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績優秀,父母開明,也沒經曆過很多打擊,TA為什麼會得抑郁症?

本文字數約:7687 字

閱讀時間約:8 分鐘

本文章節:

01、從小一帆風順,上大學卻得了病

02、行動力差,但又追求完美

03、真正的患病根源來自這3個方面

04、家長要避開這些家庭教育“陷阱”

這次來面診的是一個帥小夥子,身材高大,打扮入流,名字也很有朝氣,叫皓明。

他談吐得體、有修養、有自己的思想,跟人溝通時情緒也很好,跟我們接診的絕大部分患者非常不一樣。如果他不說,旁人根本看不出他有精神心理障礙。

而且我們跟他、他父母溝通後發現,他的原生家庭沒有太大的問題。父母比較開明,家庭關系比較融洽,其它方面的成長經曆也沒有遭受很嚴重的創傷事件,還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條件這麼好、看上去這麼陽光的一個孩子,怎麼會罹患精神心理障礙呢?怎麼會被上海的權威精神科專家診斷為雙相障礙呢?這可是重性精神疾病啊!這背後肯定有特殊的經曆。

皓明媽媽說,皓明剛上大學時很積極,主動競選班長、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但很快他就厭學了,還失眠、情緒低落,有自卑心理,做事嚴重缺乏動力,“他洗澡、吃飯、起床都很拖延,甚至會說,我很餓,但我就不想過去吃”。

開學2個月後,皓明的症狀加重,白天無法去上課,悶頭大睡,到了晚上又失眠。父母帶他到當地醫院看精神科,大夫說是“軟雙相”,開了碳酸锂、喹硫平。

皓明剛開始吃藥時有效果,抑郁減輕了,但很嗜睡,一睡就睡十幾個小時。很快,他又開始出現上面的症狀了,寒假過後沒法去上學,隻好申請休學。

成績優秀,父母開明,也沒經曆過很多打擊,TA為什麼會得抑郁症?

圖檔來源于網絡

父母又帶他去了上海,找了另外兩家更有名的醫院,第一家的大夫仍然診斷為雙相障礙,第二家的大夫認為是“抑郁焦慮狀态伴雙相特征”,并調整了用藥。

皓明父母不太認可“雙相”這個診斷,“我們拿他的症狀對照過診斷标準,也一直在學習和了解,我覺得他好像達不到,孩子自己也這麼認為。”

“他沒出現過真正的躁狂,隻是有時候别人對他态度不好,他會很激動地怼回去。我看過何主任您寫的文章,這應該是激越吧”,皓明媽媽是一家三口中先了解到我們的人。

我說,“你們剛才說的是孩子現在的表現,作息颠倒、沒動力、情緒不好,其實是因為他現在病了,這都是非正常狀态下的正常狀态,是表象。那孩子為什麼上大學後就出問題?你們分析過原因嗎?”

皓明父母明顯有過一定的思考。“我們先反思了一下家庭關系和氛圍。我們夫妻倆關系挺好的,是吵過架, 但屬于很偶爾的事。我們跟孩子的關系也不錯,他也說我們是比較開明的家長。”

“在學校方面,孩子中學時跟同學起過沖突,被對方罵,還約架,我們當時也去處理了。爸爸還請了健身教練給他上課,希望鍛煉體能可以增強自信。高中的班主任對他很嚴厲,逼他學習,但他最後還是認可這位老師的。”

“還有,選高中時,是我選的,他不認可,當時很生氣。但最後他也覺得那個學校不錯。總之,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是有些小創傷的,但感覺不能完全解釋他現在的狀态”,皓明媽媽說。

皓明爸爸補充說,“孩子小時候參加過一些大比賽,得到過一些榮譽,成績也不錯,表現還是比較好的,但說不上鳳毛麟角。可他的自我要求很高,完美主義,達不到理想會不開心,而且他面對别人的批評會很難受,甚至會哭。”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小夥子小時候可能接受過不少過度誇獎,有病理性正性情緒體驗。

我問,“完美主義主要是後天經曆導緻的,你們回想一下,有沒有多次誇他很聰明,長大肯定會很優秀之類的?”

