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獨自拉扯三個孩子長大的單親媽媽,在戰火之下、困頓之時,帶着全家人熬了過去。她說:
作為媽媽,你要向孩子示弱,讓他們有人生目标,才能讓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她是沙拉 · 伊馬斯,在中國出生的猶太後裔。父親是二戰時逃到上海避難的猶太人,母親來自蘇北農村。
她有過三次失敗的婚姻,每一次都給她留下一個孩子。中以建國之初,她帶着三個孩子來到戰火紛飛的以色列,和孩子一起做春卷、賣春卷,以微薄的收入和簡陋的家庭環境,把孩子教育成億萬富翁。
她說:“中國人說‘養兒防老’,我要求孩子們每個人給我一個養老的保障。”
她說:“讓我煩惱的是左手歐米伽右手百達翡麗。”
她還說:“中國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她的話可能不符合中國當下的主流價值觀。關于打孩子的理論,直播時曾引起評論區的軒然大波。她要求孩子為她的養老負責,也被一些觀衆認為是對孩子的“道德綁架”。卻也給了我們不同的視角,去看待養育孩子中的盲區。
01
養兒防老
我要孩子們每人給我一個保障
我剛帶三個孩子到以色列的時候,以色列的北方跟黎巴嫩戰火連天。我帶着我的孩子們住進了防空洞,他們從防空洞開始,開啟了以色列的生活。雖然防空洞生涯隻有六七天,但是卻磨練了孩子們。
一個人帶孩子很困難,我開始做春卷。我給孩子們分工,用面粉打皮子、削菜、扯皮,包括我自己。三個孩子和我一同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我們沒有拿過以色列政府發給新移民的一毛錢救濟費。
我當時猶豫過是不是要去領救濟金,最後我還是覺得不要。雖然法律上是允許的,但是不拿,就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鍛煉他們的脊梁,也是一種風骨。
後來通過我們做春卷,慢慢生活變好了,孩子們該讀書的讀書,該當兵的當兵。
大兒子當兵前的一個晚上,我召集他們開了一個家庭會議。我說我們骨子裡是中國人,中國人有養兒防老,我需要你們每人給我一個保障。
我攤開了我的手,給他們出了一個題目。
我說我想要得到的保障是能夠放在手上,又讓我健康幸福的養老。
16歲的老二是被我打的最多的孩子,也是最聰明的。他馬上跳起來,走到他的房間,拿了一把鑰匙。他站到我面前,把鑰匙放到我手上。他說,在你老之前,這是一把别墅的鑰匙,我要送一個别墅給你。你可以在前面種菜。
18歲老大想可不能輸了。于是他走到我的房間,他拿出我的鑰匙也放在我手上。他說媽媽,我看見那些德國老人開着房車走周遊世界,我要給你一部房車,讓你能夠周遊世界,我供應你這部房車的一切費用。
五六歲的小女兒想了半天。拿了自己小八寶箱的鑰匙,對我說,給你一把保險箱的鑰匙,上面都鑲着鑽。她說你會有很多項鍊,很多戒指,我讓你10個手指都戴的滿滿的,完全是天馬行空的想象。
這三把鑰匙,像願望種進了孩子們的心裡。後來我們有了别墅,周遊了世界,也有了項鍊和戒指。
當我的孩子說要答應給我什麼的時候,我一直不斷地勉勵他們。我甚至還會說,如果你買房子,我願意跟你一起負擔貸款。我希望用不斷地鼓勵去激勵他,給予他的夢想一點力量。
至今為止我們的孩子們一直是不忘初心的。
中國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讓他們從小體驗生活的艱難,也不懂得在适當時機向他們索要,是以最終導緻子女們一輩子艱難,一輩子朝父母索要。
02
孩子們送我的歐米茄和百達翡麗
我一個都不喜歡卻還要戴
每個孩子買東西給我都很有意義。平時我不戴手表,我們家阿姨說太太不得了,兒子來了。我就先問是哪個兒子?如果她跟我說老大來了,我得快點把自己的手表卸下來,戴老大的手表。
如果阿姨說老二來了,我還得卸表,戴老二給我的百達翡麗,傳遞的想法是:幸福的媽媽是這樣的,用心地愛着孩子。
這個動作很小,如果不戴他送的東西,怎麼能表示你把他們放在心上呢?
