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021 年亞太跨學科翻譯研究
轉自:國際漢學研究與資料庫建設
介紹
宋琦是一位多面手,在很多領域都有一定的開拓性。正如宋啟哲的《宋一郎》所說,"對于影迷來說,他是香港國際電影業的先驅。對于張來說,他是張的密友和顧問,多年來一直幫助她寫書。在紅色研究領域,他是最早倡導文本優先的紅色科學家之一。在翻譯界,除其他外,他遠早于Czeslaw Milosz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俘虜思想"足以讓他出名。(宋益朗,2015:1)
宋琦在香港文藝界有一定的傳奇色彩,但他的研究與他的貢獻并不完全相稱。就像在曆史洪流中一樣,宋琦雖然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中國文藝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他的名字似乎總是像一個默默的一瞥,隐藏在文字背後,龍看不到盡頭。(李青, 2015)
香港中文大學的孔慧儀接手了宋琦之後的"翻譯系列",與宋琦有了更多的接觸。孔慧儀在宋琦死後寫了一篇紀念宋琦的文章,指出宋琦是一個熟悉《紅樓夢》和宋琦的"美迷"。(孔慧毅,2017)大陸包括孫連五(2018年,2020年),王玉萍(2012年),蔡怡江(2000年)和李雪瑩(1989年)關于宋琦與外國文學的關系,宋琦與紅樓之夢,宋琦與電影。2017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吳興華全集》,其中第三卷是《風在水面上:給宋琦的信集》,其中收錄了吳興華寫給宋琦的60多封信。2015年,宋啟哲的宋益浪編纂《宋淄傳——從宋春軒到張愛玲》,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大陸版名為《宋的客廳——從錢啟書到張愛玲》,華誠出版社2015年出版),主要回憶父親與錢啟書、吳興華、吳啟璐、吳興華、韓傭、倪倭、倩倪、倩倪倪、倩倩倪、倩倩倪、倩倪倪、倪倪、倪、倩倪、倪倪、倩倪倪、 傅磊、張愛玲等,從自己的經驗角度提供了大量值得注意的曆史資料。當然,有些回憶也是可以讨論的,比如謝志曦的《errote》(2017)。直接讨論宋琦的翻譯有鄭彥國(2002),讨論宋琦的《紅樓夢》的翻譯批評有李靜(2018)等等。
雖然宋琦在翻譯實踐和理論上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很少有學者緻力于從宋琦和翻譯的角度來分析宋琦的貢獻。2017年,作者與香港大學的李林仁共同為在張家界舉辦首屆宋琦翻譯研究研讨會做出了貢獻。由香港大學、湖南大學和吉首大學共同主辦,湖南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會主辦,吉首大學外籍華人學院主辦,來自香港大學、台灣東吳大學、湖南大學、廈門大學、合海大學等兩岸的30多位專家學者探讨了宋琦與翻譯的關系。 (舒偉,2017)本文基于宋琦翻譯研究研讨會上的講話。
宋一郎是翻唱宋啟琪-宋春軒到餘玲
一、宋琦生平及其翻譯實踐調查
宋琦(1919-1996),吳興仁,浙江,又名宋琦,又名宋玉芬,英文名Stephen C. Soong,常用筆名林一良,還以林毅良、餘淮、飛騰、楊進、唐文兵、歐陽、歐陽探究、旁觀者、魏磊、梁文興等筆名出版了大量的創作和翻譯, 是中國現代戲劇先驅宋春軒(1892-1938)哲子。(陳子山, 2001:438;宋益朗, 2015:32;張峰, 2015:268;孫煉五, 2018;蔡珊, 2014)
宋琦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由于父親的藏書非常豐富,宋琦從小就深受影響,曾涉事過各種中外名作,十幾歲時,即詩歌、文學、小說和戲劇對他未來的詩歌創作有着濃厚的興趣,翻譯和電影都有深遠的影響。1935年,他在上海完成中學學業,北上燕京大學西語系學習,主修西方文學。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被父親奉命在上海避戰,恰逢8月13日事變,調往内地,最終經香港回上海特許大學留學。1938年春,他進入光華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英語系,與夏吉安、劉雙仁等人同班。