皓明爸爸媽媽都搖了搖頭,“沒有,而且孩子上國中後成績不那麼突出了,也有點叛逆,沒少被老師批評,不是被大家捧着的那種。但我媽媽,就是孩子外婆,小時候她帶得多,會在外人面前誇他聰明,不過也不是誇得很離譜”。

吃藥效果不理想,皓明爸媽也帶兒子去找過心理咨詢師,“但他感覺不是特别好,咨詢師讓他寫東西,他不認可,還喜歡跟心理咨詢師争論,咨詢師講道理講不過他”。

禍不單行,最近皓明還出現了皮炎,現在還在治療,父母都覺得這個跟精神心理狀态有關。

爸爸還透露,皓明有一個姑姑大約20年前被診斷精神分裂症,“每次看病醫生都會問家族史,我們作為家長,肯定不希望孩子往壞的方向發展,但到底有沒有遺傳因素,我們也搞不清楚”。

皓明父母說,“我們現在最希望找到孩子出問題的原因,盡快解決,為複學最好準備,最終能夠停藥而且康複”。

父母暫時回避後,皓明一個人坐在沙發上。但他一點都不拘束,還說看了我的介紹視訊後認為很專業,主動表達對深度催眠的疑問。

我向他簡單地介紹了催眠的原理,以及我們臨床深度催眠的特點,他很認真地做筆記。看見這孩子的社交和溝通能力都不錯,我也不浪費時間,開門見山地問他的成長經曆和現在的困惑。

皓明說,他們一家人關系确實很好。“我把我媽當姐姐,把我爸當兄弟,有什麼事情會跟我媽說得多一些。在學校裡的話,男性、女性朋友都不少,社會關系是比較良好的”。

“但我最近經常會感到情緒比較低落,具體低落什麼呢?我也不太清楚。吃了喹硫平和碳酸锂之後,入睡明顯更容易了,但減量之後,失眠又回來了。之前我更嚴重的時候,真是整宿都不睡。有時我也困,但不想睡、不想動、不想學習,什麼都不想幹”。

成績優秀,父母開明,也沒經曆過很多打擊,TA為什麼會得抑郁症?

皓明也會有意識地給自己找些動力,“比如找好吃的餐廳啊,找朋友玩啊,這成了我的最大動力。但現在開學了,朋友都開學了,我又一個人了。我買了些書,但就是坐不住,覺得好難受。”

至于父母剛才介紹的情況,皓明覺得有些并不是那樣的。“我爸媽說的那次跟同學起沖突,我覺得不是很大的因素。因為當時對方罵我,我也有我的兄弟去怼他們,我不怕他們的,最後他們也沒把我怎樣”。

“但我爸說我完美主義,我是承認的。比如我聯考其實發揮得挺好的,考到的大學跟我的實際能力也是比對的,甚至更好一點,但我自己不太滿意。這說明我有些太完美的期待了。”

“還有,我有很多方面其實比别人稍微強一些,比如籃球、象棋,是業餘水準裡比較好的,但我總想着,如果跟專業的人比,那肯定還是比不過的。你現在看我穿着打扮還可以,但我有個朋友是網紅,我又覺得自己比不過他。”

“就是,我總是看到别人更好,就覺得自己很差。我想做得很好,也知道要靠付出和努力去争取,但我又有動力不足和拖延的問題,執行力特别差!”

皓明對自己的表現描述得很清晰。我問,“那你執行力差的這個問題,是大學才出現的嗎?以前沒有?”

皓明有點難為情了,“以前也差,但沒現在這麼差。因為高中嘛,就是課室、宿舍、飯堂三點一線,環境就比較單一。而且我的高中班主任很嚴格,他就逼我學。是以最後聯考成績還不錯,我也挺感謝那個班主任的。”

“可一上大學就沒人管了,大學又在大城市裡,環境很寬松、很豐富,這個問題就出來了。”

我再追問,“那你承認自己追求完美,那在你記憶中,這可能是怎麼來的?”

皓明想了想,說,“我第一反應是我的外婆。外婆性格特别強勢,我國小的時候,她經常管我很多東西,把我照顧得太好了,這導緻我自理能力很差,到現在我都沒做過幾次家務。外婆會在别人面前誇我,也會拿我跟别人對比,這可能對我有影響。”

我能了解皓明所說的感覺,“你有些方面确實比較優秀,有些小自負。但有些方面跟你理想中的又有比較大的落差,這又導緻你有點小自卑,這兩個心理來回切換,是這樣嗎?”

