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研究 | 《潮人的藝術基因》

潮人的藝術基因

作者:陳韓星

潮汕山川清淑,民性和樂,自古以來就是戲劇、音樂、舞蹈滋生的土壤;以潮劇、潮州音樂、英歌舞、剪紙等為代表的潮汕文化藝術,與潮人的生态和心态有着一種天然的對應關系,因而,幾百年來,對應着潮汕的風土人情、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已經成為組成現代潮人“生命故園”的一種象征符号。這些回環在社群裡巷的潮曲戲文、英歌鑼鼓,具有深遠曠缈的曆史感和蘊藉親切的鄉土感;那些歌調柔曼、鼓樂清揚而又充盈着鐘靈之氣的文詞曲斡;那些方寸之間清新雅緻、纖柔秀逸的剪紙,令人心情甯靜而愉悅,志趣清雅而高遠,會誘發觀衆去體味中國傳統文化那淳厚的氣息,于娛樂賞覽之間,滋生一種虔誠而又儒雅的心态,正是這種虔誠而儒雅的心态的長期浸濡,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潮人逐漸地具備了自尊、自重、坦誠、沉靜、文雅、專注等等優良的秉性氣質。總之,潮人具有很特殊的文雅專靜氣韻的藝術基因,潮劇、潮州音樂、英歌舞、剪紙等也已經成為一種非常獨特的、具有深厚底蘊、蔚然而成大觀的潮汕文化藝術。可以說,潮人是普遍具有藝術基因的族群。

源于宋元南戲的潮劇 ,源于唐宋宮廷音樂的潮州音樂,源于古傩舞的英歌舞和源于東晉中原文化的剪紙,對應着潮人的藝術基因,都被曆史性地儲存在南海之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具有不可言喻的社會性、群衆性和廣泛性,潮人對潮劇、潮州音樂、英歌舞、剪紙等的熱愛就像對這片熱土那樣的深情和執着。潮韻繞韓江,自古至今,這種藝術基因一直在潮人的文化血液裡流淌、流淌……

正是這些以潮劇、潮樂、英歌舞、剪紙等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吸附力,這一股股濃得化不開的曆史文化氣息,這些潮人代代相傳的藝術基因,鮮明地确證着潮汕是一處有内涵、有溫度、有希望、有藝術生命的土地。

以潮州音樂為例。

“潮州音樂”是潮汕地區民間音樂的總稱,保留了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基因,被稱為“華夏正聲”。潮州弦詩樂的“二四譜”是中國古老的樂譜之一,時至今日一直是國内外音樂專家、學者關心和研究的課題。潮州音樂大緻可分為鑼鼓樂、笛套古樂、弦詩樂、細樂、廟堂音樂和漢調音樂等。潮州音樂中蘊含着的協調、和諧、禮讓、祥和、内在的秩序感以及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熏陶着一代代潮人,這是它曆久不衰、傳承流播的生命力所在。

潮州音樂與潮州先民史和文化史有着密切的聯系,早在春秋時期,中原文化就已滲透到現在的潮汕地區,中原音樂文化也随之流播入潮。唐、宋是潮州音樂的形成期,明、清兩代是潮州音樂的演變、發展期。

韓愈在潮州當了八個月的刺史,他興教育,除民害,做了不少好事。他在唐代潮州音樂的流播上也給我們留下幾條實證。在他的多篇祭文中,如《鳄魚文》《祭止雨文》《祭界石文》《祭大湖神文》等,有關潮州音樂的文字記載有“吹擊管鼓,侑香潔之”“侑以音聲,以謝神贶”“躬齋洗,奏音聲”等。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唐代潮州音樂的流播是與宗教祭祀活動緊緊聯系在一起的,而其中的吹擊管鼓即是武樂,奏音聲則是文樂,而文樂應該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廟堂音樂。這些文錄是僅有而寶貴的,它證明了韓愈莅潮之後,已接觸到潮州音樂,且有一定的印象,這些對我們了解唐代潮州音樂的流播有一定的幫助。

