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朋友圈是人們分享喜怒哀樂和日常生活的地方,由于發朋友圈的方式十分便捷,是以大家常常通過朋友圈來表達自己的近況。
當朋友看到了你的照片或是文字以後,他們就能對你的目前現狀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可以說它極大地友善了人們的生活。
隻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朋友圈的誕生不光讓人們增加了表達欲,同時還把欲望和人性無限的放大。
一個簡單的評論或是一個樸素的點贊,對于發動态的人而言,這都代表了肯定的态度,那麼如何才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呢?
第1個方法是創作出一些比較符合大衆期待并且有趣的話題,這樣的話題通常比較精彩,也容易引起大衆的共鳴,讨論度上來了,熱度自然就提升了。
第二個方法則是嘩衆取寵,故意做一些博人眼球的怪異舉動,以此來獲得大家的譏諷和謾罵,也就是所謂的黑紅。
朋友圈裡的類似舉動也有很多,特别是在親人去世時還要發朋友圈的人,他們的心理遠比你想象的還要複雜。
站在大部分人的角度來看,親人的去世無疑是巨大的打擊,有的人以淚洗面,有的人痛哭流涕,然而在悲痛之外,還有一類人經常用朋友圈來“寄托哀思”。
為什麼有些人連親人去世也要發朋友圈?一般是這2種心理。
人們認為這種行為對逝去的人并不尊重,既然他都已經離開了,那就應該讓他安靜地走,而不是用這樣的方式再度引來大衆的關注。
安靜嚴肅的為逝者處理後事是生者對逝者的尊重,若是用這種事來制造噱頭,無疑會讓人嗤之以鼻。
變相引起關注
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把自己的日常瑣碎分享在公衆平台上都是為了博得人們的關注,無論你是否承認,能夠赢得他人尊重和認可是喜歡分享日常的人内心的渴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指出,人們希望他人的尊重和認可是本能反應。而把親人去世這種事都發在朋友圈裡的人更是無比在意他人的目光。
這類人壓根不把親人去世當成大事,在他們看來,親人的離去就像是吃一頓美食,拍幾張風景照那樣平常,是以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發在朋友圈裡。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做出這種事的人大部分都是青少年,他們的心智尚未發展健全,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處于片面和局限的階段,是以當他們做出這件事的時候未必能意識到其背後的負面影響究竟有多大,更意識不到這會讓周圍人産生怎樣的想法。
把沉重的事情發到朋友圈裡,他所能獲得的便是周圍人的寬容與了解,可是在朋友圈裡尋求了解的人大多沒有達到成熟的階段,真正成熟的人往往是沉默的,他們并不會随意的宣洩出自己的痛苦,更不會用自己的痛苦來換取他人的尊重。
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在朋友圈裡發親人去世動态的人絕大多數是為了博得他人的關注,在他們看來,關注就是認可,更是對他們莫大的肯定,至于用什麼方式來取得他想要的東西,其實并不重要。
追求周圍人的認可幾乎是每個人都在做的事情,隻不過大部分的人采用的方式都較為合理,而這類人的舉動卻格外的極端,當一個人的行為變得愚蠢之時,他就很難引起人們的同情了。
逼自己接納現實
還有一類人把親人去世的消息發在朋友圈裡又不是為了博眼球,他們隻是想讓自己更快地清醒過來。
親人去世的一瞬間大家未必能反應過來,直到你回到空蕩蕩的家裡,看見他曾經生活過的痕迹才會猛然間心痛不已。
消化一件事需要一定的時間,那些在親人去世時不曾流眼淚的人未必冷漠,隻是他們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潛意識裡壓根沒承認過親人的離開。
直到真正的反應過來之後,大家才發現親人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了,或許在那一刻他會發一條朋友圈以表示自己對事件的接納。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麼這條動态就不僅僅是簡單地分享了,它更像是全新的開始。
無論是哪種情況,把親人去世的消息分享在朋友圈裡的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表達出對已逝之人的不尊重,隻不過人的個性各有不同,如果僅僅是為了懷念,那就不要過度的苛刻了。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