皓明點點頭,“是,就是這樣”。

他又補充,“還有一點,我喜歡文學創作,中學就開始寫詩詞了,而且是逐句逐字斟酌的,為了達到完美,我可以熬幾個通宵,一個一個字去查字典,也是追求完美了。”

“可是我過一段時間回頭看,覺得自己寫的詩詞、歌詞和小說,哎喲都好爛啊,就全删掉。包括我翻自己以前發的朋友圈,那些照片,覺得很爛,就删掉,經常一邊發、一邊删”。

“有點強迫症的感覺了”,我開玩笑說。“哈哈,對對對”,皓明也笑了。

“那你那麼有文學才華,是不是從小就看很多書?文學名著?還有哲學?”我問。

“我主要看文學,哲學看得不多”,皓明回答。

“那看的時候,肯定是非常投入和沉浸的了?”

“是的,非常投入,可以說打雷都聽不到”。

“那你看的那些文學作品,詩詞歌賦啊,世界名著啊,是不是主要都是反映一些社會負面現象和人性的弱點,表露出作者感傷、悲痛的情緒的?”

“是的,文學裡面歡快的沒那麼有價值,基本都是批判社會的”,皓明說。

“那我明白了。我再問一個問題,你知不知道曆史上很多大文豪、詩人、還有藝術家,比如海明威、梵高等,他們創作力很強,作品很有感染力,但精神方面有點問題?”

“這我知道,我最近在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皓明說。這是一本精神心理障礙患者的訪談錄,記錄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獨特看法。

跟皓明單獨交談後,我把他的父母請了回來,向他們分析皓明的病情。

如果從傳統的、主流的精神醫學角度看,皓明可以被診斷為抑郁症。尤其是他狀态最糟糕時,情緒持續低落、精力缺乏、興趣減退,這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狀。

可皓明約朋友玩、聚餐的時候,情緒又是比較開心的,跟人交流也很流暢,社交功能沒有明顯受損,更沒有自殘、自殺的傾向,這又跟很多抑郁症患者不一樣。

而且,他雖然抑郁時自我否定,但情緒比較好的時候,又會想到自己很多方面其實還不錯,有點小自負,心态有一點飄。雖然不嚴重,但這個心理過程确實跟雙相患者的心理特征很相似。

是以,皓明以前看過的兩位精神科專家認為他是雙相,或“軟雙相”,可能主要出于以上兩點原因。

不過,我認為,至少從目前來看,皓明并不是典型雙相障礙患者,他還沒有出現真正的輕躁狂/躁狂發作,覺得自己很厲害,對前途過于樂觀。隻不過如果他的病情再發展下去,不排除有這個可能性。

根據我們的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皓明基本符合我們提出的病因學診斷“創傷後應激反應失調(PTSRD)”,他在成長過程中遭受過一些心理創傷。但對比起我們接診過的其他大多數患者,他遭受來自于他人的創傷又少得多,是以不是特别典型。

在人格方面,我們認為他有一定的強迫型人格改變,表現為追求完美;有一點輕微的偏執型人格,與人交流時有些敏感。

成績優秀,父母開明,也沒經曆過很多打擊,TA為什麼會得抑郁症?

學習障礙就更加明顯了,厭學、學不進去,甚至專心地看會兒書都比較困難。學習障礙的出現與他的情緒症狀有關,也與藥物副作用有關。

至于他的行動力差、拖延、自理能力弱,其實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問題,可以說是症狀的一部分。但皓明意識到,他患病前就有這個問題了,隻是以前不凸顯。

那以上這些問題是怎麼來的?根據皓明及其父母提供的資訊,結合我們的臨床心理幹預中的大量實踐經驗,以下是我的初步分析。不過,由于我隻跟皓明一家交流了短短2個小時,以下分析可能會與其真實的心理曆程有些許出入。

第一個方面,原生家庭。首先是皓明的外婆,她對孩子既嚴厲、又照顧得無微不至,多次在别人面前誇他,但也會拿他和别人作對比。

對于外婆的做法我們都能了解,她很愛皓明,對他抱有期待,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孫輩健康成長,建立自信心,并鼓勵他不斷向更優秀的人學習。

可這在客觀上讓皓明難以形成很好的自理能力。在外婆的督促和包辦下,他缺少主觀能動性,很多學習任務、行為規範不是他發自内心想去幹的,而是被外婆逼迫、監督着去做的。往深裡說,其實是缺乏自律性和自控能力。

而外婆的過度誇獎、拿他與别人對比,逐漸讓他形成追求完美的性格,他非常希望得到外界的認可,難以接受批評,也總拿自己跟更優秀的人作對比。

雖然他在理性上知道這樣過于追求完美了,沒有必要;但他控制不了,那就容易焦慮、有壓力、自我否定,情緒就低落。

而皓明的父母确實比較開明,沒有對孩子造成明顯的心理創傷,但他們忽視了外婆對皓明造成的不良影響,沒有及時處理。他們也沒有意識跟孩子深入解釋,努力學習、不斷付出是為了什麼,更沒有意識引導孩子尋找人生目标,并将此作為前進的動力。

