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技術人員工作幾年後,都要面臨未來的出路問題。
所有出路中,無外乎技術、管理、業務三個層面。
技術本身也是一條出路,但是在之十二中曾經提到,有深技術和淺技術兩者之分。
如果本來是從事淺技術的,建議走後面提到的業務中的産品經理路線。因為淺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以前積累的經驗很容易就過時了(雖然不完全如此),而且後起之秀們的競争也非常激烈。
若想留在技術路線上,走“越老越值錢”的路線,則肯定要從事深技術,也就是大型系統的背景營運方面的技術。技術不容易過時,來自年輕人的競争幾乎沒有。
這條路的最終結果是首席架構師,CTO這些舉足輕重的角色。
這是一條被誤解很多的道路,本人也嘗試過,雖然現在不能說“不走了”,但絕對換了一種走法。
純管理路線有兩種,一種是品質管理部、PMO、EPG、品質總監這些職位;另外一種則是項目經理、部門經理、事業部經理這些職位。
1. 過程管理
本人有大約兩年不到的EPG生涯(EPG=工程過程組),負責制定公司的規章制度并監督其實施。剛開始的時候感覺不錯,接觸到了很多在做項目經理的時候接觸不到而且很神往的東西。但後來才發現,由于沒有辦法深入到項目中,很難把事情推動地很深入。
這本身不是這個職位的問題,而是國内的大環境,即高層上司要麼認為品質管理職位是個弄證書的職位,要麼認為品質管理就是制定規範的“側面部門”,總之不會把這種管理當作公司的根本大計來管。
時間長了,上很難真正與公司的業務結合,下一點點脫離了技術,最終很容易變成架空的“管理者”。我認識的幾個走這條路的朋友,很多年後仍呆在原來的位置上,偶然換換公司,職位也很難變化。
2. 部門管理
是以個人感覺項目經理-部門經理-事業部經理的路比較好一些,在公司占據主幹位置(日後會詳述何為“主幹”位置),前進的道路比較多。
不過走這條路,要防止變成監工,陷入海量會議中,時間被下屬占用等失敗情景。如何避免?簡直可以寫幾本書了,突出的一點應該是德魯克說過的一句話:管理者要關注自己對企業的貢獻。就是在每月、每季度、每年總結的時候,不要像新聞聯播一樣列出自己很忙的證據,參加了多少會議,制定了多少計劃,跟蹤了多少項目……
如果是項目經理,要關注自己項目的營收、回款這些項目的本質内容;作為部門經理要關注自己部門的人員利用、技能提高、盈利能力;作為事業部總監應該關注自己産品線上産品的高低遠近搭配、現金流、持續創新、市場位置等内容。
這些才是管理者對企業作出的貢獻。
說到業務,很容易讓人了解為銷售或市場工作,實際上業務是一種始終貫穿于所有職業道路中的内容,無論走技術還是管理路線,都首先要深入了解業務。
作為技術人員,若不懂業務很容易南轅北轍,徒有一身本領而開發不好軟體。
我們之前的一個企業,就有一位“掃地僧”,水準遠遠高于我們那些年輕的“新手”們,但是卻獨自躲在屋子裡邊,研發和維護一種企業戰略之外的東西,而且已經研究了很多年了。現在轉眼已經過去11年了,企業目前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産品,都是那些新手創造的。
作為管理人員,若不懂技術則很容易隻能“管理”而不能“創造價值”。比如“研發總監”,絕對不能是一個隻能管理人而不懂業務的,否則很容易陷入人事鬥争不能自拔。
很多當年頂級跨國公司中國的老總跳槽後工作成果都很一般,就在于缺少對業務的深入了解(無論原來公司,還是新公司),是以浮在“管理”上,在新公司裡邊做不出業績。結局就是離開了原來公司提供的平台,就逐漸隕落了。
懂業務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創業。小公司的第一個人也就是老闆經常是做銷售出身的,就是源于此。
當然做技術的也可能懂業務并創業,但純技術高手創業的失敗例子則很多,本人的第一次創業失敗就是這樣,産品做好了居然賣不出去。
現在回顧以往的職業生涯,如果從優先級排序是:業務第一,技術第二,管理第三。如果從發展路線圖看,則是:技術,業務,管理。
上次與另一位老師聊天,發現他也持有相同的觀點。
尤其是在移動通信、網際網路軟體橫行的今天,怎麼做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什麼,把握住這一點,才能在未來占據穩固的職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