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接上期)要想真正了解兩宋的曆史發展,也必須要了解與宋同時存在的各悍鄰國崛起和毀滅的過程。

一、宋代特殊的曆史文化背景

北宋晚期經曆了“靖康之難”的劇變後,宋高宗趙構君臣于風雨飄搖中,在杭州(臨安)建立了南宋政權,重續大宋的命脈。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位處江南富庶之地的臨安,當時也是國内重要的産業制造業的中心,成為南宋國都後,吸引大量人口和商業集聚,其繁華市容不下于《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汴京景象。

然而,盡管南宋帝國掌握了豐富的産業資源,但缺乏适當的服務性事業為之周轉,使得經濟上未能實作較大的突破,還是屬于農耕文化更新後的小農換代思維模式,受其影響所及,軍事也積弱不振。

是以,在北方遊牧文化影響下的金和蒙古人的連番侵迫下,風雨飄搖了319年的歲月,最後還是走上滅亡一途。

這裡有一個非常奇特卻又難以解讀的環節,就是兩宋的武力一直被後人所诟病,但是他的延續時間超過了中華文明曆史中,很多朝代難以跨越的三百年的一個大坎,并且在這個階段,湧現出數量最多、文化藝術創作最精美、一直被後人所推崇的名人和詩篇。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另一個特點就是兩宋期間所有的外交政策則是以“歲币”為名向北方少數民族購得的和平。這種結果可能會出乎那些盲目自大的憤青意料,隻要了解了那段特殊的曆史,看來多麼離奇的結果也并不難解釋,隻是我們務必要将古代曆史家忽略未提的若幹情節,一并提出檢讨。

二、宋代曆史文化背景及邊境的鄰居契丹狀況

北宋一直是在與悍鄰為伴,東北是契丹所成立的朝代--遼。

遼代是由契丹族耶律部落建立起來的地方民族政權,文化底蘊較淺,契丹屬蒙古語系,但長期與漢族毗鄰,受先進的中原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融中原的農耕文化、草原遊牧文化及外來佛教文化于一體的自身文化。這個屬于遊牧文化的種族,卻到處都可以看到農耕文化的痕迹,他們活躍于北方之地區已逾300年,遼代即是仿效中國唐朝文化朝代所成立的,它建國的時間比北周晚期趙匡胤成立的大宋早出現53年。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遼代的國君通文墨,他們的文字在公元920年即已出現,并曾接受過高麗、回鹘,吐蕃的朝貢。在宋代成立之前,甚至在浙江稱為吳越王的錢家也曾向契丹的遼王朝貢,是以後代的曆史書中有遼侵略宋的記載,從曆史的角度解讀這段話起碼是不嚴謹的,它比宋朝成立時間要早,是宋朝建國後占據了它的大部分疆域。

在遼代的統治方法上,你依稀可以看到大唐盛世影響的痕迹,就是不僅契丹所占的中原領土有漢人的官僚治理,而且在遼境的後方,據史料記載報告,無數之官吏、文人、工匠、優伶、國術家和僧尼也紛紛是來自于中土,由此可見,一方面證明其漢化程度之深,另一方面也證明那個時期的國家和政權,并沒有将民族和血統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才會吸引和凝集多民族人員的共同管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半漢化國家的組織能力,比強漢和盛唐時期對抗的單純遊牧民族要厲害多了。那些單純的遊牧民族,都是仰仗着遊牧奔襲的裹挾,不過是疾風迅雷,但是也是稍縱即逝的沖鋒力量,而學習了漢人的穩紮穩打,就變得極難對付了。

三、大宋曆史文化背景及鄰居西夏特征

大宋朝廷的正東是西夏,西夏也不是我們現在單純認為的野蠻人。他們的組織也屬于受漢文化影響的半漢化國家,在初唐時即曾活躍于它日後占領的地區,當它在400年後與宋人抗衡時,一個漢化的政府早已存在。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西夏文是以藏語為基礎,他們對漢文化的接納程度也超出我們的想象,很多重要的儒家經典早已翻譯成書。羌人則屬藏族,在這個階段多數已開始農業耕種,從事農耕生産。

是以在公元10世紀時,這些少數民族的特征是屬于半漢化的狀态,顯然是得到漢人指點和幫助,已将他們的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也許他們的朝廷中也有漢人擔任的職務,以緻宋朝所面臨的邊防問題與它以前的朝代不同。