1939年,他回到燕京大學學習,次年獲得皮頭皮金湯匙獎和"燕"字獎,畢業于西語系,獲得榮譽文學學士學位,并于1941年12月留下來教珍珠港事件,家人沒有放心,他獨自一人,請他回到上海。抗日戰争期間,他在上海從事戲劇活動,并與朋友一起組織了"金沱劇團",為後來的戲劇界培養了很多演員。在劇本的寫作過程中,"一切快樂",流行,聳人聽聞。勝利後,他開始在上海十裡田做生意,1946年與餘福珠的女兒于文美結婚,1949年移居香港。1971年,他參與建設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首任主任為孫淑玉,1973年接任主任,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助理。他與夏繼安、夏志清、張愛玲、錢玉樹、傅磊、吳興華、張志蓮有着深厚的關系。這對夫婦尤其與張愛玲關系密切,夏志清最初讀的是張愛玲,錢琦的書作品都是宋琦推薦的。1995年,張女士在洛杉矶去世,遺體由這對夫婦監護。(宋益浪, 2015:34-35, 56-59, 84-87, 240-241;孔慧毅, 2000:215-216;王東, 2015:281;2019: XXIV-XXV)
陳子山指出,宋琦,除了是張愛玲、"張帆"和張愛玲研究專家的密友外,他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評論家、翻譯家、詩人和編輯,他在文學甚至文化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在20世紀的中國文學史上, 尤其是香港文學史,應該占據一個不容忽視的地方。
宋琦的一生以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翻譯實踐與理論探究、戲劇與電影剪輯、出版創作與編輯等結束。宋琦與翻譯的密切關系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開展翻譯實踐,二)在翻譯作品和彙編中表達翻譯思想,三)組織一系列翻譯出版工作,四)建立翻譯中心和香港翻譯學會,主持翻譯出版物。
1.1 英美文學和哲學著作的翻譯
宋琦從16歲起就對翻譯感興趣,因為"當代創意文學不能完全滿足我對文學的渴望,我必須轉向翻譯。(林二良,1984:177)但他真正開始翻譯的是21歲時翻譯拜倫的歌詞。從此,他與譯者結成了莫名其妙的聯系。(林毅梁,1984:177)
1954年,他和翟哲翻譯了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的《自由與文化》(1939)。這部作品,在最終出版之前,他們翻譯了三遍。當他主修哲學時,宋琦自己主修西方文學,翻譯《自由與文化》之前翻譯過很多文學作品,杜威的作品并不難,按理說,翻譯應該不會有大問題。然而,當他們開始翻譯時,他們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林毅良,1968:3-4)
他翻譯生涯中最傳奇的是波蘭流亡作家Czeslaw Milosz(Mivas,被大陸翻譯為Mivas)翻譯的《俘虜的心靈》的翻譯。他在1956年翻譯了這本書,在出版之初幾乎沒有什麼效果。然而,米沃斯在1980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翻譯《心髒病發作》于1981年在台灣皇冠出版社重印。在回聲發生近30年後,一個翻譯是翻譯史上的一個好故事。
他還翻譯了當代英國小說家伊芙琳·沃(Evelyn Waugh)的《重訪的新娘頭》(Brideshead Revisited),他翻譯了來自大陸的伊夫林·沃(Evelyn Waugh)。這是宋琦第一次嘗試翻譯小說,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最後,宋琦隻翻譯了小說第三章、第四章的前半部分,分别于1957年4月發表在《文學雜志》第二卷第二期上,然後收錄在前言和後記中,第四章的前半部分沒有出版。(林毅良,1986:79)宋琦最終沒有翻譯小說,因為句子太長等因素導緻翻譯越來越慢。他坦言,"第三章中的幾個句子不容易翻譯,我終于硬着頭皮去處理過去了,我不滿意。在翻譯第四章時,發現難度越來越大,不管抒情的場景,半頁的句子,字意模糊,都讓開發進度越來越慢,最後不得不挂上無戰的牌。(林毅良,1986:80)
