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呼蘭河傳》這本書。
書目簡介:《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也是她的代表作。1940年寫于香港,小說共分七章,前有序後有尾聲,著名文學巨匠茅盾作序,書中主要寫了那是一個既僻遠又熱鬧的小城,在城中道上有個:“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動物和小孩,而人們卻在看熱鬧。小城舉行盛舉時,人們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燈的……我的祖父年近七十,他慈祥、溫和。我們有幾家鄰居,西邊一間破草屋租給一家喂豬的,還有一間租給了開粉店的,粉坊旁的小偏房裡住着趕大車的胡家,養了一個小童養媳——小團圓媳婦以及一連串的趣事。
書評:金庸這樣評價:蕭紅在香港寫的《呼蘭河傳》感人至深,我閱此書後,徑去淺水灣她墓地憑吊一番,深恨未能見到此才女。茅盾說《呼蘭河傳》是一篇叙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圖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而文貴良說:蕭紅的《呼蘭河傳》1931年在武漢動筆,1940年在香港完成。《呼蘭河傳》對呼蘭河城的散落追憶,植根于蕭紅的寂寞中道出的言說。這種言說,塑造了屬于蕭紅個人的“新方言”。在這本奇特的小說裡,蕭紅以她幽默而富韻律感的天才筆觸明快而萬物有靈的通話風格,早就了一部“回憶式”文學的巅峰之作。
推薦理由:《呼蘭河傳》這部小說在藝術形式上是比較獨特的: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叙事故事,但沒有主軸;全書7章雖然可以各自獨立卻又依然是一整體。他不是純粹的鄉土文學,也不是純粹的左派文學,這中有諷刺,有幽默,有檢討,也有記錄真實生活的一面。就像一個黑白的記錄片,間或夾雜着和祖父在小花園玩耍的彩色畫面。它是一本回憶童年的散文小說,既有寂寞和傷感;又不全是寂寞和傷害。
這本書用樸實清麗,真摯感人的語言分别描寫了呼蘭河這個小城,呼蘭河的風土人情,我的祖父以及家院的凄涼等幾個房面。
雖然作者嚴厲的批評了故鄉人們的愚昧,但作者對故鄉和故鄉人們始終懷着一種深深的熱愛和思念。文中刻畫了一個慈祥、和藹的祖父。這些和祖父度過的美好時光,是一段好的回憶,在這回憶中,有着留戀,有着深深的思念。
作者用自傳的方式為我們描繪了豐富的故事和人物,為我們描述了一個複雜的生活空間,告訴我們,應該用一種寬廣的胸懷來召喚真情和溫暖。大家都來讀《呼蘭河傳》吧,體會一下蕭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