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作為晚清重臣,打仗一事着實為難他不少,他一心為國為民,但之後打仗卻時常得不到清政府的後勤支撐,先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此時的清政府早已經積貧積弱,為此左宗棠意識到國家發展才是重中之重,遂興辦洋務。
然而作為總督,面對四處禍亂,他不得不自請赴戰,先後平定陝甘、收複新疆、建設西北,早在平定陝甘時就已經出現軍饷問題,戰争靠的就是金錢,沒有資金的支撐,就連發動一場小規模戰争都不現實,是以他向喬家借過錢,向洋行借過錢。
當然喬家作為晉商,他們借錢為的也是能夠借左宗棠之力打通西部地區的通商之路,可以說是無償捐助的,然而在左宗棠收複新疆之時,卻面臨着資金的重大壓力,不得已向銀行籌款,而銀行籌款都要利息,左宗棠專挑利息高的借,也算是無奈之舉。
當時清政府本就經過多次戰争,國庫早已經虧空,道光年間清朝國庫就已經收支不平衡,慈禧太後掌權之後,花錢如流水,割地賠款都是向百姓征收,哪裡還有錢支撐左宗棠收複新疆,況且朝堂還有個李鴻章極力發對收複新疆。
李鴻章也不是說反對,他認為收複新疆必須要有雄厚的資金為後盾,有這些錢還不如放棄新疆,用來發展北洋海軍,保護沿海地區百姓,維護近海海域,其實當時兩個人的想法都沒有錯,錯就錯在清政府的腐敗。
不過從今天來看,左宗棠收複新疆,時至今日新疆已經和中國融為一體,然近海海域中的島嶼幾乎沒有一個是沒有争議的,是以後世文人時常稱左宗棠為左公,而這一聲“左公”可是他冒着生命危險換來的。
當時的清政府也意識到新疆的危害,倘若不收複,陝甘地區便會長期受到牽制,再者就連英、俄等國也虎視眈眈,滲透新疆,是以下令撥款200萬兩,其他各省再協助軍饷300萬兩,左宗棠自己想辦法籌借500萬兩。
看似軍費十足,實則杯水車薪,左宗棠在蘭州建立的“蘭州制造局”為西征軍修制造槍炮,造出大量武器,也是要大量開支,此時的左宗棠援引沈葆桢為台灣防務借款之舊例,請求借洋款1000萬兩,不過遭到沈葆桢反對。
此後左宗棠先後于1877年、1878年、1881年三次向洋行借款,共計1375萬兩白銀,此外還向華商借款846萬兩,放開華商不談,洋行借款利息之高,實在讓人難以想象,據記載,洋人銀行的借款利息不僅是之前的好幾倍,甚至高達18%。
那麼左宗棠面臨如此高的利息,他為什麼還要借?之後還的上嗎?又為何專挑利息高的借?
羽評郡主個人猜想,當時左宗棠一心籌款,根本就沒有想過要還的問題,收複新疆才是重中之重,他面無懼色,甚至專挑利息高的洋行借款,因為利息高放款就快,兵貴神速的道理左公怕是再清楚不過。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左宗棠借款并非以個人名義,而是清政府名義,借款利息越高,時間一長就還的越多,是以間接逼迫清政府各省官員還款,左宗棠深知官員腐敗,各個省份的貪官自然會拿錢出來。此外還得是著名商人胡雪岩的擔保,沒有他左宗棠也不可能向洋行借如此多的銀兩,最終左公如願以償,收複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