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在這個氣候宜人的時候,在離大海200公裡的地方,我的眼前仿佛顯現出洶湧澎湃的大海。若是想知道這是什麼感覺,就去看一看《海底兩萬裡》。
《海底兩萬裡》創作于1870年,跨越了近兩個世紀,它的光彩仍熠熠生輝,我也看過凡爾納的其他作品,包括《神秘島》《80天環遊地球》《地心遊記》等,但要說科學與文學結合得最好的還是這部《海底兩萬裡》。
《海底兩萬裡》不僅為大家熟知,而且内容更是引人入勝,情節曲折,從一開始那一條“不明生物”,到主人公們的後來又進入了這條“生物”,以及那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又到後來的不辭而别,并從險境逃生。其中這條“不明生物”--鹦鹉螺号,帶領着讀者走進海洋、觀賞奇景、陷入險境,這些都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而《海底兩萬裡》的幻想并非異想天開,而是有着深厚的科學基礎以及依據。而當時,在那個沒有電燈的時代,發出這樣大膽的幻想,并不是隻是一種幻想。如今,“鹦鹉螺”号上的各種器械已不是觸不可及,甚至随處可見,包括“鹦鹉螺”這艘海底船,已經不再是什麼神奇的玩意兒。這篇小說發表25年後,人類成功制造出真實的潛水艇,正是這鹦鹉騾号為科學家們開辟了對海洋探索的向往。于是,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人類仍在不斷的探索、開發海洋,也同時被海洋的神奇之處所震驚,身為“生命之源”的海洋,正驅使着人們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而《海底兩萬裡》在展示海洋的神奇之時,更是激發了我們對保護海洋之重要的認識,而打開海洋這扇門,本就是人類的又一項進步。
《海底兩萬裡》中塑造的形象更是全面、生動,尤其是對尼摩船長,那描寫更是細緻入微,從行為、言語,處處展現了他那難以捉摸的性格。那隐居海底的尼摩船長,與人類斷絕關系,而又稍微有絲毫的關聯,更是展現了他是一個樂于助人,反對壓迫,在海底闖蕩,堅毅的男子漢。以及他在“鹦鹉螺”号上的威信,可看出他高尚的品格。
那學識淵博的尼摩船長,駕駛着“鹦鹉螺”号,帶領着我們去探索海底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