韓愈文錄中所提到的“吹擊管鼓”,在韓愈以後的漫長歲月中得到很大的發展,形成了在潮州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潮州鑼鼓樂。

時至今日,大家都已公認,潮州音樂曆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之一,也是人類的文化遺産。

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中,上面提到的潮劇、潮州音樂和英歌舞、剪紙同時位列其中。

截止2021年12月,汕頭市已經有14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39個項目被列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02個項目被列入汕頭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如果我們從這座琳琅滿目的藝術長廊中,從難以計數的充滿活力的民俗經典文化中,從種種巧奪天工的技藝和展品中,看不到其中蘊藏的潮汕人民卓越的創造力,看不到其中蘊涵的潮人生命遺傳體頑強的“藝術基因”,那就無法了解為什麼我們能從這些非遺遺産中獲得充分的文化自信。

潮人生命遺傳體頑強的“藝術基因”展現在非物質遺産的藝術傳統中。比如潮劇的喜劇傳統,其源就在于潮人族群聰明而诙諧的藝術基因;比如潮州音樂儒雅悠閑的傳統,其源就在于潮人族群沉靜文雅的藝術基因;比如英歌舞粗犷潇灑的傳統,其源就在于潮人族群弘毅灑脫的藝術基因;比如潮汕剪紙祈福美化的傳統,其源就在于潮人族群虔誠尚美的藝術基因。

藝術基因流淌在潮人身上,藝術傳統環繞在我們身邊。我們傳承和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就是對潮人藝術基因的關注和愛護,就是對以往傳統的緻敬和弘揚。

藝術傳統的傳衍,藝術基因起着關鍵性的作用。潮汕向稱海濱鄒魯,千年人文,璀燦奪目,比如,以汕頭達濠、潮州意溪和揭陽炮台為例,這是三個音樂氣氛濃郁的鄉鎮,早在清末民初,這裡就遍布“閑間”樂社,愛好潮樂的群衆農閑飯後,三五成群相會于樂社,吹拉彈唱,自得其樂,得天獨厚的鄉村音樂讓許多年青學子獲得大量學習的機會,他們自幼喜愛民間音樂,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像一個個對知識充滿渴望的孩子一樣,貪婪地吮吸着民間音樂的精華,沉醉其中,這是孩子們最快樂的少年時代。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當這些孩子們喜歡藝術時,整個鄉鎮就充滿了關愛、人情和人性,村鄉百姓就會對所有的山水、天空、大地都充滿了感情,這就是藝術的巨大力量。“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樂”,從汕頭達濠、潮州意溪到揭陽炮台,到潮汕各市鎮,幾乎到處都難能可貴地保留了一塊塊呈現着原生狀态的潮樂“濕地”,讓眷戀着原生潮樂的一群群“鳥兒”時時圍着“濕地”盤桓。潮汕各處的民間藝人,代代相傳,自古至今,一直氤氲在那一片古遠的雅緻情懷之間,生活在一個自然、淳樸、清空的精神家園之中——這就是潮人千年遺傳的藝術基因,正是這種藝術基因,才使潮州音以及潮劇、英歌舞、剪紙等潮汕文化藝術的藝術傳統、文化脈搏傳衍至今。

中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接衍化,使潮汕具有一個源于鄒魯又異于鄒魯、獨具嶺海又兼有舊邦的嶺海文化的氛圍;由嶺海文化而衍生的潮汕文化使每個潮人都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永恒的、溫馨的精神家園。是以,潮人藝術基因的形成和發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種地域性的文化現象,又是一種曆史性的文化積澱。擁有精神家園和藝術基因的潮人是幸福的,這是潮人燦爛生命的搖籃,也是潮人輝煌創造的溫床。

2022年2月8日

非遺研究 | 《潮人的藝術基因》

來源|汕頭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