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巴巴怎麼開戰略會? | 阿裡内部幹貨

這場會議的願景是什麼?

我參加過很多戰略會的現場讨論,發現很多重要的問題還沒開始讨論,時間就不夠了,主要是太糾結于細節。

戰略的作用,是讓你對很多事情的假設,能夠在實戰中不斷被測試和調整。基層執行者承擔了創新的能力,戰術能力也會越來越強,而這中間的磨合,形成的是一個動态的戰略。

那麼,如何開好一場戰略會?

準備、參與人以及需要聚焦的問題,這三點支撐了一場完整戰略會的形成。

阿裡巴巴怎麼開戰略會? | 阿裡内部幹貨

戰略是基于對未來的判斷,是以願景是戰略制定的前提。願景錯,戰略一定錯。

如何形成願景,以及怎麼做才能夠比别人的願景更好一點。有方法,但是沒有捷徑,因為都是常識。願景怎麼做?

第一,要在最前沿。要想看清未來,就得在最前沿去遊泳。春江水暖鴨先知,得在水裡頭泡着,才能感受得到未來。

第二,要多想,不能傻幹。做了以後還得想,别人為什麼要做這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比如在阿裡,底下來彙報的時候經常講,我們一定要做這個,因為競争對手做了。(我)都會把他當場劈頭蓋腦地罵回去,“你不要告訴我他們做了,你就要做。你得告訴我,我們為什麼要做?”

思考也是一個手工活,想得越多,慢慢的就會比别人想得多一點,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些問題。

我在2003年到2006年做阿裡巴巴的戰略顧問期間,大概3-4個月左右開一次戰略會,經常是一天到兩天。

在途中的飛機上我經常想,這次會,沒啥可開的,能講的都講完了。因為那時候阿裡巴巴業務也不複雜,就那麼點事情。

但真正把一幫對公司業務很了解的人關在一起兩天,讨論未來的時候,發現總有一些很精彩的東西是事先沒想到的。

是以願不願意投入到務虛的對未來的讨論,這件事情本身很重要。

請誰來開會?

戰略一定是CEO的事情,拍闆決策也是CEO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但是這個決策不是決定,一個好的CEO有沒有好的戰略素養,很重要的差别是:不需要做很多的決定,但你要把重要的決策做好。

阿裡巴巴怎麼開戰略會? | 阿裡内部幹貨

在跟馬雲這幾年的磨合中,我一開始很理想主義,覺得公司至少總監以上都要談戰略。

我覺得,核心業務人員是一定要參與戰略讨論的,不管在公司是什麼層級,因為他們才有真正的客戶感覺。很多公司的戰略談不下去,談不到點上的原因,是沒有人把客戶真實的聲音帶到桌子上來,讨論是空對空。

核心業務人員參與戰略讨論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是:這是他自己決定的事情,他會用心去做。上面決定的事情不聽取他的意見,他的滿肚子怨氣沒地方發了,是以不可能去真正地踏踏實實把戰略執行好。

誰來參與戰略,這個跟公司的業務有關。網際網路的公司為什麼傾向讓更多的人參與戰略讨論?

第一,公司本身相對扁平化。第二,業務變化多端。整個業務都是新業務,老大也沒有足夠的經驗。而很多相對傳統的行業,經驗足夠用來做判斷,是以不用聽太多的東西。

聚焦點是什麼?

企業發展到不同階段,戰略需求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以把它分成嘗試期、成形期、擴張期的戰略。

不同的階段它的戰略特征不一樣,需要的戰略打法不一樣,戰略會上需要聚焦的點也是不一樣的。

阿裡巴巴怎麼開戰略會? | 阿裡内部幹貨

1) 公司的嘗試期

嘗試期一定要允許混亂。因為大家誰都看不清楚,參與的人有一嘴說一嘴,混亂統治一切,不要怕亂。

這個時候是在做很多嘗試,本質上是在做實驗,很多時候是由下而上(形成)。淘寶是非常典型的草根式野蠻生長,産品經理主導,自下而上的成長。

但是這個時候如何做到不亂到失控?靠的是願景,把大家攏在一條線上,目标是一緻的,大方向是清楚的,隻有怎麼做是不知道的。

2) 公司的成形期

成形期首先确定方向是對的。這個時候開始要控制混亂,開始收,要的是戰略共識。本來三個團隊去試三個方向,這個時候要對另外兩個團隊說,這條路我們不走了,你們回過頭來,另外一條路是對的。

這個時候大家肯定有不同的意見,要把大家往一個方向去攏。這是一個共識期,需要落到戰略,至少高管都認定一緻,開始成體系地講清楚商業模式是什麼,要怎麼做,關鍵的點是什麼。

3) 公司的擴張期

擴張期,模式已經成形,戰略注重的是聚焦,要的是效率和紀律性。這個時候可以自上而下,指哪打哪,可以有很具體的KPI。因為都知道KPI是什麼,KPI一清楚,執行就很簡單,這個時候就可以适當放手。

要開好戰略會本身很難。是以說如果有合适的資源,比如有一個比較好的導師,或者類似我們說的facilitator(推動者),可以幫人組織這樣的會。帶着開一兩次以後,後續大家會有一個更好的感覺。

阿裡巴巴怎麼開戰略會? | 阿裡内部幹貨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3-15

本文作者:曾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