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當我們寫作者序時,本書的撰寫已接近尾聲,整個寫作曆程耐人回味。本書的作者大多是長期從事分布式計算和資料中心管理的研究人員,随着對虛拟化技術認識的逐漸加深,我們更加相信虛拟化技術将會在不遠的将來給資料中心管理帶來深刻的變革。懷着這樣一份對未來的憧憬,我們于2005年在IBM中國研究院正式成立了虛拟化技術研究部。當時業界對虛拟化技術和大規模資料中心管理還缺乏深刻的認識,也未掌握成熟的方法,我們将研究重點放在應用虛拟化技術來簡化服務部署、提高運作維護效率、降低管理複雜性、提升資源使用率,進而打造節能環保的資料中心。
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們開創了應用虛拟器件技術管理資訊服務和資料中心的完整方法,其中部分成果已經成為IBM内部和産業界的标準;研發了一系列與之配套的管理工具,用于虛拟器件的制作、激活、部署、動态資源排程、運作時管理等。利用這些方法和工具,我們将凝聚了IBM多年經驗的軟體産品和最佳實踐解決方案封裝成基于虛拟器件的虛拟化解決方案,并通過快捷部署激活工具簡化應用上線過程,為使用者提供更穩定、更可靠的服務,為管理人員提供更簡捷、更智慧的管理模式。
雲計算是近年來興起的新理念,目标是将計算和存儲簡化為像公共的水和電一樣易用的資源,使用者隻要連上網絡即可友善地使用,按量付費。雲計算提供了靈活的計算能力和高效的海量資料分析方法,企業不需要建構自己專用的資料中心就可以在雲平台上運作各種各樣的業務系統,這種創新的計算模式和商業模式吸引了産業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我們所從事的虛拟化研究是雲計算的基石,是雲計算最重要的支撐技術。憑借在虛拟化領域積累的經驗,我們在2008年将研究範疇擴充到雲計算,部門更名為虛拟化與雲計算研究部,這給我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大舞台,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戰。作為IBM公司内部最早開展雲計算研究的部門,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在國内外的會議和雜志上發表論文十幾篇,申請國際專利二十餘項,研究成果已經融入到IBM的多款雲計算産品和解決方案中。
作為長期工作在産業前沿的研究團隊,我們到國内各大高校做了一些虛拟化和雲計算的主題演講,也發表了一些中文論文,并有部分英文論文被譯成中文,但這些零散的資料很難系統地論述相關知識。确實,目前虛拟化技術仍處于普及階段,需要人們更多地了解和接受,而雲計算的概念就像它的名字本身一樣,似乎仍被雲霧籠罩,讓人難識其真面目。于是,我們決定寫一本專門介紹虛拟化和雲計算的圖書,讓廣大同行和讀者了解本領域最新的技術成果,共同感受資訊産業變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力求用嚴謹的語言來闡述概念,用科學的精神來介紹技術,從大局的角度介紹業界動态。在緊張的科研工作之餘,我們齊心協力,終于完成了這本富有創新挑戰的專業著作。
本書的寫作由王慶波統籌協調和脈絡把握,陳滢負責整體審閱和統稿,金涬負責項目管理。各章執筆者的分工如下:第1章金涬;第2章、第7章趙陽;第3章、第4章何樂;第5章鄒志樂、金涬;第6章鄒志樂;第8章吳玉會;楊林重新創作了第2章、第5章。
本書撰寫曆時半年多,其間經曆了創作、審閱、讨論、修訂、再審閱、再讨論、再修訂等數次疊代。僅是列印裝訂成冊的正式“審閱版本樣書”就有7版之多,我們都為團隊成員的敬業精神、創作激情、協作能力和執行力感到驕傲和自豪。拿到印刷前的最後清樣之時,整個創作團隊興奮不已,這樣一部凝聚了IBM中國研究院虛拟化與雲計算研究部的心血之作,終于要和廣大讀者見面了。
作為全球第一本系統、全面介紹虛拟化與雲計算的新著,它首次為廣大讀者勾勒出虛拟化和雲計算的來龍去脈,揭示這些抽象、浪漫的名字背後的技術細節。如果本書能夠為企業的技術主管和研發人員揭示未來資訊産業的發展方向,能夠将高校教師和學生帶入一個新的科學技術領域,能夠啟發立志創業的人士找到時代賜予的機遇,我們将感到由衷的欣慰。
為了能把這些内容及時展現給讀者,成書難免倉促,如有遺漏和纰誤,請各位專家和讀者不吝指教。希望廣大讀者能夠從本書中獲益。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
IBM虛拟化與雲計算官方微網誌
IBM虛拟化與雲計算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