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完中國古詩詞裡的“冰墩墩”,這回我們講講古詩詞中的“雪容融”。
“冰墩墩”是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雪容融”則是北京冬殘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一隻冰殼包裹的大熊貓,“雪容融”的原型則是一隻瑞雪覆寫的紅燈籠;随着北京冬奧的來臨,“冰墩墩”已經火得不要不要的,而随着北京冬殘奧會的即将到來,“雪容融”也已經在火出圈的路上了!
中國古典詩詞裡,描寫雪的詩篇博大精深,精彩紛呈。我們很熟悉的唐朝邊塞詩人岑參,其代表作就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描寫的是大唐西域的雪景;而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沒有一個“雪”字,卻是古往今來寫雪的“天花闆”。值得一提的是,大唐西域,大緻就是今天的中國新疆,這真是一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一片盛産健兒、冰雪和詩篇的土地。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賞雪,發現“六邊形戰士”
在網絡世界裡,年輕人喜歡用“六邊形戰士”來形容實力強大、毫無弱點的明星運動員,譬如滑雪運動員谷愛淩、乒乓王者馬龍。據說,這來自于六邊形資料分析圖。六邊形并不隻存在于數字世界,真實世界裡也有六邊形,最典型的就是雪花:
對雪
唐高骈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古人沒有顯微鏡,他們僅憑肉眼,細緻入微地觀察這個無比奇妙的大千世界。他們發現,漫天飛舞的雪花,是六瓣的,是以叫“六出”。
雪花雖然都是“六出”,但沒有兩片雪花是相同的;大雪和小雪、“幹”雪和“濕”雪、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它們的晶體形狀統統不一樣。
一整天,這雪就這麼漫不經心地飄落着。詩人就靜靜地坐在窗邊,一二三四五,片片數雪花。一片雪花飄進來,遇到屋内火盆散發的暖氣,漸漸融化,六隻小角更加凸顯。
不知坐了多久,天井裡的綠竹,披上了白鬥篷。從高樓望出去,平日裡枯黃的草木、滿是塵土的道路,統統消失。雪,給我們營造了一個不太真實的美麗世界。雪,讓我們的思緒飛到廣闊天地中,真好。
新華社記者陳益宸攝
中國古代詩人的賞雪,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冬奧會的雪上項目,大多要依托山體。那麼,我們就去看看千年之前的終南山雪:
終南望餘雪
唐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冬天的長安,經常下雪。當年,一位叫祖詠的年輕人參加科舉考試,望着城裡城外的雪,寫下了《終南望餘雪》。說到這首詩,還有一個小故事:考試要求寫八句律詩,考官問祖詠:為啥四句就結束了?他說:意思已經到了。這種無拘無束的精神,很像那些放手一搏的冰雪健兒們。
終南山在長安城南郊,這是長安人心心念念的後花園。這種情結,就像當今的北京人眷顧“燕山雪花大如席”。長安一夜大雪,太陽初升,萬物分外明媚。遠望終南山,主峰頂着皚皚白雪,就像戴了一頂雪絨花的帽子。白雪反射光線,增添幾分亮色。漸漸地,暮色降臨國際大都市長安,斜陽給雪地鋪上了一抹金黃色,城中的人們感到了更深的寒意。
新華社發(蔔向東攝)
從事戶外雪上運動,很多時候要“看天吃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是天氣晴好、大雪豐盈。這種場面,中國古代詩人也安排上了,這就叫“晨起開門雪滿山”。
山中雪後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鄭燮,就是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鄭闆橋。也許,他曾在冬日來到某處深山老林,尋覓一處石頭壘就的舊房子住下。一夜過後,“晨起開門雪滿山”,真是一個好日子!剛打開門,半人高的積雪湧入門内,門上有清晰的猛獸爪印,或許是昨夜猛虎曾來拜訪?雪地裡有黎明時分山雞走過的腳印,就像一行行竹葉。陋室的屋檐上,垂下了長長的冰溜子。門前的那棵老梅樹,不畏嚴寒開出了多多紅花!
新華社發(楊敏攝)
玩雪,“老夫聊發少年狂”!