在他的美國詩歌選擇中,他選擇了17位美國着名詩人的109首代表性詩歌,包括愛默生,梭羅和惠特曼。譯者分别是于光忠、張愛玲、宋琦(林毅良)、梁世秋、餘光祖、夏薇,他們都選了一段時間。其中,主力是于光忠和宋琦本人。其中,宋琦寫了梭羅、艾米·洛厄爾、威利夫人、康拉德·艾肯、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的生平和五位詩人的著作,并翻譯了五位惠特曼、五位洛厄爾、五位弗羅斯特、一位弗羅梅、六位來自威利夫人、六首來自艾肯、七首來自米勒,共35首詩。例如,惠特曼的"哦,船長!我的船長!弗羅斯特的《摘蘋果之後》和其他熟悉的美國詩歌。在所有譯本中,宋琦本人對這部作品比較滿意,他曾經對自己說:"四十多年來,翻譯工作更令我滿意的是我編纂的《美國詩選》。(林毅良,1984:177)這部作品從選材到譯者選,由宋琦獨自完成,反映了他自己的詩歌命題和詩歌翻譯的命題:比起現代詩歌,更喜歡傳統詩歌而不是現代詩歌,更喜歡翻譯友善的詩歌,放棄了具有一定翻譯難度的現代詩歌。這就是為什麼整個選擇沒有選擇艾略特,龐德和卡明斯(E.E.卡明斯,大陸翻譯卡明斯)和現代詩歌的其他根本原因。(林依良, 1961:3-4)
1.2 宋琦著作和彙編中的翻譯題目
宋琦多才多藝,終生涉足商業海洋,但同時涉足文學評論、翻譯、戲劇和電影等諸多領域,寫作、翻譯、編輯三方面的成就十分豐富,其中許多作品都得到了重印。①
文學作品有《前言與後記》(2)(《身體出版社》,1968年)、《林亦良詩》(洪凡書店,1976年)、《<紅樓之夢>宋淇紅書房收藏》(中國書店),《走向更上一層樓》(九歌出版社,1987年)、《著作》(3)(遼甯教育出版社,2001年)、《林亦良》(陳子山,皇冠出版社,2001年)。
文學翻譯和編輯作品包括《自由與文化》(林毅良,于喆,今日世界社會,1954年),《心》(火炬彙編社,1956年),《美國文學批評選編》(與吳魯琴、夏志清、夏吉安合著,郭、張愛玲合著,今日世界,1961年)、《美國詩歌選集》(與于廣中、張愛玲、梁世秋合著, 于光祖、夏偉等,《今日世界》,1961年)、《美國的現代七大》(與張愛玲合著,李華和葉山譯,《今日世界》,1967年),《四海集》(與黃國斌、于光忠合著,夏志清,皇冠出版社,1986年)。
翻譯作品包括《林亦良譯本》(志文出版社,1974年)、《夢西遊紅樓:紅色建築新英文譯本的詳細回顧》(1976年)、《文學與翻譯》(皇冠出版社,1984年)。譯本由翻譯橫斷面(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69年)、翻譯十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69年)、翻譯叢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年)撰寫。
宋琦和高晖一開始了《翻譯系列》,并決定借鑒經營西方雜志的經驗,不僅出版半年一期的"翻譯系列"本身,還出版衍生作品"翻譯系列",包括"再現書"和"再現平裝本"。在這個系列中,宋琦曾合編或合編四本書,《沒有歌:中國詞選》(歌曲無音樂:中國Tz'u詩歌,中文大學出版社,香港,1980年),《昨天和今天》(皇冠出版社,1981年),《迷霧:來自中國的新詩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年,"山上的木頭:新中國詩歌的選舉"(山上的樹: 《新漢語寫作選集》,由香港中文大學Yuford合編,1984年),"知識集:中國詩歌和詩學"(《宋的兄弟情誼:中國詩歌與詩學》,中國中文大學,香港,1985年)。
在上面的翻譯、作品和彙編中,宋琦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對翻譯的思考。例如,《林亦良詩集》看似與翻譯無關,但在圖錄中可以看出,其中三篇與翻譯直接相關的文章:"詩歌随筆翻譯的難度"、"詩歌翻譯的難點"、"重譯詩歌的難度"。這印證了喬志高所說的"林依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編輯和傑出的文學評論家"。多年來,他撰寫書籍,劇本,雜志,并通過不同的媒體與翻譯人員合作。(喬志高,1984:11)
1.3 網聯翻譯好手,翻譯名作
宋琦對翻譯的貢獻也展現在他組織了一系列翻譯,引進了一批優秀的翻譯家,出版了一批這方面的高品質翻譯。這可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時期是他在美國新聞處工作期間,另一個時期是編輯《翻譯叢書》期間。