而且,皓明一家的親子關系雖然比較融洽,但其父母其實對其内心世界知道得不多,沒有真正深入的、精神層面的交流。

是以,皓明父母的失誤不在于對孩子做了什麼,而是沒做到什麼。我提醒了他們,回去後要有意識地跟孩子進行高品質的溝通,深入地了解他的認知和想法,留意有沒有“認知陷阱”,并及時找到原因、給予積極引導。

第二方面,學校。皓明在國小時過得很順利,成績總是數一數二。上中學後,身邊優秀的人多了,成績相對平庸一些,但也還可以。再加上他高中時有個嚴厲的班主任,逼着他學,他整體的成績還是不錯的。

但按照皓明愛與人對比的性格,他越上走,遇到的優秀的人就越多,他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心裡的郁悶和自我否定就越積越多,這可能形成了一些疊加性心理創傷。

還有,他跟同學起的沖突,總被老師批評,雖然他現在想起來覺得沒啥,甚至還感謝老師。但在當時,他肯定是有過強烈負性情緒的,這有可能形成一些疊加性心理創傷。

那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影響結合起來,皓明小時候被外婆逼,中學了被老師逼,雖然主觀能動性不強,但有人盯着,是以這問題沒凸顯。

可一上大學,環境和學習模式完全變了,他的弱點一下子就暴露了:知道要努力和付出,但就是啟動不了,自律和自控能力很弱。但同時他對自己的要求又很高,這個理想期待和現實行動力的沖突,讓他非常焦慮、壓抑。情緒越差,就越不想動,他進入了惡性循環。

第三個方面,跟家庭和學校沒有直接關系,暫且歸類為“其它”吧。但這個“其它”對皓明的影響反而更大——他反複閱讀、沉浸于文學著作的過程中,遭受了疊加性心理創傷。

上面提及了,皓明愛看的文學作品主要是批判社會和人性的弱點的,反映社會負面現象的,會流露出作者的失望、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

而他看的時候非常投入、高度專注、打雷都聽不見;再加上他當時閱曆有限,看書時缺乏獨立的思考和足夠的理性,就很容易被“洗腦”。他就相當于被文學作品催眠了,而且是清醒催眠,他自己也意識不到。

這時候,文學作品裡很多負面的内容、觀點和負性情緒就進入了他的内隐記憶層面。皓明說莫名地感到情緒低落,很消極,這背後很有可能受到了這段經曆的影響。

當然,愛閱讀文學作品也給他帶來了好處,他在這方面很有才華,國中就寫詩寫詞了,很多人都做不到。

但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份才華是源于精神障礙,不要以為皓明在文學上的細膩、感染力是源于他的抑郁症,更不要以為雙相障礙是“天才病”。

皓明說最近在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不排除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天才病”。

其實,他有文學才華是因為從小就開始大量地積累、模仿,而開始創作後自然會受到親人好友和老師的誇獎。這進一步強化了他對文學創作的熱情,甚至成為他自信的重要來源,他就更加不斷學習和創作,能力也就越來越高。

這與他的抑郁症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隻不過因為他得病了,創作時就更傾向于表達傷感的情緒,甚至有些扭曲的認知,令人覺得很有感染力、很獨特,就很容易以為是他的病成就了他的才華。

那如果他的很多心理創傷得到了修複,認知更加理性,抑郁症也逐漸康複了,是否意味着他的文學水準會下降?情感是不是沒那麼細膩了?

其實不會。相反,如果皓明的一些扭曲認知得到糾正,認知層次得到提升,他看待外界事物會更加有深度,會從現在的“敏感”變成“敏銳”,照樣能發揮出色的文學才華,給讀者帶來積極的影響。

因為皓明目前不适合接受我們的系統化深度心理幹預,是以在面診最後,我向他們一家提供了一些實用建議,有助于增強他的行動力、降低内心的壓抑和焦慮。

對皓明的這場面診讓我感觸良多。他的家庭背景不錯,父母溫和開明,成績好、形象佳,但因為父母沒有注意避開家庭教育中的陷阱,最後還是出現了精神心理障礙。

根據皓明患病背後的心理根源,我希望廣大父母教育孩子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注意孩子閱讀課外書時,尤其是反複看、看得非常投入和陶醉時,是否形成了疊加性心理創傷,以及扭曲的認知。

我們接診過很多學生患者,他們中學、甚至國小就開始大量閱讀經典文學名著、哲學作品。這些作品裡有很多傳遞出作者對社會的不滿、強烈的負性情緒、甚至有很多扭曲的認知,這不适合三觀還沒穩定、理性思維能力有限的未成年人閱讀。

如果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還遭受過疊加性心理創傷,看這些書的時候就容易與作者産生強烈的共鳴,也産生強烈的負性情緒,扭曲的認知,進一步形成疊加性心理創傷。

成績優秀,父母開明,也沒經曆過很多打擊,TA為什麼會得抑郁症?

