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廣大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從饑荒與戰火之中成長起來的朱元璋最終推翻了腐朽的元王朝統治,建立了強盛的大明王朝。按照一般人的設想來說,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後就能好好歇息一下了吧,但是朱元璋在剛剛建國之後卻下令全國搜尋一本古書,那麼這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值得朱元璋如此大費周章耗費全國的精力去尋找呢?
這就要從朱元璋少年時期的一段經曆說起了。朱元璋小時候雖然沒錢上私塾,但是在放牛的時候曾經在私塾附近聽過私塾老師講課。有一天,朱元璋拴着牛正在私塾旁邊歇息的時候,聽到裡面的私塾老師提到了一本專門講解農業生産的《農桑衣事撮要》,寫這本農書的作者是元朝的魯明善,作為一個心系天下的農學家,魯明善窮盡畢生心血,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才寫成了這本指導農業生産的農書。
但是令人感到惋惜的是,這本書出版之後卻并沒有引起元朝統治者的重視,是以刊發量也寥寥無幾,可是這本對農業生産指導意義十分巨大的農書卻被朱元璋牢牢記在了心中。元末農民起義戰争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在這一時期很多珍貴的書籍都毀于戰火,故而建立明朝之後,朱元璋立刻下令,集全國之力搶救這本名為《農桑衣事撮要》的古書,終于将其完整刊錄出來并且得以發現,據說在此書再版之後,朱元璋拿着最新印刷出品的這本書發出了7字感慨:“有此書,天下已定。”
那麼為什麼朱元璋如此重視一本看似不起眼的農書呢?由于在洪武初年,大明的農業生産還尚未完全恢複,很多農田都處于荒蕪狀态,甚至連最基本的溫飽都難以滿足,更不要說為國家繳納賦稅了。自從有了這本書來指導大明農業生産之後,明朝的耕地面積發展迅速,并且機關面積産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到洪武末年,明朝年均糧食收入達到了3200萬斤左右,可見明朝農業發展的繁榮昌盛。
即使後來清朝的“康乾盛世”時期,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也未能超越明朝洪武末年的農業發展水準,在這其中,《農桑衣事撮要》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它的文字簡單易懂,即使不怎麼識字的農民也能輕易了解其中的含義,它是中國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農業生産指導手冊之一,為中國農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