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多次勸阻,準許台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造成對華關系緊張。
當地時間1月19日,立陶宛總統召開會議讨論了目前與中國的關系,與會企業的大多數代表都預測,強行設立“台灣代表處”将帶來災難性後果,立陶宛已經失去了中國市場。
對此,立陶宛前總理斯克維爾内利斯對此問題表示,立陶宛現政府因為在台灣問題上和中國發生争議,造成目前的緊張局勢,進一步損害了立陶宛的國家聲望和利益,“這是一個非常壞的消息,要恢複這種聲望需要很多年。”當被問到如果他掌權會如何處理這一問題時,斯克維爾内利斯表示:“我一開始就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針對目前中立兩國關系降至冰點的情況,立陶宛總統瑙塞達也站了出來,4日他批評該國政府決定讓台當局以台灣名義開設立陶宛代表處是一個錯誤,他本人沒有就此事得到充分協調,進一步撕開了該國政壇因開設所謂台灣代表處造成的裂痕。
不過,對于總統的此番言論,總理西莫尼克5日稱對總統的言論感到失望,執政黨多名政治人物駁斥瑙塞達,稱其對峙台代表處一事早就知情,為何現在才說。
立陶宛最大反對黨領袖要求外長必須在為時已晚之前辭職,立陶宛工商界人士則呼籲政府盡快糾正錯誤,使對華關系正常化。
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5日表示,認識到錯誤是正确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動,中立關系受挫的是非曲直十厘清楚,為自己的錯誤行為開脫,無助于問題的解決,也無助于中立關系的改善。
德國媒體5日指出,立陶宛國内對華風向正悄悄發生變化。報道稱瑙塞達的發言格外引人注目,因為當地民調機構近日的調查顯示,他是立陶宛目前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而第二受歡迎的政治人物、反對黨社會民主黨的領袖近日也公開批評立陶宛現任政府的對華政策,他表示若他的政黨執政,他會決定讓台灣以台北而非台灣的名義開設代表處,不會做出導緻立陶宛陷入經濟戰中的決定。他甚至警告,中國與立陶宛持續惡化的關系,可能會在2022年嚴重影響立陶宛的經濟。
立陶宛媒體4日引述該國政治評論員的話,稱總統對外交部的部分批評是有道理的,但該國元首的立場本身就引發了質疑,分歧的意見将使外國夥伴對立陶宛的可信度産生懷疑。由于這些分歧,立陶宛的外交政策正在變成一場政治鬧劇。
在立陶宛政界因為對華政策而吵得不可開交之際,該國商界呼籲立政府盡快糾正錯誤。維爾紐斯工商業協會主席貝薩吉爾斯卡斯表示:“他同意總統的表态,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将代表處名字更改為台北,這不是退讓,而是糾正錯誤,我們做出改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立陶宛工業家聯盟主席亞努利亞維丘斯表示:“從全球來看,中國在世界範圍内的力量正在增長,我們的決定是自殺性的,并沒有帶來任何實際的改變以及好的結果。”大陸社會科學院專家5日表示,立陶宛政壇各方的表态,說明該國在對華政策上已經陷入某種程度的混亂。此前立陶宛堅定奉行反華路線,但在中國與其國内的一些力量的持續壓力下,出現這種前後沖突的情況,讓人感覺這就是一場鬧劇,這表明立陶宛現任政府是極不成熟的,決策缺乏充分的溝通協調,也沒有預測到這種不理智政策可能産生的後果。
專家指出,随着事态的發展,立陶宛執政者也發現美國的支援隻是口頭上的,事實很明顯,美國對立陶宛談不上信任,隻是将其作為大國博弈的一枚棋子,棋子在發揮作用後就會變成棄子,這也是美國實用主義外交的鮮明特點,但就是有不少國家容易上美國的套,也算是自作自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