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曆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諸葛亮高卧隆中,聲稱自己“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實則“藏器在身”,是胸懷大志的。
他曾對摯友石韬、徐庶、孟建雲:“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當三人反問諸葛亮可仕至何官時,“亮但笑而不言”。
笑而不言者為何?蓋因刺史、郡守一類官秩皆不在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則難以啟齒告人也。
諸葛亮抱經緯天地之才,“每自比于管仲、樂毅”。然管、樂亦并未建蓋世之功,任官不過諸侯手下将相而已。諸葛亮志存高遠,他自比管、樂,很可能僅是其追求的較低目标。
以當時形勢而言,不排斥諸葛亮亦有争奪天下,建立王霸之業的雄心。
東漢末年,綱常廢弛,各路諸侯紛紛起兵,稱孤道寡者不可勝數。曹操、袁紹、孫策、孫權、劉備等人皆有并吞八荒,囊括宇内,掃平四海之志。難道諸葛亮就不如他們,隻能為人臣,而不能為人君?
可惜的是,由于諸葛亮出山太遲(比曹操、袁紹、劉備等人要晚出生二十多年),諸葛亮未出隆中,“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其餘軍閥,如劉表據荊州,“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劉璋占益州,張魯守漢中,馬騰、韓遂稱雄于關隴。
東漢十三州之地已被各地州牧郡守瓜分殆盡。諸葛亮已失去了自立門戶,成為獨霸一方諸侯的最佳時機。胸懷濟世之才的諸葛亮要想建立功業,攀登權力的高峰,唯一的途徑隻能是擇主而事之,這對諸葛亮而言,雖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與司馬懿類似,仍是實作其政治目标的重要契機。
需要探讨的是諸葛亮“擇主”的政治标準是什麼?
我認為,諸葛亮考慮的标準不外乎二條:
其一,人主必須具有雄才大略;其二,自己須成為人主的股肱,得到人主的特殊重用。
從《隆中對》中可知,諸葛亮對世之英雄早已洞若觀火,一目了然。
劉表、劉璋、張魯、馬騰等碌碌之輩,根本不在他考慮的範疇,諸葛亮心目中的英主明君,唯有曹操、孫權、劉備三人。
從當時的政治格局而言,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當然是曹操,那麼諸葛亮為何要放棄這一選擇?
我以為這并非是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諸葛亮要與“漢賊不兩立”。
諸葛亮棄曹的最主要原因是考慮到中原,特别是汝南、颍川等地人才濟濟,曹操平定北方後,已非初起兵時可比,其霸府确是猛将如雨,謀臣如雲,初出茅廬的諸葛亮要想在曹操霸府中脫穎而出并非容易,對此狀況,諸葛亮是足夠清醒的。
當其摯友孟建思鄉心切,欲往中原求取功名時,諸葛亮勸阻曰:“中國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後來諸葛亮伐魏時獲悉徐庶任中郎将、禦史中丞,石韬任郡守、典農校尉時,不由感慨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為徐、石二人仕途不暢而鳴不平(二人官至二千石,豈能謂曹魏未予重用),未嘗不是為自己未投魏而感到慶幸!
以諸葛亮之慧眼當然深知孫權亦是雄略之主,況其兄諸葛瑾亦在東吳供職,但為何諸葛亮不去江東?
其實這一問題也并不費解,正如諸葛亮在《降中對》中所言:“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孫權幕府英才濟濟,張昭、周瑜等早已成為孫氏政權的股肱重臣,諸葛亮深恐自己一旦投奔江東,仍然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基于如此緣由,故當張昭推薦諸葛亮予吳主時,亮斷然拒絕道:“孫将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為什麼諸葛亮最終選擇的是劉備?
