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想象中,這屆銀發族的晚年該是什麼模樣?
衣食無憂,心情愉悅,每天唯一要擔心的事,是起晚了搶不到跳廣場舞的黃金地盤?
10個老人裡,可能隻有1個能過上神仙日子。
大部分銀發族都沒有“退休自由”,他們被迫圍着兒女打轉,生活被家務和孫輩填滿。
晚年的基調,除了壓抑,還是壓抑。
1
37歲的男人半躺在床上,頭靠着牆壁,失聲痛哭。他滿臉愁容,眼淚止不住地流,鼻涕也不受控制地湧出鼻腔。他哭聲并不大,但悲傷那麼真。
他為何而哭?因為與他同住7年的老母親,即将被弟弟接走。
老母親為何與他同住7年?因為要幫他帶小孩。
弟弟為何要接走母親?因為弟媳婦剛生娃,需要老人去帶娃。
這段“母子情深”的視訊在網絡引發劇烈反響,人人都在為血緣親情感動,我卻隻覺得悲哀。
大兒子已經37歲,老母親的歲數大機率在60歲以上。她五十來歲住進大兒子家裡,給大兒子帶娃。六十來歲又要住進小兒子家裡,給小兒子帶娃。兩個兒子甚至沒給忙碌而勞累的媽媽一點喘息的時間,而是像交接工作那樣無縫銜接。
本該退休享清福的年紀,有的老人卻依舊要做飯、洗衣、帶娃、打掃衛生……
本該含饴弄孫,縱享天倫之樂,誰知孫子的吃穿陪玩都要自己操心。
2
還記得那位“自駕遊逃離婚姻”的56歲大媽嗎?
她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長大,稀裡糊塗地和隻見過三面的男人結婚。婚後倉促地生下女兒,從此一生都被女兒綁定。辛苦養大女兒,還要繼續養外孫。
知天命之年,她沒有休閑時光,也沒有自我。外孫終于要上幼稚園了,她下定決心要為自己活一次。與其說她逃離婚姻,不如說她在追求“退休自由”。
情感劇《我是真的愛你》裡,編劇用心地設定了這樣一個橋段。
陳佳和丈夫離婚後,帶着女兒回到娘家,以自己工作忙為理由,要求母親給她帶小孩。但母親也有她的事情要做,陳佳怪罪母親不幫忙,母親哽咽着說道:
“我這麼大歲數了,我憑什麼要為你失敗的婚姻買單?”
憑什麼呢?憑一句“親爸親媽都不搭把手,我還能指望誰”,就能讓銀發族為子女糟糕的生活買單。子女、孫輩有人照顧了,銀發族卻失去自由。
3
豆瓣曾有人問:想讓50歲的母親找活幹,我這麼想有問題嗎?
她看不慣50歲的母親成天在家待着,不出去幹活賺錢。她希望母親趁着還能幹,能賺一點是一點,“又不是不能動了”。畢竟她快要奔三十,以後還會生小孩,贍養母親壓力太大。
網友紛紛表示贊同她的意見,50歲的母親既然不用幫子女帶小孩,就應該出去工作養活自己,不要給子女增加負擔。
可是,頭發已便銀白的老人忙活半輩子,想休息休息有錯嗎?
的确有心甘情願為子女、孫輩忙活的,比如《生門》中張穎的媽媽。張穎是腦癱兒,她媽媽辛辛苦苦将她拉扯大,為她找好可依賴的丈夫。張穎生下兩個女兒,也是她媽媽在帶。
老人甘願奉獻是情分,不是義務。在享受銀發族的照顧時,年輕一輩也該心疼心疼爸媽,給他們喘息的空間,而不是剛帶完長子的娃,又馬不停蹄地去帶次子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