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生前做一錯事,為國家朝留下了一個大隐患,死後差點天下大亂

其實,劉邦建國稱帝時已年過半百,當了皇帝後,他先後廢殺了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等人。

步入晚年的他變得日益猜忌那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特别是那些異姓王們。不僅如此,他還對蕭何起了疑心,逼得他設法自污聲名以繹帝之疑,最後,也差點不得善終。不僅如此,劉邦臨死前還打算殺了忠直的樊哙,因他同是呂氏之婿擔心他助呂氏作亂,之後,因陳平的保護及劉邦駕崩才躲過一劫。

劉邦生前做一錯事,為國家朝留下了一個大隐患,死後差點天下大亂

劉邦高瞻遠矚,考慮到異姓王帶來的隐患,劉邦立即以鐵血手段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他并沒有想到同姓王給皇權帶來的威脅,是以,也算是棋差一招了。

最終,在這一背景下,“七王之亂”終于在漢景帝登基後揭開序幕。

由于,當時的漢朝已幾乎沒有異姓王存在,是以,參與作亂的這七路諸侯無不是劉姓宗室。作為被各路反王針對的目标,漢景帝當然不能坐以待斃,于是,他派出了手中最精銳的中央部隊,及大将軍周亞夫,一舉掃除了各路反王,平定叛亂。

景帝登基時間不長,不過,他立即意識到分封制的弊端,他擔心這些同姓王會對中央集權産生威脅,于是,便開始針對藩王進行了一系列的削藩政策。自古以來,被分封到各地的藩王,都會視“削藩”為最敏感的話題。隻要皇帝一提到“削藩”,就會心懷不軌,籌謀作亂。

劉邦生前做一錯事,為國家朝留下了一個大隐患,死後差點天下大亂

關于引發“七王之亂”的誘因,有人說:是源于早年發生在未央宮中的一起“弈棋事件”。漢文帝在位時期,吳王的大兒子劉賢來到皇城,與太子劉啟做伴。這劉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某天,兩個小孩在皇宮中下棋,原本兩個孩子的年齡相仿,是以,言談之間并無尊卑之分,劉賢根本沒将劉啟視作太子,對其出言不恭。劉啟在宮中如衆星捧月一樣,何嘗受過這種屈辱?

他心裡氣不過,立即端起棋盤砸在這位堂兄弟的腦袋上,劉賢挨了一下,倒在地上斷了氣。事發後,漢文帝将劉賢屍體送回了吳王所在的封地,對其進行了安撫。劉濞死了兒子,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對漢文帝說,普天之下每一片土地都是劉家的葬在哪都一樣,于是,就将兒子的屍體送回長安。由此可見,劉濞對朝廷尤其是太子劉啟懷恨在心,在其上位後借削藩一事籠絡諸侯,為兒子報仇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筆者卻覺得事情比這更加複雜,“弈棋事件”的确算是誘因,但是,絕不是主因。劉邦在位時,藩王與中央之間就已存在沖突,隻是這些沖突在景帝登基後被激化罷了。高祖時期,淮南王作亂,劉邦平定了叛亂後,覺得東南地區地廣人稀,朝廷的勢力很難達到這些地方。為了穩固地方形勢,劉邦将劉濞封為吳王,讓他幫自己鎮守此地。當然,與劉濞一塊被分封的,還有其他幾個宗室子弟。

劉邦生前做一錯事,為國家朝留下了一個大隐患,死後差點天下大亂

高祖、惠帝在位時,這些被分封到各地的藩王與皇帝之間的親緣關系很近,是以,藩王與中央能夠一條心地守江山。不過,在漢文帝登基後,中央與藩王之間的親緣關系就比較淡薄了,畢竟,自劉邦開始劉氏江山已經流傳了三代,皇帝與藩王也從近親變成了遠親。可想而知的是,就算劉濞不做亂,當劉氏江山傳續到一定時間,皇帝與藩王之間的親緣關系變得八竿子都夠不到後,藩王也會作亂。

漢景帝非常聰明,他預見了這種結果,也制定了對策,那就是:削藩。

諸侯王們沒意識到,削藩來得如此之快,無法接受這一事實的藩王不得不擰成一股繩,共同對抗中央。從地圖中,我們能輕松地分析出當時的戰局。造反的,是以吳國為首的七國聯盟,參與作亂的國家有吳、楚、趙、膠東、膠西、菑川、濟南。前文我們提到,吳王劉濞作亂事出有因,他與劉啟之間有殺子之仇,是以,他有必要發動戰争,興兵雪恨。

不過,相比于劉濞,其他諸侯王的造反目的就比較單純了。他們純粹是因為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脅,是以,才會選擇與吳王站在同一陣營。漢景帝登基之後,朝中的禦史大夫晁錯呈遞了一本名為《削藩策》的奏章,其中的内容就算筆者不向大家揭露,想來大家也能猜出個八九分,無非是為了鞏固漢統務必削弱藩王勢力雲雲,一切都圍繞着中央集權進行讨論。

劉邦生前做一錯事,為國家朝留下了一個大隐患,死後差點天下大亂

我們知道,這是我國曆史上首次削藩,在此之前雖然劉邦也曾對異姓王進行過打壓,但劉邦當時所用的手段比較直接,與其說是“削藩”不如說是“滅藩”。正因為,這是古往今來首次削藩,是以,在這份《削藩策》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以至于,諸侯非但沒有響應,反倒要對抗朝廷。誠然,就算這本《削藩策》寫得天花亂墜,估計也沒有藩王會心安理得地挨削。

畢竟,這是高祖所賜的土地,也是劉氏支脈世代生長的家園,皇帝一句話就要讓他們拱手交出手中的土地,哪有藩王會配合呢?