到達香港後,宋琦不得不找工作,因為上海人經營的四海銀行的錢被一些股東一掃而空。當然,翻譯是他得心應手的工作,自1951年以來,他一直在美國新聞社的圖書彙編部門工作。據夏吉安介紹,宋琦很能幹這份工作,因為"他腦子靈活,做事負責,然後憑借自己的商業經驗,美國人要找到這麼強的'中國人'并不容易。(王東,2016:184)在新美國,宋琦網有一大批優秀的中英文譯者,除了《美國詩選》中的餘晖、張愛玲等,著名還有夏吉安夏志清坤中、徐成斌主教、唐新軒(後任《香港讀者文摘》主編)和方鑫(即: 他自己的妻子宋宇文梅、餘文梅,以及其他不同的筆名,如楊文靜和梅文靜)。于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張愛玲譯)、歐文的《李波之夢》(即《沉睡谷的傳說》)等一些美國名著,具有高品質的中文譯本,在美國文學在中國的傳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翻譯部負責人宋琦改變了該系前五年無書的狀況,主要措施是一方面大幅提高翻譯費,比前一年高出五六倍,另一方面是聯系和招聘進階翻譯人員。這些措施間接解決了一些學者的經濟困難,例如夏子安,他在給他的兄弟夏志清的信中多次提到這些困難。(王東, 2016:143,184,308)
由于身體原因,宋琦于1953年1月辭去了新辦公室的工作。然而,他開始的工作模式在新美國仍然保留下來。這導緻了後來奧尼爾的《長夜漫漫》(1973年)和菲茨傑拉德的《大亨傳記》(1974年)的翻譯,以及唐新軒對菲茨傑拉德的《黑夜不中心》(1980年)的翻譯。
1.4 籌備翻譯中心、香港翻譯會及建立翻譯刊物
從美信辭職後,宋琦病前從事劇本創作。他于1956年加入香港電力公司擔任生産總監,并于1965年因病辭職。他于1965年受邀加入Shore Pictures,并于1967年因病辭職。(林二郎, 2015:62-78)
1968年,應香港中文大學創會校長李中央民的邀請,宋琦擔任校長特别助理。(陳方正,2000:64;謝剛,2018:306)李卓民本人主修文學,在擔任校長期間,他還擔任過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是以,他一直非常了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文化的發展。他之是以聘請宋琦擔任校長特約助理,也是為了重視宋琦的文藝實踐和成就。是以,當宋琦提議在香港中文大學設立翻譯中心,在香港設立翻譯協會時,他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援。1971年,宋琦開始組織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兩年後孫淑玉擔任首任主任,宋琦擔任翻譯中心主任。同年,宋琦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學翻譯界朋友共同創立了香港翻譯學會。這些努力為翻譯系列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其實,為宋琦建立刊物,并不罕見,因為宋琦早在1940年就開始辦刊物了。1940年,他創辦了兩本雜志:《西方文學》(1940年5月首次出版)和《燕京文學》(1940年11月首次出版)。《燕京文學》在北京創刊,半月刊,每月5、10日出版,《西方文學》與徐成斌合辦,林氏出版社出版,1941年8月停刊。1972年12月,應《星島日報》胡賢的邀請,文林雜志創刊,1973年3月,宋琦辭職,文林雜志停刊一年後停刊。(林二郎, 2015:87-90)
在宋琦創辦的各種出版物中,最重要的是翻譯系列。該刊物享譽國内外,深受西方知識界的好評。1972年,在各方的支援下,宋琦在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創辦了學術期刊《演繹》,第一任主任聘請了他的好朋友、美國之音退休的進階雙語學者高可易,兩年後接替他,直到1985年他下台。翻譯系列的成功有很多原因,其中至少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翻譯系列有一批具有專業專長的優秀中外學者擔任翻譯,二是宋琦和高科琰卓有成效的編輯原則。篇幅有限,本作不深入,其用意是後續文章專門探讨一下。
宋琦和于文美
二、宋琦翻譯思想探索
因為宋琦早在16歲就對翻譯感興趣,并在21歲時就開始翻譯實踐,(林亦良,1968:3)和宋琦一直善于思考,在翻譯中遇到的問題都是及時總結的。是以,如果我們考察宋琦的作品、翻譯和編纂,最涉及的是翻譯,其次是文學。
