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合江縣委宣傳部開會,胡正銀也在,他送了他新出版的報告文學集《底色》給我。他沒有說什麼,便帶着微笑走了,連客套話也沒有說,步履那麼堅定有力,給人的感覺就是自信。
把書拿回家,我便認真通讀了一遍,我知道,好友的書不讀三遍是過不了我心裡的坎的,況且正銀是我幾十年的朋友,至少要寫篇評論來“捧捧場”嗎。于是我又反複讀了幾遍,加上這些文章之前就讀過,說實話,文章讀熟了,或者說幾乎讀得有些生厭了。好的是讀别人的文章,吸收的是自己的營養。
我很喜歡讀熟人的文章,有時候程度上甚至超過喜歡讀自己的作品。原因在于,個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一時間想不通,但在讀别人的文章中偶爾可以找到答案,甚至可以讓聚集在心中的壓抑,瞬間得到釋放,讓自己變得開心而舒暢。
作為作家,其寫作的過程本是一件孤軍奮戰的事情,從坐在電腦前的那一瞬間開始,你就要單槍匹馬地進行戰鬥。從這個角度講,寫作者或許是全世界最孤獨的人。在這種時候,閱讀他人的作品,将使人獲得難得的精神鼓舞,你雖然無法和對方進行哪怕一句實際的對話,卻有可能實實在在地産生一種日常口頭溝通中無法産生的精神共振,從中汲取力量獲得啟發,這是專屬于寫作者的私密體驗。
胡正銀是我的老兄,比我大十歲。他的小說、散文、報告文學都寫得很好。在我的思維定義中,正銀寫文章喜歡從小處着筆,情結簡單而明了,文筆細膩,語言樸實而清新。特别是他的小說,一個小故事他可以寫成上萬言的大文章,這足以見證他收放自如的寫作功底。報告文學《底色》就是他這種寫作風格的重要例證。《底色》中收錄的三篇文章故事簡單,細節深入,語言平實,結構順其自然是共同的特點,這也是胡正銀寫作的風格。
胡正銀是一個偏向于理性思考的作家,文章中的哲理性強,文字背後有深意,隐藏的内涵深刻,注重給讀者理性思維的東西。在情感的運用和表現上不是那麼強烈,很少讀到行雲流水的情感流動。就《底色》的文章構思和故事編排上,其完美的程度可以說是無懈可擊、不容置疑的。我讀别人的文章喜歡換一種表現手法去思考,把别人的寫作方法與自己想象中的方法進行比較,尋找别人寫作與自己寫作的差異點,在他人的文章中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我是以情感為重的寫作者,是以在故事的編排,細節的描寫,懸念的設定等理性文學的寫作中,正銀身上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學習。
報告文學是運用文學藝術的語言和表現手法,真實及時地反映社會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動的一種文學體裁。它的基本特征是新聞性、文學性、政論性。可以說是用文學手段處理新聞題材的一種文體。
這些年來,随着馬克思文藝理論思想的不斷強化,中國複興之路理念的不斷形成,中國夢和鄉愁思維的不斷引入,政治性文藝思想浪潮的不斷深入,文學的政治性要求更加明顯。而報告文學正好能較好地反映現實生活,因為具有新聞性和政論性的特點,可以很好地表現當下各級黨委政府需要表達的主題,上司和社會都比較關注,是以目前寫報告文學的越來越多,也比較容易上稿,報告文學逐漸走向又一個春天。
正銀同志抓住了這個機遇,立足于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思考,站在作家的高度,審視農業科技推廣和農民的生存空間問題,在關工委這個獨特的行業中選擇人物,在鄉村的土地上挖掘素材,通過關工委一批同志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科技實驗和送科技下鄉,關心下一代的生産和生活的故事記述,給我們展現了十餘個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通過十多個故事的記錄,呈現出了三個内容相近的報告文學,以《底色》為統領,寫出了具有時代特征的新時代報告文學作品。
《種緑》這篇小說緊緊抓住了量子農業的實驗這個主題,以宋天文開展量子技術實驗的經過為線索進行展開,詳細記錄了在田間、地頭、果園、園區開展工作的詳細經過。通過農業活動實踐又把關工委的一幫人引入其中,重點記錄了陳維國、劉成雲、鄭淑瓊等一些關工委人員的工作史實,同時以果園和基地為依托,記錄了主人公廖友成、成守能、王華潔、馬平等一些專業戶開展工作的情況。小說從總體來看,主題鮮明,突出的是量子技術的實驗和量子化肥的推廣;人物相對較集中,在每一個章節集中的寫兩個人物,然後以關工委的其他人員穿插在其中作為補充,而全篇小說就是以宋天文為中心人物,以陳維國代表的關工委工作開展為線索進行展開,層次基本清晰。小說在抓住量子技術實驗的主題架構下,有意的切入了扶貧攻堅的背景,把小說的題材置放到扶貧攻堅的社會背景下,這樣增強了文章的時代性和政治性。
但就整篇報告文學而言,線索的連貫性不強,文章的結構還有優化的空間;文章寫得很細,也很具體,但不少内容與主題的關聯性不強,有些段落顯得有些多餘,給人一種有意堆砌文字的感覺。
