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傳統節日

【清明節】

段景博

清明節是一個緬懷先輩的節日,很多英烈們的事迹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當他們入土為安的時候,他們的故事就永遠告終了,剩下的隻有讓我們懷念了!

據我所知,每年的4月5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秋時期,流亡在别國的公子重耳,好幾天沒吃東西了,這時,重耳身邊一位臣民介子推偷偷地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給重耳,重耳得知後對介子推十分感謝,回國登基後,重耳竟把功勞最大的介子推給忘記了,介子推卻沒有計較,而是回老家去了。直到後來,重耳才想起來了介子推。他想請介子推入朝為官,可介子推拒絕了。于是他放火點山,以為可以逼介子推走出來,結果發現介子推和老母親已死在一棵柳樹下。重耳悲傷之餘把這棵柳樹稱為“清明柳”,又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這一整天都不允許生火,隻能吃前一天煮好的冷食,後來又和清明節合為一體就形成了今天的清明節。

清明節還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節還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日,唐朝大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特有的悲傷、懷念的氣氛。

每到清明節,你會緬懷誰呢?

【端午節】

許梓豪

我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泱泱大國。自古就有許多節日,春節、寒食……傳統節日:端午節十分有趣。

端午節的由來,要從楚國的大詩人:屈原說起。

屈原是楚國一個大詩人。他原本是朝廷大臣,由于别國入侵,百姓叫苦連天,楚王決定割讓幾座城池,希望不要滅掉楚國。屈原是一個敢于直言的人,他便直言谏告楚王。

楚王讀了奏章,勃然大怒,生氣地撕壞了奏章。屈原被貶為庶民,他看見楚國許多城池被攻破十分傷心,于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塊大石頭,投汨羅江自殺了。

鄉親們聞訊趕來,劃着一葉小舟,尋找屈原,他們為屈原招魂:“屈大夫,你回來啊!”

後來,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骨,便把米飯團丢到河裡,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屍骨。直到後來人們不斷改善,變成了現在的粽子。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有:吃粽子,門上挂艾草、蒲菖。是保佑自己全家幸福。還有大人們用艾草浸泡在水裡,為小孩沐浴。保佑小孩幸福、平安。有時人們還會舉行賽龍舟比賽。

這就是我的端午,你喜歡嗎?

孫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快到了。

每到清明節幾乎家家都要做青團。青團由艾草汁、面粉加糯米粉揉成面團,然後在面團中放進餡料。青團的口味既有甜的,也有鹹的,我最喜歡吃鹹的。圓圓的鹹青團,頂上尖尖,像小姑娘可愛的小帽子;甜青團是扁扁的,用模具可以敲上各種花紋圖案,好看極了。青團做好以後是放蒸籠裡面蒸上半小時,蒸好出籠再用扇子扇一扇,表面會變得非常有光澤,碧青油亮的,仿佛一塊綠寶石。這個時候,我總是迫不及待拿起一個大青團咬上一口,清香宜人、甘甜美味,可好吃啦!

清明節的時候,大人們會還帶着我們去掃墓。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把各類祭品和芬芳的花朵放到先人的墓前,給逝世的祖先磕頭行禮,清理墳墓四周的雜草垃圾。

清明節也稱踏青節。提到春遊踏青,我班的同學們可興奮呢!大家帶上零食、飲料等,一起分享美味。同學們在草地上嬉鬧、奔跑、放風筝。看着風筝高高地飛在天空,都巴不得自己也變成一隻小鳥自由翺翔在藍天。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着它特有的文化和意義,給我的童年也帶來一些有趣的回憶,令人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