宋琦認為,1954年《自由與文化》的翻譯,是他第一次有意識地回顧翻譯的理論和實踐,為後來的翻譯研究開辟了自己的道路。(林毅良, 1968:3-4)由于種種原因,對宋琦的學術研究與他的成就不相稱。令人高興的是,近年來,海峽兩岸都逐漸深入研究了宋琦的學術成果。對于宋琦在翻譯方面的成就,還有待進一步的總結和總結。通過詳細閱讀宋琦著作、譯文和彙編作品,可以概括宋琦對翻譯的一些想法。
2.1 "以讀者為中心"的翻譯理念
翻譯始終以讀者為中心,可以說是一首歌齊翻譯從事翻譯的一大原則。這一原則展現在他與翟哲合作編纂了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的自由與文化中。
這部作品,在最終出版之前,他們翻譯了三遍。他們發現,翻譯中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一些字面上的意思問題,往往遠遠超出了翻譯本身的範圍。(林依良,1968:11)當他們第一次翻譯時,他們采用了盡可能忠實于原文的原則,并且通常嘗試逐字逐句,逐句地進行。翻譯完後,請兩個朋友試着讀一讀,但是他們看不懂兩頁,他們搖了搖頭,說自己一點也聽不懂。(林毅良, 1968:11-12)有了第一次翻譯經驗後,他們決定采用另一種翻譯方法:先仔細閱讀原文,然後扔掉原文角色中文重寫;也就是說,他們用中文來表達杜威的原意,目的是完全按照漢語的品味和習慣進行翻譯。翻譯完畢後,邀請兩位朋友來審校。在閱讀了與原文的翻譯後,他們指出,問題包括:在特别強調原文的地方,漢語經常被輕輕地帶來,有時完全被忽視,許多地方,中國人從根本上誤解和曲解了原文,至于原文立場的審慎和嚴厲,這在中文中是不可見的。是以,他們得出結論,這可能是一本關于民主的小冊子,但絕不是杜威。(林毅良, 1968:11-12)在這兩次失敗之後,他們發現問題在于翻譯前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好,對杜威有偏見:一是他們認為社會哲學不能算是純粹的哲學,是以不是正統的; 其次,杜威在這本書中講的很多都是老式的,沒有任何新的貢獻, 他的文章笨拙,僵硬,晦澀難懂,遠遠不如當代哲學家羅素的驅動力,也比不上桑塔赫納的對稱性和細微差别。(林毅良,1968:13)如何做好準備?他們總結了兩件事:一方面,他們閱讀了其他幾本杜威的書,後來幫助他們了解了杜威的寫作方法和文章的風格;第二,杜威在書中引用或提到的作家和作品,所有這些都略有未知,設法追蹤原著的來源,以證明杜威的觀點并澄清書中的歧義。特别是,關于杜威的工作和讨論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最受歐文·埃德曼(Irwin Edman)的《哲學家的假期》(The Philosopher's Holiday)一書的啟發,該書涉及杜威的一部分。(林毅良, 1968:13-14)通過埃特曼的《哲學家的假期》,他們明白了三個道理:(a)平凡的真理難以書寫,讀起來也很平靜,專心緻志于上帝才能接近和體驗;(二)平凡的真理難以書寫,讀起來也很平靜,專心緻志,可以接近和體驗;(二)平凡的真理難以書寫,讀起來也很平靜,專心緻志,可以接近和體驗;(二)平凡的真理難以書寫,讀起來也很平靜,專心緻志的上帝才能接近和體驗;(二)平凡的真理難以書2)杜威的作品不僅對外國人來說很難讀懂,而且在自己國家專門研究哲學的人一開始往往會覺得格格不入;(iii)我們通常的思維習慣是惰性的,喜歡用一般的,現成的名詞和術語來回答所有問題。就像非黑即白的答案:是或否,好或壞,真或假,這都是意識形态上的懶惰,不願意也不願意多想;(林毅良, 1968:14-16)于是他們做了第三次嘗試:在翻譯中,他們用的方法不再是讀一個翻譯段落,而是要有一點疑問,回過頭來回頭看看,再看看下面說了些什麼,這樣就會"鑽空"。(林瑩,1968:17)
從以上詳細總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宋琦檢驗翻譯品質是否合格,關鍵是看讀者是否能讀懂自己的譯文,而從他們的譯文中能讀懂原作者的意圖。可以說,他們的翻譯嚴格"以讀者為中心"。
2.2 翻譯前做好充分準備
宋琦一直認為,翻譯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準備不充分,那麼肯定不會有好的翻譯結果。上面提到的宋琦和俞哲對杜威的《自由與文化》第一次翻譯失敗的關鍵原因是準備不足。
如何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宋琦關于翻譯的各項著作,可以概括以下幾點:
首先,當然是最基本的、技術性的,即一些字面上、字面上的意思,對準确了解和把握。宋琦指出,如果譯者不了解事實或文字的含義,再加上譯者對同名的翻譯不一緻,結果當然是一團糟。譯者自己也感到困惑,讀者怎麼才能對譯文有清晰的認識呢?(林毅良,1984b:69)不過,宋琦也發現翻譯難度大,不是這些詞的難度大,字面了解,而是超越了翻譯本身,比如原來的思想問題。(林瑩,1968:11)
第二個是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要對原作有一個精确的了解,而不是偏見。當他們翻譯《自由與文化》時,前兩個譯本都失敗了,因為他們對杜威有偏見,導緻他們對自由和文化沒有哲學上的把握。(林毅良,1968:13)為了翻譯這本書,為了做好翻譯的準備,他們不僅把書讀好,還深入閱讀了杜威與這本書相關的一些其他作品;最終目标是徹底意識到它們的模糊性。(林一亮, 1968:13-14)不僅哲學作品應該被翻譯,其他文學語言的作品也應該被翻譯。例如,在翻譯《美國詩選》時,他們的原則是一樣的:譯者不是讓詩歌被翻譯,而是在閱讀了詩人的整個詩集之後才開始翻譯。(林毅良,1961:5)在對《傲慢與偏見》譯本的評論中,他也明确表示,"在翻譯文學作品,尤其是經典作品時,譯者隻閱讀他打算翻譯的作品是不夠的。(林依良,1984:77)
第三,要把握原作的風格。宋琦的閱讀和翻譯作品主要以文學作品為主,他掌握原文風格的方法也頗具文藝性:取原文和譯本幾次,使譯者與原作者達到精神契合;(林毅良,1984:42)
第四,解決語言問題當然是好翻譯的基礎,此外還需要解決比語言更多的問題。據宋琦所說,"從那個國家的民族感情、風俗、制度、風俗、宗教、地理、曆史、國情、民族性格,一直到那個國家獨特的動向、表情"(林亦良,1984:78)如果一般都能了解,那麼在翻譯上肯定會友善得多。當然,你學得越多,你肯定會對翻譯有越多的幫助。
另外,要做好翻譯工作,還必須注意原版的問題,而且要注意的是,一定有足夠的時間。(林毅良,1984:78)
2.3 對翻譯的一些基本原則的看法
翻譯涉及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在翻譯界得到了熱烈的讨論。宋琦在他的翻譯實踐中基于一些類似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他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不要糾纏于"直譯"和"意大利語翻譯"的問題。宋琦明确表示,所謂"直譯"和"意大利語譯"之争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林毅良,1984:27)不管"直譯"和"直譯"的組成如何,好的翻譯必須符合這種漢語的文法(林毅良,1984:29)翻譯中的問題有時不是"意大利語翻譯"和"直譯"的問題,而是"字母、達、優雅"的問題,而是譯者人生觀和對文學領域的經驗和了解的問題。(林毅良,1984:36)
第二,促進翻譯。他認為,"外文翻譯成漢語應該以漢語為基礎,這是自然正義的問題"(林毅良,1974:124)"外文作品翻譯成中文好詞,要精通外文中國内政。(林毅良,1984:83)翻譯曆史,但所有有影響力的譯本都是從外語翻譯成這句漢語,而不是将自己的作品翻譯成外語,如亞瑟·沃利的《白居義》,李白和《西遊記》被翻譯成英文,把它們帶入英文經典系列,卻沒有看到他把莎士比亞和艾略特翻譯成中文;王爾德能夠寫"莎樂美",艾略特和斯文彭(A.C斯溫伯恩也能夠寫法語詩歌,但他們沒有被看到将着名英語使用者的作品翻譯成法語。(林毅良,1984:83)國際翻譯界通常将外語翻譯成中文視為翻譯,而将國家作品翻譯成外語則被視為反向翻譯。是以,宋琦支援回避。目前,漢語作品外譯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但從宋琦的角度來看,仍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國内譯者至少應該與國外學者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讓這些譯本有更多的翻譯因素,而不是相反。
第三,翻譯文學作品的條件:語言能力和非語言能力。前者要求譯員能夠讀、寫、說,而後者則要求譯員具有常識、判斷力和敏感度。譯者要有豐富的常識,社會各方面都是人所熟知和聽覺的,這樣他們才會有基本的判斷力,另外,譯者很容易被字面上弄錯,如果對文字不敏感,就像盲目騎馬一樣,随時都會落入陷阱。(林一亮, 1984:86-89)