《植根》這篇文章寫了龍潭村、中壩咀村、符陽村李子壩、柿子田村、雙旋子村、渡口村等多個場景,記錄了十多個人物及其相關的故事,内容豐富而且比較接地氣,筆法細膩而充滿活力。就單個章節來看,故事緊扣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人物平民化,語言通俗化。在表述方式上主要以記叙為主,說明為輔,有的地方加了适當的描寫,總體來看偏向于日記體的寫法。文章具有通俗性和貧民性的特點,主題具有時代性特征。
但是作為整篇報告文學而言,章節之間關聯不大,相對的獨立性較強。如果把文章按照片段來切開,每個章節都可以單獨成篇,互相之間沒有依存關系;記錄的事件比較平淡,故事性不是很強。
《護苗》主要寫關工委的陳維國、劉成雲等同志,在開展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中,與所關心的對象之間的工作過程進行了詳細記錄。報告文學強調以真實感悟為主要内容,對社會生活、自然現象與心靈碰撞進行高度提煉、凝神成故事内容的表達。而這篇文章注重了真實感悟與現實生活的表達。從結構上與前面兩篇基本相同,語言和行為描寫上與前面兩篇相近。但這篇文章對人物的描寫要多一些,情感的交集較多,情節更細膩,人物有血有肉,形象更加豐滿,可讀性更強。
寫小說不需要與任何東西有關,它隻帶給寫作的人強烈的愉悅,給閱讀的人提供另一種愉悅,發出光芒,雖然微弱,但經久不息。而報告文學不一樣,具有新聞性的特征,具有時效性的限制,是以在構思寫作之前,作者應該先殚精竭慮,把文章的社會性和現實意義挖掘出來,緊跟着時代節拍,及時的送到讀者的手中,努力在讀者身上喚起時代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反應,不然就會失去意義。任何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通過作者深思熟慮、笃定冷靜的提煉思考來賦予文章深邃的教育意義的。而胡正銀的《底色》寫了那麼多的人物和故事,寫出的人物個性千差萬别,故事真實而各不相同,其構思的精巧和材料組織的嚴密是值得肯定的。
整部書在編排上還是比較科學的,文章開頭展示出一個生動逼真的生活場面來進行引領,給人以現場實感,效果不錯。整個主題比較鮮明、新穎。在結構上雖然沒有在集中的主題統帥下進行一直貫穿,但對表現主題是有效果的。總體而言,這部書沒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常用報告文學結構,也沒有用倒叙手法,引起懸念,但作者通過對材料的選擇提煉,在保證真實性的前提下突出反映對象的典型意義,形象化地加以表現,并展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傾向,進而使之具有較高的可讀性、感染力和說服力。
我始終認定,一本好書比它的作者更富智慧,它能傳達出作者沒有意識到的東西。我喜歡一個說法,叫固執的無興趣。要培養一種固執的無興趣,你必須把自己局限在特定的知識領域。你不可能對事事都求知若渴,必須強迫自己不要樣樣都學,否則你什麼也學不到。《底色》記錄的是普通農村人們生活的故事,寫得很平實,但是傳遞給人們的是關工委那些老同志生命不息,夕陽豔紅,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正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積極表現,正是中華文明的發揚與傳承,這也正是這部書的價值所在。
讀别人的書,欣賞别人的作品,其本身就是審美關照的過程,也是情感體驗的過程。人類的情感具有自然屬性,很大程度上是天然性。情感的天然屬性在于源于内心,許多時候會自然發生,不輕易被别的事物替代,但卻能在某種機緣條件下轉換為藝術情感,這正是文學作品生命力的源泉所在。胡正銀的《底色》是優秀的文藝作品,許多地方具有感染力,能引起人們的共鳴,也能帶給人們以知識和營養。但願在今後的寫作中,能有更多的感情注入,讓讀者在感悟和感動中品味作品。
作者簡介:
龍啟權,筆名龍翔,四川省著名作家、詩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泸州市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泸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泸州市散文學會副會長,合江縣文聯副主席,泸州地方文史專家。
在國内報刊和圖書出版物發表文學作品700餘篇(首),發表網絡文章1200餘篇,作品收錄于國内《中國詩萃》、《中國詩人代表作選》、《新千年的祝福》等20餘部專著。著有詩集《愛的呼喚》、《新世紀的黎明》、《夢中的女孩》,長篇叙事詩《靈魂深處的呼喚》;散文集《童年的記憶》、《漫步人生路》、《美麗的堯壩古鎮》、《走進赤水河》;中篇小說《生死淚》、《解放鼓樓山》、《扶貧路上的女兒》;文史專著《符節史韻》。是四川省散文獎、四川天府文學獎、四川戲劇獨幕喜劇創作、四川“五個一”工程獎、四川天府“書香之家”,泸州市第二、三、四屆政府文學獎、泸州市年度文學獎、泸州“四個一批”優秀人才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