期待的“偶像”相對比,頓時失意了不少!但李豫由于被李冶的才華所深深打動,抱着“愛屋及烏”之念,讓李冶在京城住了下來。
李冶受到皇帝接見、又照皇帝之意住在了繁華的京城,滿心歡喜、自豪!文思如泉湧般湧出,李冶創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詩句,頓時在京城也是家喻戶曉了!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幾年,李豫駕崩,唐德宗李适繼位。在公元783年,身為太尉的朱泚發動了泾原兵變,把唐德宗趕出了皇宮,想自立為王。
唐德宗外逃奉天,朱泚占領了長安城!
朱泚占領長安城後,急需一位文采超衆之人來寫一篇檄文,一方面說明兵變、聲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來為朱泚個人歌功頌德,而這個不二人選落到了李冶的頭上。
在威逼、脅迫下,李冶無奈地寫下了一篇洋洋灑灑的檄文,朱泚得見,拍手叫好,李冶也得到應有的獎賞!
第二年,公元784年,朱泚率兵圍困奉天,想殺死唐德宗,最後卻兵敗而倉皇而逃,最後被自己的部下所殺!
唐德宗回到皇宮,朱泚叛将的餘黨、餘孽一并被抓入牢,其中就包括曾經為朱泚寫下檄文的李冶!
皇帝誓要清除叛黨餘孽,重新樹立皇威,可憐的李冶可惜了卷入不屬于自己的鬥争,在皇帝的一紙聖旨下,李冶被處亂棍撲殺!
一代大才子、女詩人,到死都想不到自己會落得如此凄慘的下場!
一個女詩人雖命喪黃泉,但她的一生際遇、一生的詩詞卻被後世永久流傳!
EN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