我掌控得挺好,也把孩子們騙得挺好的。再聰明的孩子也要騙,當然這是很善良的一種欺騙。媽媽讓孩子感到自己是靠他們的,主動示弱,是對孩子的愛。
第一,鄭重地告訴孩子,我們是沒有依靠的。我們是單親離異家庭,不受救濟,我們要靠自己。不要因為他是一個孩子,就讓他不要靠自己。
第二,給孩子一個目标,讓他自己主動說出來。尤其是十幾歲的孩子,他是經過理性思考可實作目标。五歲的孩子跟十幾歲的孩子目标不一樣,媽媽内心要清醒。五歲的孩子會覺得目标困難的話,母親要幫他共同達到目标。孩子不是一個投資品,要通過設定目标讓孩子更堅強地成長。
第三,要讓孩子知道媽媽是如何在乎他的努力,在乎他的愛。戴了孩子送的禮物,更讓孩子們覺得鼓舞,剛剛換表的故事是讓家庭幸福的方法。
孩子送父母東西是因為父母在他心裡有存在感。譬如他在學校得了一顆小紅心,很高興的告訴我。我把他的小紅心一定放在他能看見的地方而不輕易丢失,那麼明天會有兩顆小紅心。當你刻意去在意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努力會被激發出來。
世界上每個媽媽都是聰明的,隻是有的媽媽沒有找對方法。
03
孩子做了家務
該不該給金錢獎勵?
孩子做家務是正常的勞動。勞動一定要有勞動觀。孩子做點家務,就要給他錢,你給他吃飯,他給你錢嗎?他睡你買的房子給你錢嗎?
我們要平衡好勞動與創造之間的關系,勞動是應該的。
創造你是要給他一些有償機制,比如你家裡刷牆,本來請刷牆工,買一桶油漆多少錢刷牆多少錢。我們大家一起刷,省了1千塊錢的油漆工,這個錢你就要合理的分給孩子,這就叫有償機制。
差別對待,比如家裡一年要有個大掃除,我要請别人來打掃,現在三個孩子答應他們掃。我的原計劃是1000塊,我先出每人300塊,還有100塊作為公積金放在那裡,誰要緊急用錢的時候拿去用。
家庭财富觀源于做父母的合理調配,不要說今天拖個地闆我給你一塊錢,這個是不對的,讓孩子認為這個家不是他的。
為什麼我拖個地闆要一塊錢,這個家不是我的嗎?你不走地闆你走天上嗎?家長很容易進入誤區。
我還要補充三個孩子之間的調配,譬如老大應該洗碗,老二應該拖地闆,老三應該晾衣服,三個人的事情他們自己調配。在調配的工作當中,他們願意怎麼有償機制,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比如我今天不想拖地闆,和哥哥說可不可以換洗碗?哥哥說不行。哥哥今天洗了,弟弟可不可以給他兩塊錢?那可以的,那就是一種有償機制。
在我家,家是孩子的,是大家的。就像我說國家是大家的家,我們自己的家是小的國,每一個人要都去愛國愛家。
有的财商教育走火入魔了
财商其實是關于生存,生活和生命
财商教育其實是高于生活的。一個人、一個孩子如果連人生都沒有理好,理什麼财?
我們喜歡把财商教育拔出來,單獨講,這也明顯表現出中國家長的急功近利和焦慮——覺得我已經有點錢了,我怎麼培養我的孩子更有錢。
單獨來談這個問題,是不健康的單獨談這個問題,也沒有辦法給好的方法。
我隻能夠講的有三點東西:生存、生活和生命。
首先一個孩子是要懂生存,如果連生存都不懂,怎麼能夠懂生活?
其次,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去走極端。大家都知道輕生的孩子也不少,可能是有很多壓力。
财商在猶太人的家庭當中,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東西,我把它細化成一小段,其實還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有的孩子從小就會整理自己。我曾經屢次說到一個理财的孩子,他會把自己的零花錢管理得頭頭是道,家長根本沒必要去管理他的零花錢。留一小部分給他自己支配,他會在支配的過程當中不斷地讓自己成長。今天去買了一雙我很喜歡的鞋,這雙鞋我要自己刷,他會更加的愛護,這就是生活。
我要給單親媽媽一點鼓勵
任何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原生家庭。是不是離異的原生家庭就一定很差,我要給一些離異家庭的家長一點鼓勵。
離婚了,孩子到了一個單親家庭,這個時候就取決于單親父母是什麼樣的生活态度。他們是怎麼去看待自己将要面臨一個人去面對孩子,面對家庭。
因為另一半的缺失,可能會很痛苦,也許會很沮喪,但是如果有一顆樂觀的心,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一顆把孩子視為你肩膀的心。不要把他視為一顆小草,把他視為一棵樹,可以靠的樹,那麼這個單親父母的心境會平靜很多。
注:部分圖檔文字出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删除。
喜歡可以關注小蛙,還有更多文章更新等你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