第四,翻譯的演變。這有兩個方面:第一,翻譯,像其他事情一樣,總是朝着前進的大方向前進;(林毅良,1984:38)第二,翻譯應該不斷創新,每一次,都應該有新的翻譯來取代或取代以前的舊翻譯,因為時代變了,文本的語言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變了。(林瑩,1984:84)
第五,新古典主義翻譯觀點。這主要展現在宋琦關于如何翻譯詩歌上。宋子江普遍指出,宋琦的詩歌翻譯主張植根于他的新古典主義詩學:反浪漫主義詩歌的感傷基調,反節奏的新詩,惠特曼無韻詩的韻律翻譯都是集中的表達。(宋子江,2018:95-99)
第六,翻譯的可能性。宋琦認為翻譯是不可能的。嚴格來說,不可能充分表達原文的意義和精神。(林二良,1974:117)他舉了兩個"父親"一詞的例子,這個詞在世界上所有語言中都是合法的,因為"父親"和"兒子"的關系和概念本身很普遍,但美國有一個印第安部落,其語言有兩個名詞,被稱為"父親",是互相排斥的,不能世代使用;也就是說,四二十加十,而英文的sventy年翻譯成"七十歲"當然沒有問題,但聖經的樹分數年和十年,如果翻譯成"七十歲",無形中把原來一種凄涼而強烈的味道放在了祭祀上。(林二亮,1984:27)但是,翻譯是可能的和必要的。這涉及到翻譯的社會功能。一方面,如果譯者能夠透徹了解原文,掌握原文的風格,對國家文本有很強的表現力,翻譯經驗極其豐富,在翻譯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林二良,1984:29-42),那麼就有可能做好翻譯工作。另一方面,翻譯最重要的貢獻是推動社會現代化:如果要把一部傑作的内容和思想變成自己的部分,翻譯比多讀、熟悉原著更有效,如果想真正了解哲學家的意識形态,小說家要對人們的人生觀有同情心, 最新而尖銳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些作品翻譯成母語,讓它們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林毅良,1974:125)
第七,翻譯教學應該何時開始的問題。宋琦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是基于香港的特殊情況:香港自1997年回歸祖國以來,漢語成為法律的官方語言,越來越需要中英文雙語人才。(林毅良,1974:147)他認為翻譯教學應該從中學開始,因為在我們這個社會,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大學,中學教育往往是正規教育的終點。(林毅良,1974:149)鑒于各種現實情況,他認為翻譯課程不妨從《四》開始,因為到了《四》,學生們已經對中英文有了基本的了解,而且中學還早一點。如果課程内容豐富且教學精良,中學兩年的翻譯應該為學生與大學的翻譯課程建立聯系奠定基礎。同時,他也認為,合格的教師和教材在翻譯教學中也很重要。(林依良,1974:150)
宋啟哲、宋益朗
結語
宋琦對翻譯的思考持續了近60年,當然以上文章都不能完全概括。而且,雖然宋琦已經從事過各種工作,包括戲劇、編劇、剪輯、創作等,但翻譯實踐及其對翻譯的理性思考一直是他一生中思考最多的方面,或者說是他使用最多的領域。
本文僅從翻譯本身來探讨宋琦的翻譯實踐和翻譯概念,如果要更全面地了解宋琦與翻譯的關系,就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宋琦與其他領域的關系,如宋琦的文學思想、編輯思想、編劇思想、翻譯評價思想等,對于宋琦的翻譯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無疑是宋琦未來深入研究題目應該具備的意義。
注釋:
(1)1982年,台北大林出版社以《詩與情感》為題重印了這部作品(大林圖書館51号)。
(2)《前言與後記》于1968年7月由香港人體出版社首次出版,同年11月由台北仙人掌出版社重印,《邁向更上一層樓》于1987年5月由台北九歌出版社首次出版,1998年3月更新,2006年7月重印。《美國詩》1961年9月,香港今日世界協會第一版,1989年10月,北京三聯書店重印。《美國叙事的現代七種大小》1967年5月,世界學會第一版,1988年北京三聯書店重印。《自由與文化》于1954年由世界社會出版社出版,1976年由台北學生圖書局重新出版。1956年香港火炬彙編學會第一版,1981年台北皇冠出版社重印。
(3)《文斯》有一位編輯陳子山的後記"美麗的文章有着悠久的曆史——'到更高層次'重印有一種感覺。從後記的标題來看,《思想之書》似乎是《下一個層次》的重印本。事實上,事實并非如此。除了保留"再一層樓"的标題外,"Vince"還添加了很多文章,比"To the Next Level"更多。