可以說,從大漢江山被分封的那一刻起,分封制就已決定了這場叛亂的爆發。漢景帝接納了晁錯的建議,決定将趙、楚等國的封地收回中央。吳王劉濞一看,正中下懷,正愁沒法向劉啟這小子報殺子之仇呢,劉啟竟将自己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衆矢之的,這不就是上天賜予的機會嗎?于是,劉濞立即籠絡了即将挨削的難兄難弟,大家湊在一塊一合計:反了!

劉邦生前做一錯事,為國家朝留下了一個大隐患,死後差點天下大亂

說起當時的形勢,其實,與周王朝差不多,周朝的諸侯雖不敢直接跟天子叫闆,但若天子敢在所有諸侯頭上動刀子,估計結果會與“七王之亂”差不多。不過,漢景帝不同于周天子,漢朝的中央正處于強勢期,完全能拿出與各路諸侯對等的兵力與之對抗。按說,參與作亂的其他六王也心裡沒底,倘若,沒有吳王劉濞在,恐怕這些藩王也不敢拍闆作亂。

畢竟,槍打出頭鳥,誰敢保證自己站出來振臂一呼,其他諸侯就能群起響應呢?如果适得其反,其他諸侯選擇默默挨削,自己反而成了衆矢之的,豈不悲哉?是以說,吳王劉濞還是有一定勇氣的,他冒着巨大的風險當起了七王的“牽頭人”,說明他已為了報仇已不顧一切了。想要造反,必須要準備兩樣東西,一是與中央軍對抗的兵力;二是能夠說服天下人的口實,也就是造反的合法性。

至于前者,劉濞聯合了六路藩王,七王的私兵自然是個可觀的數字。當然,也不至于像劉濞對外宣稱的五十萬那麼誇張,古人在用兵打仗時總會犯“号稱”的毛病,估計各路反王的總兵力越在二十萬左右。倘若,劉濞手中真的有五十萬大軍,那麼,故事的結局有可能被改寫,劉啟之後的皇帝沒準真要變成劉濞了。至于造反的口實,劉濞編造的借口就是“清君側”。

劉邦生前做一錯事,為國家朝留下了一個大隐患,死後差點天下大亂

可能連劉濞自己都不知道,他的這一借口,竟然成了後世反賊的“套詞”,劉濞之後的起義家,無不打着“清君側”的大旗。

那麼,為什麼劉濞不打着“抗削藩”或“報子仇”的旗号呢?

因為,此前景帝劉啟已将削藩的理由昭告天下,劉濞根本沒法從削藩的合法性上下手。若打着為子報仇的旗号,想必普天下的老百姓都會覺得劉濞的格局太小,為了兒子的命當反賊。劉濞将一切矛頭,都指向了那個給劉啟出馊主意的晁錯,把“禍亂朝綱”之類的髒水全都潑到此人的身上,借機發兵。

七個國家,二十萬大軍,在中央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果然連連得勝,沒過多久就打到了河南境内。戰争之初,漢景帝心急如焚,眼看敵人就要打到自家門口了,這該怎麼辦?漢景帝是個聰明人,他見反賊打出的是“清君側”的旗号,幹脆順應反賊的意願,殺掉了晁錯,借此來抹除反王們出兵的口實。

劉邦生前做一錯事,為國家朝留下了一個大隐患,死後差點天下大亂

漢景帝的這步棋非常高明,晁錯已經死了,他立即昭告天下,要求反賊撤軍。不過,事已至此,劉濞豈能善罷甘休?他根本沒理會漢景帝發出的聖旨,依舊帶着叛軍繼續出擊,打算奪取帝位。直至此時,劉濞已落入下乘,為何?因為君側已清,此時若叛軍繼續進軍,那就是純粹的造反了。

劉濞在公理大義面前,已經徹底失去了主動權。追随七王的士兵,原本是跟着七王進京誅殺佞臣,時至今日他們的身份已變成反賊,性質已截然不同,士氣也陷入低迷。至于七王之亂的平定,相信各位對整個過程都耳熟能詳,筆者不再詳述。

叛軍打到梁國的時候,因梁王率兵阻攔,暫時與叛軍陷入僵持,這也給了漢景帝調兵的時間。漢景帝立即拿出了底牌,也就是大将軍窦嬰和太尉周亞夫,與叛軍做最後的決戰。周亞夫與窦嬰不愧是漢朝名将,他們出兵後并未直接與敵人硬碰硬,而是選擇斷其糧道。

劉邦生前做一錯事,為國家朝留下了一個大隐患,死後差點天下大亂

由此,遠征作戰的叛軍失去了糧草支援,陷入絕對的被動。在缺乏糧草的情況下,漢軍隻用了三個月便将各路叛軍逐個擊破。事已至此,七位反王大勢已去,或死或逃。始作俑者劉濞,跑到了東越尋求庇護,當時的東越已是漢朝的藩屬國。為了給朝廷一個交待,東越的諸侯王殺掉了吳王劉濞。

七王之亂,至此也就畫上了一個句号。

參考資料:

【《漢書》、《削藩策》、《七國之亂、八王之亂、安史之亂之比較》、《中國史綱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