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痣切莫自治,老人大意險釀慘禍

“8月份的時候還是個小小的‘坨’,像痣一樣不痛不癢,以為擠破再長好就可以了”,1月4日,家住雨花區70歲的劉嗲嗲頂着滲血的紗布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惡性良性腫瘤科就診,他告訴醫生自行把痣擠破後,開始反複出血,并鼓成一個包,邊上還長了一些暗紅色的小疙瘩。

此前劉嗲嗲曾在外院就診,行局部包塊病理檢查,當時病理考慮為“血管源性惡性良性腫瘤”,但是未住院做進一步的診治。在家期間他多次将包塊挑破将血水擠出,不僅未愈合,反而越長越大,出血也越來越多,周圍的皮膚跟着開始發紅,并且有暗紅色瘀斑,蔓延至了左側額面部。

小痣切莫自治,老人大意險釀慘禍

左側頭面部包塊并出血

經檢查發現,劉嗲嗲左側額部有一個3cm左右大小的包塊,呈暗紅色,有出血,左側頭面部皮膚發紅,有瘀斑,無明顯疼痛及搔癢,無明顯搏動感,最終病理檢查後診斷為“血管肉瘤”。

惡性良性腫瘤科朱中山副主任醫師表示,血管肉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惡性軟組織肉瘤,老年人頭面部為好發部位,早期血管肉瘤臨床表現呈多樣性,容易忽視,誤診,早期治療以手術為主,配合化療、放療。

因為劉嗲嗲的頭部病變治療延遲、累及範圍較廣、較深,血供極為豐富,錯過最佳手術期,正在接受化療,目前頭皮包塊出血已經停止,腫塊有縮小。

朱中山提醒,對于自己身上突然長出來的痣、皮疹或者小腫塊等,不要自行處理,更不要挑破、摳挖。一方面容易發生局部感染,另一方面外部刺激可能加速其生長。正确的做法是可以短期觀察,如果自行消退、好轉,可不行特殊處理,如短時間内增大、增多,特别是伴明顯的潰瘍、反複出血,應盡早到醫院規範診治,避免誤診誤治。

供稿: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惡性良性腫瘤科 黃橙 鄧培培

編輯:程傑

圖檔:黃橙 鄧培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