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孩子們都要回顧一下,自己與對方的溝通模式,是否存在着暴力式的溝通。”
“我和孩子說着說着,就容易生氣,哎!”
“我也想和父母好好溝通,可是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3月10日下午,在柯橋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内,由柯橋區檢察院、柯橋區婦聯、怡然心理共同主辦的“家庭教育指導——‘非暴力溝通’主題團體輔導”活動正在進行。
“這次活動的參與者很特殊,他們是由我們未成年人檢察部的七組幫教對象家庭組成。”柯橋區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許小香表示,溝通是家庭教育的基礎,為進一步修複“問題少年”背後的親子裂痕,有效改善親子關系,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良性的溝通方式,該院聯合區婦聯開展了此次家庭教育團體輔導活動,拉開了檢察機關與婦聯共同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序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正式實施,明确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援和服務。這是大陸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進入依法帶娃時代,意味着家庭教育不當,國家可進行幹預。
活動中,專業心理咨詢老師首先通過“你說我畫”的小遊戲,讓參與者們明白雙向溝通才是有利于充分表達和了解的有效溝通方式。随後通過現場演繹親子沖突情境,讓參與者們感受到日常溝通中使用的道德評判、回避責任、強人所難等暴力溝通方式是引起沖突主要原因。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非暴力溝通?老師向大家介紹了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帶領大家一起體會感受、實景模拟,幫助參與者掌握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學習中,家長和孩子們都認真回憶了以往家庭溝通的經曆,深刻反思了自身無端指責、言辭激烈、情緒失控等不當交流方式。
在“表達感激”環節,大家将心底最深處、平時羞于表達的感激,向身邊最親最愛的人勇敢表達出來,現場頓時彌漫着溫情的氣氛,親子之間的感情迅速升溫,有的家長和孩子還落下了感動的淚水。
“這樣的家庭教育團輔活動很有意義,我們将與檢察機關繼續開展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區婦聯權益部部長肖燕表示。下一步,檢察機關将與婦聯共同制作家庭教育指導課件,面向全區家庭,在各鎮街宣傳平台進行播放展示,并豐富活動形式,進一步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教、家風,增加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