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它見證了古黃河三角洲的生态環境

“鹿鶴同春人增壽,喜鵲登梅佳節來”,正月裡的濱州市博物館内遊人如織,展櫃内的雄性麋鹿角化石吸引了衆多遊客駐足參觀。

此對雄性麋鹿角化石是1977年在惠民地區廣饒縣(今東營市廣饒縣)境内的支脈河水利工程疏浚時發現的,通長86厘米,屬于距今約7000年至10000年的新石器時期。

它見證了古黃河三角洲的生态環境

麋鹿角化石角枝碩大,外形特殊而複雜。主幹離頭部一段距離後即分為前枝和後枝兩部分。前枝和後枝都有分叉,而且前枝的分叉和彎曲變化顯然較後枝複雜得多。前枝的叉和小叉也同樣都具雙分性質,後枝總的方向是向後,分叉主要集中于梢部。整個角枝上多寬而淺的縱溝,其上有小刺和瘤突。此對麋鹿角左角和右角不甚對稱,其上的叉、小叉、小刺和瘤突的數目、位置、形狀和大小也略有差異。據動物學家研究,雄性麋鹿在2歲時長角分叉,至6歲才能發育完全。此對鹿角屬于充分發育的角枝,因而其代表的動物個體年齡應在6歲以上。

麋鹿,俗稱四不像,因其臉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而得名,自古被視為吉祥之物,是傳說中的上古異獸,乃中國獨有。在《封神演義》中,其本為玉虛宮三寶之一,三清之一進制始天尊的坐騎,封神之戰時賜予代理封神的姜子牙,成為其得力助手,書中寫道:“麟頭豸尾體如龍,足踏祥雲至九重。四海九州随意遍,三山五嶽霎時逢。”

麋鹿天性喜水,善于遊泳,常年生活在渺無人煙、環境清幽的疏林沼澤地帶,故成為文人墨客、風流雅士所期冀田園生活的精神寄托,關于麋鹿的詩句也不勝枚舉,白居易有詩雲,“龍蛇隐大澤,麋鹿遊豐草。栖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杜甫的“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遊。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柳宗元的“寒花疏寂曆,幽泉微斷續。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王建的“住處去山近,傍園麋鹿行。野桑穿井長,荒竹過牆生”等諸多詩句皆展現了古人對惬意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麋鹿喜愛自由、無拘無束,古人亦多借以自喻,蘇東坡有詩曰,“聊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我本麋鹿性,諒非伏轅姿”;曾鞏的“頗适麋鹿性,頓驚清興長。歸去任酩酊,讵期誇阿強”等詩詞皆屬此類。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鹿是健康長壽的代表,傳說千年為蒼鹿,二千年為玄鹿,故鹿乃長壽之仙獸,并且鹿童仙子和鶴童仙子是老壽星南極仙翁壇下高徒。故“鹿鶴銜芝”題材在民間的繪畫和木雕中十分常見,大多是梅花鹿卧一大壽桃旁,一仙鶴并立,鹿鶴共同銜一棵靈芝仙草,寓示延年益壽、健康吉祥。在古代,一些有錢人家也常用麋鹿素描線條作為房屋瓦當的裝飾圖案,以表達自己期盼安甯、家族興旺和吉祥長壽的良好願望。

這對麋鹿角化石的發現,對于研究古代黃河三角洲氣候變遷和生态變化都提供了重要依據。在黃河三角洲區域内的多數縣域,均有麋鹿角化石出土,如廣饒五村遺址、鄒平丁公遺址、濱城蘭家遺址、陽信李屋遺址等,但大多殘破不全,唯有此對麋鹿角化石角枝齊全、儲存完整。麋鹿角化石如此之多,可知當時黃河三角洲一帶氣候濕潤,植被繁茂,河湖縱橫,曾是麋鹿繁衍生息之地。

麋鹿原産于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距今約有二三百萬年的曆史,此後一直到商周時期,集中分布于黃淮流域和長江中下遊的廣大地區,從周代開始的較長曆史時期,由于自然環境的變遷,麋鹿自身的變化,以及先民捕獵、農田耕作、原始巫術等人為方面的原因,野生麋鹿數量急劇減少,從馳騁大江南北,到偏居江淮一隅。

截至2021年8月,全國有麋鹿8000多頭,并在北京、江蘇省鹽城大豐區、湖北省石首市、河南省原陽縣等地實施了麋鹿散養計劃,實作了麋鹿自然種群的成功誕生,使野外種群數量大幅度增加,由北到南均有分布,覆寫了麋鹿原有的栖息地,已接近于麋鹿的曆史分布區域。(大衆日報用戶端記者 張依盟 通訊員 高曉勇 李博文 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