(4)喬志高,英文名高锟,在美國之音工作了19年,卸任翻譯系列第一任主編。
引用:
蔡英文《難忘的兩代人——張愛玲探訪宋一郎》和《小團圓》,見蔡登山家《回望民國:從張愛玲到杜月閏》,台北:獨立作家,2014年。
蔡一江:"紅樓夢<>-宋琦紅研究合集,《紅樓夢學》,2000年第2期,第291-293頁。
陳方正,"與中國大學共成長:中國大學和中國文化研究所的曆史史(1949-199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陳子山,《後記》,見林毅良,《林一良》,陳子山,台北:皇冠出版社,2001年。
謝志曦,"易文有一本奇怪的傳記,隻是怕把它當成理所當然——《宋啟傳》吳興華章誤寫",《東吳學》,2017年第2期,第5-10頁。
孔慧儀,"風浪中的宋氣",見陳方正,《與中國大學共成長:香港中文大學和中國文化研究所的曆史(1949-199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第215-217頁。
《宋琦:幾經起伏》,孔慧儀著,《沒有感情的記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57-71頁。
李靜,"從原著的差異到何譯的得失——宋琦紅樓夢的特征綜述",《中國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第154-167頁。
李學瑩,《林大玉的理想悲劇——與宋琦先生的探讨》,《複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第109-111頁。
李青,"宋琦是紳士而不是溪流",新京報,2015年1月17日。
宋益朗,《宋淳傳——從宋春芳到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5年。
林同梁,《序列》,見林英,1961年,《美國詩選》,香港:今日世界,1961年。
林英,"前言和後記",見林依良,"前言和後記",香港:文學月刊,1968年。
林一亮,《林依良譯本》,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
林一良,文學與翻譯,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
林英良,《曲高與寡婦:一部打響英美電視的名著》,見林依良《四海集》主編,台北:皇冠出版社,1986年。
喬志高,"喬志高",見林以良,文學與翻譯,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
宋子江,《美國詩歌中文彙編(1934-1961),嶺南大學博士,2018年。
孫連五,《林一良集》增刊,《中國閱讀期刊》,2018年1月17日第14版。
孫連五,"冷漠的眼光——吳興華,宋琦與北京學派",《現代漢語學報》,2020年第2期,第69-78頁。
王東,主編,《夏志清夏吉安書信集:第一卷(1947-1950),《紀進筆記》,香港:中國中文大學,香港,2015年,注二,第281頁。
王東,《第五卷的人與物》,見《夏志清夏吉安書信集:第五卷(1962-1965)》主編王東,《紀進筆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9年。
王玉平,《世界喜劇與宋琦的電影實踐》,《現代漢語學報》,2012年第2期,第32-38頁。
謝剛:"在世界中部:文學多結構的一代與世界道路的探索",香港:中國圖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
秀偉,"第一屆宋琦翻譯研究研讨會在我校召開",https://www.jsu.edu.cn/info/1076/9819.htm。
張峰,"哈佛研究:與哈佛教授對話30年",重慶:重慶出版社,2015年。
鄭彥國,《香港學生宋琦翻譯評論》,《外語與翻譯》,2002年第3期,第32-33頁。
作者簡介:
李偉榮,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研究方向是比較文學研究,中國五年傳播外範式轉變研究,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D0D44ShvGBEZWlf4htFJSQ
提取代碼:b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