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氣晴朗,菜農忙着曬"東坑人參"

來源:東莞時代網-i 東莞

近日,秋氣高漲,天氣晴朗,洞頭鎮"牙菜"迎來了豐收,鎮上的農民們正在把"牙菜"抓成陰菜。

陰菜是東頭的特産,由"齒菜"等蘿蔔蔬菜制成,而陰菜也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而蘿蔔幹配比,陰菜在加工過程中和藥用價值不同,又被譽為民間之美的"東坑人參",具有保暖補足的效果。

近日,記者走訪了東坑農業園等農田,看到農民們正忙着拔"齒菜","齒菜"造型不小,長期趨勢剛剛好。

"天氣很好,收成自然很好。東頭陰蔬菜的非遺傳代表陸德光指着新拔出的"齒菜"說:"這些蔬菜種在黃泥裡,皮膚更滑,生長更'美'。"

據了解,"齒菜"其實是一種小蘿蔔,一年隻做成,身材修長,大約拇指般厚,十幾厘米長,全身發白,形狀像農場牙齒,是以叫"齒菜"。

每年農曆7月14日,東頭菜農播種并種植"齒菜"。種植大約需要60天。秋冬是收獲"齒菜"的季節,這個時候,東坑菜農們會把"齒菜"一個接一個地從地上拿出來,再把綠葉部分切掉,剩下的,全身發白,形狀像人參一樣的根部變成"齒狀蔬菜"。

據介紹,齒蘿蔔含有的糖、膳食纖維、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比一般蘿蔔品種都高,形狀也有點像人參,是以它也被稱為"東坑人參"。

侗坑人用"人參",利用陰陽結合的方法,先把"牙菜"在陽光下曬幹,再轉向陰道烘幹的藝術,把它挂在屋檐下曬太陽,讓幹燥的寒秋風,慢慢地把牙齒裡的水分全部排幹, 讓它的内在營養精華濃縮和儲存。陰幹後,牙齒蔬菜的形狀和重量變小,變成紅色和黃色,形狀像一條幹松根。放在鼻子前面聞聞,陰菜散發着濃郁的蘿蔔幹香。

尹菜在東坑種植有着悠久的曆史,東頭人對它周圍創造了獨特的飲食文化,"炖頭牛肉""蘿蔔煮大魚"等遠近聞名,尤其是其中"東坑陰菜牛秀湯",也因其口感濃郁、營養豐富而廣為人知的四重奏。據東頭居民陸先生說,小時候,每次他的阿公從國外回來,都會帶一大把陰菜離開家鄉,在田野裡解懷舊。

文字/李建武

照片/通訊員 李學軒 視訊/無

編輯:賈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