尤其是愛讀哲學的孩子,如果一直在生活中感到壓抑,遭受創傷,很可能會過早思考人生的意義,最後得出“人生沒有意義”的消極結論,他們的自殺風險更高。

還有,如果反複看相同内容的書,也可能會而形成心理創傷。我們最近接診的一位患者,他被其它權威機構的精神科專家診斷為典型的雙相障礙和強迫症,其強迫症主要展現在對人身安全的過分擔憂。

比如他在酒店裡跟母親小聲交談,這時聲音會傳出去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他還是會擔心被隔壁的人聽到,洩露了隐私,并帶來危險。

我們利用深度催眠下創傷修複技術(TPTIH)找到了一系列創傷事件,并予以高效化修複。他說這個症狀明顯改善了,沒那麼擔心了,但那種感覺還是有。

我們繼續利用TPTIH尋找心理根源,終于找到了更深層次的心理創傷。原來他國中時愛看《明朝的那些事兒》,一套叢書共7本,他看了5、6遍。

在深度催眠下,他想起了當時的感受。“看第一遍時,我覺得這書好無聊,整天說皇帝和大臣之間的鬥争,那些人活成這樣真累。”

但看第二遍、第三遍時,他慢慢看進去了,發現那些大臣如果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或者做錯了一件事,雖然看起來是小事,但也有可能會掉腦袋,甚至株連九族、滿門抄斬!

他想到這點時吓了一跳,非常恐懼,并形成一個極為牢固的扭曲認知:“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細節,不能有一絲纰漏,不然會導緻災難化的後果,甚至是殺身之禍”。

之前,這個患者一直不明白自己的症狀是怎麼來的,經過這次創傷修複後,他恍然大悟,徹底松了一口氣。現在他的這個症狀消失了,康複得很好。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孩子因為愛看驚險刺激、懸疑恐怖的小說或電影,也形成了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逐漸演化為精神心理症狀。

是以,家長對孩子愛看的書籍,包括影視作品、視訊音樂、電子遊戲等都要留意。如果發現有隐患,一定要及時科學應對,對孩子積極引導,減少其受到的負面影響。

第二,父母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明白學習和奮鬥的意義,樹立積極、長遠的人生目标。

類似于皓明這樣的真執行個體子,其實在新聞報道中并不少見。

很多考上名牌大學的高材生,甚至不乏“北清複交”的“天之驕子”,本來被老師、家人寄予厚望,可上大學後狀态一落千丈,厭學、逃課、抑郁。好像也沒經曆過很痛苦的事,但就是很渺茫,不知道努力是為了什麼,最後不得不休學,有的甚至被退學。

用北大教授徐凱文的話來說,這是“空心病”,尤其多見于名牌大學的大學生。

這其實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不足有很大關系。從小到大,很多孩子被父母、老師反複灌輸這樣的資訊:好好讀書是為了考一個好的大學,現在辛苦一點,可上大學就輕松,考上好的大學就成功了一半!

是以,很多孩子的人生目标就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那考上大學後呢?不知道。

而且他們發現大學并沒有大人說的那麼美好,學業、就業、綜合能力的競争壓力并不小,人際關系還比高中複雜多了。是以他們一下子懵了,不知道那麼努力是為了什麼。

而這部分的積極引導,家長們不能指望學校和老師來完成,要靠父母從小對孩子的引導。學習的意義是什麼?考上好大學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家長自己就要對些問題有深入的思考,形成積極的人生感悟。

我們認為,努力地學習、讀書,是為了在以後的很多人生選擇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更有可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并能更大程度地實作經濟自由。

關于這一點,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裡深入讨論過,希望對父母有所啟發。

至于孩子具體喜歡從事什麼?有什麼具體的職業目标?這每個人都不同,就要靠父母引導孩子多去拓寬眼界、體驗、嘗試,并形成比較清晰的想法,而不是埋頭讀書。

希望以上建議對家長有所啟發,更有意識地避開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陷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