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台海網
近年來,湖裡區大力加強新思想學習,不斷探索理論宣講大衆化、對象化、分衆化模式,打通基層宣講“最後一百米”,助力新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2021年獲評全市理論宣講工作“先進集體”,在宣講隊伍中建立臨時黨支部做法被全國黨史辦簡報刊發,參加全市理論宣講輕騎兵比賽成績優異,主要經驗做法被《廈門宣傳》刊發。
在這些亮眼的成績背後,有一群理論宣講員,他們紮根基層,用飽滿的熱情、通俗的語言、翔實的資料,傳遞黨中央聲音,講述湖裡故事,共同畫出“同心圓”,激昂唱響“主旋律”。湖裡頭條特推出“紮根基層、立足崗位”優秀宣講員系列宣傳,讓我們共同領略他們的風采!
引言:退休至今15年,75歲的林振其更加專注地投入到湖裡紅色文化的研究和宣講之中:海堤的建設改變了我的生活,“海堤精神”值得我一輩子學習與踐行。
湖裡高崎北路,這裡曾經是解放戰争的炮陣群遺址,如今被建設成了工業區。在一間五、六平方米左右的值班室,林振其與老遊擊隊員陳明華的兒子陳真炎,在讨論着廈門解放前的一些細節。
除了家,這間值班室是林振其最重要的活動場所,“上頭來考察、檢查,村裡有什麼大事要商量,都會來這裡,邊泡茶邊聊”。
退休至今15年
75歲的林振其
更加專注地投入到
湖裡紅色文化的研究和宣講之中
同時還為湖裡區教育局關工委事業
發揮餘熱
結緣紅色文化,起于33年前林振其當任高崎國小校長之時。彼時同村的陳明華,送了他一本書,這本書記載愛國華僑林再文建設岐山國小(即現在的高崎國小)的曆史。
他就以挖掘高崎國小曆史為切入點,走訪相關人士、收集整理高崎的紅色故事。30多年過去,林振其不僅為高崎國小編寫了校本教材《重新認識高崎》,還參與了《殿前曆史文化大觀》等書籍的創作。
在這些研究中,海堤建設曆史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家住海堤邊的林振其就是海堤建設的見證者和親曆者。1953年6月17日廈門海堤開建,彼時八九歲的林振其就常常在海堤邊上玩耍,他耳聞目睹建設過程中的諸多故事。直至1957年10月鷹廈鐵路通車,林振其亦作為少先隊代表亦見證了盛事。
林振其歸納了幾個海堤精神核心:其一就是愚公移山精神。當時工地上沒有一部開山采石機械或泥土挖掘機,沒有一輛載重汽車,上萬人手扛肩挑、全靠鐵錘、鋼釺、闆車,腳下要與風浪搏鬥,頭頂來時時堤防國民黨的飛機和炮彈。兩年多時間,海堤建成時,附近十幾個山頭被移平了。
他小時候常常見到這樣的情景:敵軍飛機一來,人們就原地趴了趴,警報解除,他們好像無所謂的樣子,照樣還是工作。“那一種精神真的是感人。”林振其說,這是無私奉獻的精神。
林振其還清晰記得這樣一個故事。當時一位建設者家屬來海堤工地探訪,到了午飯留餐,建設者都不白吃工地的夥食,還是自己掏錢買的。“整個海堤建完後,所有幹部職工沒有一個人因為A錢或者犯錯誤受處罰的。”
“再一個是科學創新。當時海堤建設最大的困難是風浪和海潮,攔截水流的石材常常被大浪沖散。後來人們想了一個辦法,用大竹籠裝石塊沉到海底解決了大問題。還有,人們研制了一種鐵軌來運送石材,既省時又省力。”林振其贊歎道,那真是勞動智慧!
70年前,廈門島上的人要去集美,都得從高崎渡口乘小舢闆過去,風浪一大,就隻能望洋興歎。70年後,高集海堤早已不是廈門人進出島的唯一通道,“四橋二隧”的建設,讓廈門的跨島交通“天塹變通途”。
“海堤的建設改變了我的生活,‘海堤精神’值得我一輩子學習與踐行。‘移山填海,團結奉獻,科學創新,自強不息’的‘海堤精神’永遠保持新鮮。”
播放完最後一片自制的PPT,林振其深深鞠了個躬,台下掌聲再次響起。這樣的場景一年至少要重演40次。
見證和親曆海堤建設
從“海堤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
這就是紅色宣講員林振其的故事
讓我們繼續傳承“海堤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來源:湖裡頭條via湖裡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