這些遊牧民族已有強大的農業基地,他們以學習築城為防禦戰。而且北方艱難的地貌形勢對他們更加有利,同時他們也儲存着全體動員地迅速集結戰鬥的特點,掌握着在戰場上的機動性,這些優勢與他們傳統的草原上生活習慣息息相通。

契丹的遼人與西夏的羌人雖然經常會發生沖突,但在對抗宋的時候卻彼此一緻。成為宋揮之不去的惡鄰。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四、大宋曆史文化背景及鄰居女真特征

帶三個悍鄰就是女真,其發源于東北松花江上流,語言屬通古斯系,也與以後之滿洲人相聯。早期都是遼的部落,在公元1113年他們叛離宗主遼而獨立,一年之後即自稱為“金”,當時北宋已向遼納稅110年。

公元1118年的趙佶朝廷,鑒于金人的獨立成功,與之結盟,期待共同攻遼,希望借軍事行動的成功,而得以收複燕雲十六州,完成朝代的夙願。

金之攻遼,如摧枯折朽,全不費力。公元1125年,不待宋朝援助,金滅遼。

翌年這些遠在北方之戰士,覺得他們可以乘新勝之餘威,對付北宋,于是大舉南侵。趙佶在最後關頭,傳位于長子。金人旋即攻入開封,将宋朝當今皇帝與太上皇一并俘虜,送往東北,他們父子終身未得南還,同年(1127年)北宋滅亡。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趙佶的兒子趙構自立為帝,曆史上被稱為南宋。

中國人缺乏堅強的民族觀念也構成趙宋王朝的一大弱點。先是議和求平安,後是借外力除蠻夷,最後與蒙古合作滅金,也是斷送宋王朝的主要原因。

五、宋代的曆史文化背景及玉器藝術特征

我們今天的文字側重于遼代玉器的說明,作為契丹遼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鮮明的契丹民族特色,也蘊含着中原文化玉器藝術的諸多成分。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創作設計上,玉匠大多數應該來自唐宋文化背景的教育,結合契丹的文化創作,沒有過多的束縛。特别是根據遊牧民族的生活特性來看造型與傳神的能力很強。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造型、紋樣以動物題材為主,植物、幾何或人的題材較少。

作品因沒有程式化的刻意修飾而顯得生機盎然,洋溢着其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文化風格。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六、遼代玉器的基本特征和鑒賞要點

遼代玉器指的是在遼統治時期和統治地域内制作的玉器,從造型風格上來看,主要可分成兩類:

一類是具有中原文化特點的玉器,明顯繼承了唐、五代玉器的遺韻,而受宋玉影響較少,主要有碗、罐、杯、盞、硯台、水盂等漢族傳統的日常生活用具和文房用具,紋飾也是以漢文化系統的龍、鳳、蓮荷為題材,藝術水準較高。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另一類是屬于草原文化特點的玉器,不僅展現了契丹族的生活習慣,也代表了契丹人的文化觀,主要包括蹀躞帶、馬飾、蓋盒、瓶、墜、佩、組佩及一些遊牧民族的實用工具類器型,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紋飾則以遊牧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如天鵝、鳥、鹿、熊、魚、竹、荷花、樹葉為題材,而玉圖畫則是最具濃郁的契丹民族特色的藝術作品。

還有一些代表契丹族宗教信仰的佛教文化的玉器,主要是以佛教中的飛天、摩羯、金翅鳥等作為造型或紋飾的題材。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遼代契丹貴族的禮儀、宗教用玉崇尚白色,尤其推崇和田白玉。

制作工藝上的特點表現為:造型多取肖生形,以動物為主,形态自然質拙,處理細微巧妙;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片狀玉器多用镂空技法,意在突顯圖案輪廓,镂空形狀多不規則;習用随意自如的平行陰線刻劃紋飾而不顯刻闆拘謹的痕迹。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遼代玉器的藝術特征

在我免費推廣的文字專欄系列下方,還有專門的鑒定方法介紹課程,如果您覺得我的文字對你從曆史文化的角度,學習玉器的鑒定有很大的幫助,可以點選下方的連結課程,不僅有各種鑒定識别的方法,還有如何利用自己的收藏,實作以藏養藏的夢想,50堂課程,隻需要轉發訂閱成功,還可以分享50%的教育訓練費用,看看其他學員的好評和課程的目錄,還不趕快動動手指,跟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