中國人不僅是在靜靜地賞雪,他們還要走進廣闊無垠的雪地,賽馬、打獵,要在這雪地上撒點野!中國古詩詞裡,不乏冰雪運動。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将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裡暮雲平。
《觀獵》描寫的是軍旅生活,主角原型是漢朝名将周亞夫,整首詩透着威武之師的幹練勁兒。
冬日,雪後,長安城外,朔風乍起,像刀子一樣在臉上割。白雪覆寫在大地上,露出些微枯草的殘莖。天空中,烏鴉、麻雀早已沒了蹤影。隻有高空的幾隻雄鷹,還在盤旋。雪後的太陽明晃晃的,但空氣依舊冷酷。口中呼出的氣,在眼前旋即凝成煙幕。
大地蒼茫,一片寂寥。突然,“嘣”地一聲脆響,打破了這片寂靜。“哒哒哒”的馬蹄聲從遠處傳來,一位全副甲胄的馬上将軍出現在地平線上,手中拿着一把畫弓,腰間箭壺裡裝滿大羽箭。他的身後,緊跟着四五個輕騎随從。将軍搭弓射箭,大雕應聲而落。
打馬回營,已是黃昏時分。回首射雕之處,天空密布彤雲。小雪之後是大雪,這一場大雪,将在今晚紛紛揚揚地落下。
新華社記者邵瑞攝
雪中出獵,向來令人很興奮,我們再看這一位: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轼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随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鬓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
蘇轼當時主政密州(今山東諸城),年紀三十八歲,其實并不老,“老夫聊發少年狂”,有一點兒“凡爾賽”的味道。蘇轼很勤政,勸民耕織、終日奔忙。到了冬日農閑季節,按照慣例要組織軍事操練。為了讓操練活潑有趣,蘇轼決定,以打獵的形式舉行。你看他和随從們,騎着高頭大馬,牽着狗、架着鷹,渾身裹得嚴嚴實實,在山林間縱橫穿插,積雪在馬蹄下飛濺……這種裝備和陣仗,已經很有冰雪運動的儀式感了。
新華社記者丁磊攝
從《觀獵》中的射雕,到《密州出獵》中的“親射虎,看孫郎”,獵取了什麼,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運動精神。事實上,體育運動源于生活,不少冬奧項目的起源,都帶有軍事和打獵的色彩。譬如,“冬季兩項”運動就是越野滑雪和射擊的結合。
逢雪,見中國人的“容融”之道
“雪容融”的原型,是一隻覆寫白雪的大紅燈籠。看到它,總令人想到充滿詩意的雪夜。在這難得的雪夜,應該做點什麼呢?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當然是邀請朋友一起吃吃喝喝啦: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冬日的黃昏,天空彤雲密布,看着就要下雪的樣子。白居易趕緊寫了一張便條,差人送到劉府。劉十九接過條子,拆開一看,原來是這麼一首詩。
不一會兒,劉十九登門。白居易說:“今年剛釀的新酒,還飄着沫沫哩。來來來,我們一起喝兩杯。”綠蟻,不是綠色的螞蟻,而是新釀酒的泡沫。二人說話間,紅泥小火爐已經支起來,火紅的木炭已經燒起來,冬天必須吃火鍋。據考證,中國人在青銅時代就開始吃火鍋涮肉,這都是有出土文物作證的。
在這寒冷的冬夜,在這大雪紛紛揚揚降落的冬夜,有什麼比一二知己圍爐夜話、舉杯小酌更惬意呢?而在今天的北京冬奧村裡,包子、餃子、烤鴨、麻辣燙、八大菜系……各國運動員開開心心地享受中華美食,快快樂樂地發社交媒體分享。美食溫暖了胃,也溫暖了心。
新華社記者朱悅攝
“雪容融”的名字,本就有“包容”“圓融”的意蘊,而這也正是中國人的人生智慧、生活态度,映射着中國人的價值觀和待人處世之道。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北風蕭蕭,白雪飄飄。旅人行走天地間,不知不覺日落西山,青山轉蒼茫。漸漸地,看見了老朋友家的屋頂,遠遠傳來犬吠。“吱呀”一聲,推開柴門。“哎呦,這麼大的雪,你還是來啦!快進來烤烤火,酒都備好了!”老朋友笑眯眯地迎上來。跟着主人的節奏,大黃犬的态度變得異常友善,歡樂地搖着尾巴……
哪怕是再冷的冬夜,哪怕是再大的風雪,你永遠可以相信你的“雪容融”朋友。 (記者楊金志)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