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學家法布爾從人性關愛動物的角度,用生動幽默的筆觸寫出傳世巨著《昆蟲記》,為後人塑造了一個集知識、趣味為一體的童話王國。
寒假裡,應國文老師的要求,我去書店買了這本書。回到家後,我随着一行行黑色的字型進到這個有趣的世界進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在這個昆蟲的世界裡,楊柳天牛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是一個十足的“吝啬鬼”;小甲蟲是盡心盡職的“模範父母”,它為兒女操碎了心,為後代的延續作出了無私的奉獻;螞蟻搬運食物的時候,會懂得團結協作,自己搬不動就會向同伴發出求救的信号;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是天生的織網高手,“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
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們,我仿佛進入了一個魔幻世界,我和作者一起遨遊,去感受這些昆蟲們的喜怒哀樂,去探知他們生存的奧秘:淩晨,知了是怎麼脫殼的;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這些小可愛們,雖然他們體形看起來沒人類那麼龐大,可是它們的情感和我們是一樣豐富的。他們的生育、勞動、狩獵與死亡和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
魯迅曾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确實,作者觀察昆蟲非常細緻入微。例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鋸齒”;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悄悄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圖的性質”等,這些都是仔細追蹤觀察才能得來的。
當我繼續深入研讀《昆蟲記》時,我看到的不隻是法布爾生動的描寫,還有他細緻入微的觀察。為了追求最真實的答案,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大膽假設、反複推敲實驗過程與資料,循序漸進地推敲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對于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他也堅持不懈地實地考察,而不是靠臆斷和想象。如果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會分析原因,轉身設計下一次。
細緻的觀察、嚴謹的實驗、大膽的質疑,勤勉的作風,造就了這部偉大作品的産生。平常裡我們同學總會埋怨“寫作難,難于上青天!不知有什麼可以寫的?”其實我們缺乏的不是素材,而是缺乏像法布爾這樣善于觀察和嚴謹、堅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通過這次奇妙的旅行,我明白了“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着許多有趣的事情,我們應該學會像法布爾一樣,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尋找、探索、研究,總有一天你的筆下也會出現一個像《昆蟲記》一般的奇妙無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