劉備有雄才,知人善任,自然是諸葛亮擇主的重要條件。加之劉備思賢若渴,三顧茅廬,諸葛亮“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除此之外,曆代政論家談論得最多的是諸葛亮心存漢室,他同劉備的結合,主要是建立在擁劉安漢的基礎之上。
“漢祚将傾,方将翊贊宗傑,以興微繼絕克複為己任故也。“裴注的這條材料為衆多史家所引用,以論證諸葛亮素有“宗本之心”,以“興複漢室”為己任。對此分析,我并不能認同。
東漢中葉以來,外戚、宦官輪流專權柄政,朝政日益敗壞,東漢末年,董卓作亂軍閥混戰,漢家朝廷已是苟延殘喘,奄奄一息,史稱:“自安帝已來,政去公室,國統數絕,至于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期運久已盡,曆數久已終。”
對于漢末形勢,深谙“人事"“天道”的諸葛亮豈能不知?
兩漢社會,盛行五德終始說,時人皆知炎漢火德已衰,土德将取而代之,才具冠世的諸葛亮難道對“曆數"“期運”一概不信!其實,諸葛亮不事孫權的理由很清楚,是孫權“能賢亮而不能盡亮”。
而并非是孫權姓“孫”,不姓“劉”。然則,為何諸葛亮要輔佐“旅奔逃,寄人籬下,無寸土可以立業”的劉備?
古今諸多政論家似乎都未深究個中之秘,大都認為諸葛亮心存漢室,并不在乎劉備在軍事實力與人才資源上的匮乏,而以為劉、葛的結合是志趣相合。
其實個中之因大有玄機,劉備的劣勢、短處在諸葛亮眼中恰恰是優勢、長處。
試想,倘若劉備和曹操一樣地廣兵衆,人才濟濟,諸葛亮還能受到特殊的重用?正因為劉備手下武将不過關羽、張飛、趙雲;謀臣不過糜竺、孫乾、簡雍等數人。“亡命于行旅之間”的劉備集團的人才匮乏到如此程度,這就給諸葛亮施展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足夠的平台。
諸葛亮出山的條件很高,人主對其不僅要做到“賢”之,還必須做到“盡”之,“賢”、“盡”兩字的寓意深長,必須參而悟之。
所謂“賢”,即把諸葛亮看成是“賢士”,對待“賢士”的最高規格無非是以“國士"待之
,如同春秋時智伯待豫讓,戰國時燕昭王待郭隗。這在諸葛亮看來還是遠遠不夠的。而“盡亮”就很難用一二句話來表達個中之意。
諸葛亮自視甚高,雖然年輕,且初出草廬,但并不願從“下曹從事”的基層起步,·而必須從高起點開始。
既然要“盡"全力發揮亮之大才,人主當然要将其視為股肱腹心,賦予重權要職,對其言聽計從。
随着東漢末年清議的興起,出現了匹夫抗憤,處士橫議的局面,士人之間互相品題,共相标榜成為當時風氣。諸葛亮高卧隆中時,雖得到徐庶、司馬徽、龐德公等名士的推重,在襄陽一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仍然有許多人不以為然,亮“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隻有其交往圈内的幾個好友“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至于北方中原地區對其更不了解,可謂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鄉邑士"。
在諸葛亮還未嶄露頭角前,就要求人主使用他必須“盡亮”,其出山的“心理價位”如此之高,這在人才資源極其充沛的曹操、孫權那裡是不可能一開始就能得到滿足的。
至于劉玄德那裡就不同了。雖然劉備時為左将軍、豫州牧(漢制,将軍、州牧可以開府治事),然劉備的“幕府”空虛,謀臣奇缺,趙翼雲:“是時人才已為魏、吳二國收盡,故得人較少。”
諸葛亮目光遠大,看中的正是劉備的這一其他諸侯無法與之相比的“優勢”,故“許先帝于驅馳”。
總之,諸葛亮擇主既是慧眼識英雄,又為自己的政治前途作了最好的規劃,是以我對以往那種諸葛亮輔佐劉備是擁劉反曹、恢複漢室的傳統觀點頗不以為然。
我以為,諸葛亮擇主最主要的政治考量是有利于自己建立事功,至于主公姓劉姓曹,抑或姓孫則不是主要問題。不僅諸葛亮如此,實際上劉備起兵,建立蜀漢政權也不過是打着漢朝的招牌,自己想當皇帝罷了,和曹操、孫權毫無二緻。
至于後來諸葛亮在前後《出師表》中所言的“漢、賊不兩立”,“興複漢室”,那也不過是一種以資号召的政治口号而已。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曆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