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2年陸遜在夷陵大敗劉備之後,魏蜀吳三國進入穩定對峙的階段。東漢十三州,魏國獨占九州,吳國有三個州(荊、揚、交),而蜀國隻有一個益州。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五次出兵北伐中原,東吳方面除了在合肥兜兜轉轉(孫權繞不過去的坎),居然沒有從荊州出兵北伐。
吳國實力強于蜀國,陸遜坐鎮荊州20年的時間,為何沒有北伐曹魏呢?
一、陸遜本人戰略眼光問題
縱覽《三國志》全篇,除了帝王們,單獨列傳的臣子隻有兩個人——諸葛亮、陸遜。陸遜跟随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二十餘年。其為人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襲取荊州、夷陵之戰、石亭之戰連戰連捷,陸遜的軍事水準也毋庸置疑。
但陸遜本身最大的問題就是戰略眼光不足。且不說和諸葛亮、司馬懿相比,就是東吳四大都督之間,陸遜的戰略眼光也是有些遜色。周瑜曾提出全據長江二分天下的計劃,魯肅早在公元200年就有“塌上對”,就是文化水準不高的呂蒙,也有奇謀襲取荊州的眼光。
反觀陸遜,夷陵之戰、石亭之戰雖然影響深遠,陸遜也都指揮得非常漂亮,但都是被動防守。而且我們通讀《陸遜傳》也很難發現他對東吳發展提出戰略方面的意見,這是很少見的,隻能說明陸遜的進取心、戰略眼光不足(或許和江東士族出身有關)。
二、陸遜在吳國的地位不如諸葛亮
雖然陸遜在吳國也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但陸遜在吳國的話語權根本比不上諸葛亮在蜀漢的話語權。劉備臨終托孤後,諸葛亮幾乎是“總統國政”,劉禅又是個沒什麼主見的人,諸葛亮的意志即代表了蜀漢的意志,是以蜀漢能夠舉全國之力五次北伐。
反觀陸遜,雖然做到了“出将入相”的高位,但由于陸遜本身是江東士族的代表人物,孫權在倚重陸遜的同時,對他也有很強的戒心,是以即使陸遜有意北伐,恐怕孫權也很難全力支援他。
三、孫權與陸遜的複雜關系
毫不誇張的說,是陸遜通過夷陵之戰和石亭之戰,接連擊敗蜀漢和曹魏,讓孫權終于登上了帝位。孫權對陸遜也是恩寵有加,為了嘉尚陸遜的功績,在大将軍之上又設定上大将軍,地位高于三公。但孫權和陸遜的關系,遠沒有表面上那麼和睦,除了孫權和江東士族沖突外,陸遜還有幾個特殊之處:
第一,陸遜的從祖陸康,當時是廬江太守,袁術派孫策進攻廬江,年近70的陸康病逝,而在這艱難守城的兩年中,陸家宗族一百餘人,死了将近一半。雖然後來陸康的兒子陸績、從孫陸遜都在東吳為官,但這種埋在内心的仇恨,永遠不可能全然消除。
第二,陸遜是孫策的女婿。公元204年,孫權做主,把哥哥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遜,這當然是為了緩和孫氏和陸氏的關系,拉攏陸家為孫氏真心效力。孫權稱帝後對孫策卻沒有很高的尊崇,隻是追封他為長沙桓王。孫策的兒子們隻受封侯爵,而孫權自己的兒子不論多大都是王爵,這說明孫權是有些在刻意打壓孫策一脈。
《三國志·陸遜傳》載:遜憤恚緻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财。這段記載很清楚,說陸遜是被氣死的,陸遜被誰氣死的呢,自然是孫權。晚年的孫權不惜逼死陸遜,可見孫權對陸遜的猜忌和忌憚,這樣的陸遜怎麼可能領兵北伐呢?
四、曹魏對吳蜀的差別對待
魏蜀吳三方立國之後,各自的戰略有所不同,吳蜀聯盟共同對付曹魏,蜀軍北伐,意圖蠶食雍涼;吳國北伐,和曹魏争淮南;曹魏自曹操争奪漢中失敗之後,奉行的基本戰略就是西守東攻,先滅吳後滅蜀。
益州、漢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曹魏占有淮南,易于集結大軍伐吳。曹丕即位後,大舉攻吳,就是這種戰略的表現。公元229年,在諸葛亮興師北伐的情況下,曹叡咨問司馬懿“何者為先”。司馬懿明确回答用水陸兩路大舉伐吳,也是堅持西守東攻的戰略。在這種背景下,陸遜有時忙于防守,北伐也就無從談起了。
三國對峙,吳蜀聯盟對抗曹魏。蜀軍北伐,意圖蠶食雍涼;吳國北伐,和曹魏争淮南,看上去好像可以遙相呼應。然而實際上,雙方相隔數千裡,加上吳國實在拉跨。而曹魏西守東攻,遊刃有餘的應對蜀、吳兩國,随着時間的推移,三方國力懸殊越來越嚴重,趨于一統的局勢已不可逆轉!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呂思勉《三國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