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朝存在鐵證如山:華夏河山是中華文明産生的源頭

夏朝存在鐵證如山:華夏河山是中華文明産生的源頭

在國際史學界,為了界定和研究的友善,較為一緻地把文明産生的标志描述為:1、文字的産生;2、金屬工具的使用;3、城市的産生與國家的形成,是人類跨入文明社會的三大标志。但在黃河流域二裡頭遺址的考古發掘,即沒有發現城池的蹤影,也沒有發現文字産生的絲毫印記,以緻讓國内衆多曆史與考古學者産生了要更改人類文明社會認定标準的呼籲。更改後的标準,還是華夏文明的文明社會嗎?

夏朝存在鐵證如山:華夏河山是中華文明産生的源頭

江、河、淮、濟是中國古典文獻記載的孕育中華文明的四渎。其中的“河”曆來被認為特指“黃河”,事實果真是這樣嗎?“河”字産生于黃河嗎?文字的産生在華夏文明中占據怎樣的重要作用呢?

人類的文明史,開始于文字的發明,在時間上最早不過七八千年,這幾千年隻占人類史的百分之一而已。人類文化的發展,從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面講,有以下三種共識:第一,人類文化的發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類在生存競争中學到許多經驗,逐漸積累而流傳下來的。換句話說,有史時代的許多文化,都淵源于史前時代的人類活動;第二,各種人類的文化,因為環境的變遷,時代的更換,進退不一。人文學家公認,人類的身體、智力和道德,根本是相同的,如果有理想的環境,任何民族都可逐漸推進,創造高尚的文化。第三,人類有共同進取的合作力量,可是也有互相殘殺的卑劣天性。人類殘酷成性,個人之間殺戮不夠,還會結合親族,進行械鬥,甚至國族之間,建立攻守同盟,造成大規模的戰争。

夏朝存在鐵證如山:華夏河山是中華文明産生的源頭

在中國曆史研究中,被公認的“夏之興也以塗山”的淮河塗山,在其東北十公裡處考古發掘的雙墩文化遺址,發現了7300年前的大量陶器刻畫符号,被認為是華夏文字産生的源頭,具有人類文明發展早期階段塗鴉與文字的原始雛形。

雙墩文化遺址,共出土了607件陶器刻劃符号,所包含的内容之豐富是同時期任何遺址所無法比拟的。僅就已知的内容看,有山川、河流、太陽、動物、植物、房屋等寫實類刻劃,也有獵豬、捕魚、網鳥、俘鹿、種植、養蠶、編織、飼養家畜等生産生活類刻劃,以及記事、記數等幾何類刻劃符号。内容涉及雙墩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天文曆法、宗教信仰等,幾乎涵蓋了生産、生活、精神方面的全部内容,堪稱原始社會的“檔案館”。

夏朝存在鐵證如山:華夏河山是中華文明産生的源頭

江、河、淮、濟之四渎,從文字構造來研究,都來源于“氵”“水”。通過筆者的研究結論,“氵”“水”的産生正是來源于四千年前大禹時期對塗山地區河流湖泊位置的刻畫,是大禹治水時的水系地圖。那麼,“河”字的産生也與大禹治水有關嗎?

“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伯禹為司空,可成美堯之功。”(《史記》),“水經雲:淮水出荊之左,迂回以入渦,麓高水彙為患,禹鑿荊塗二山之峽,使淮出于其間,水乃安流。所鑿處有遺迹,冬月可見。”。位于今天淮河兩岸的荊山與塗山,本為一體,淮水流到此處受到荊塗二山的阻擋,淮水升高從荊山西麓迂回荊山彙合渦河後,淮水東流。每到淮河洪水發生時,形成洪水環繞荊山的情景,也就是“浩浩懷山襄陵”的洪水情景。

夏朝存在鐵證如山:華夏河山是中華文明産生的源頭

大禹治水開鑿荊山與塗山的連接配接處,形成“荊塗二山之峽”“使淮出于其間,水乃安流”。于是,荊山成為四周環水的一座山峰,成為“河”中“口”的來曆;“荊塗二山之峽”的開通也取直了淮水與渦河,成為“河”中“一”的來曆,和“河”中“亅”的來源。“河”字中的“氵”為淮水東岸北淝河、芡河與泥河(古稱黃河)的原始刻畫。是以,“河”字的産生,與7300年前的雙墩文化遺址生活的華夏先民,具有文化産生、形成、發展的因果關系,是淮河雙墩文化繼續穩定發展3000年後的水到渠成結果。

夏朝存在鐵證如山:華夏河山是中華文明産生的源頭

【春秋·說題辭】河之爲言荷也。荷精分佈,懷隂引度也。【釋名】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河”字的來曆本源為對平緩淺顯的河水中,生長的荷花、荷葉、蓮荷的描述。蓮荷與芡實(也叫雞頭米)是重要的水生植物,為華夏先民們提供輔助的食物,保障着華夏先民的食物需求。如果蓮荷無法确定它的名稱地理來源,那麼,芡實來自于芡河,當無可置疑地來自于芡河,因為“芡”字的唯一含義就是“芡河”與“芡實”。是以,“河”與“荷”同樣來源于塗山淮水周圍河流湖泊,當是情理之中、真實可靠的文化曆史事實。

夏朝存在鐵證如山:華夏河山是中華文明産生的源頭

中國文字産生的地區,是華夏文明的形成之地,是未來中國曆史與考古研究的重要課題。當“河”“水”、“塗”“山”、“華”“夏”等文字皆産生于淮河塗山荊山,“夏之興也以塗山”,夏啟出生生長于淮水塗山,那麼,作為中國第一個世襲制王朝的夏朝,中國國家形态的第一個王朝,會離開這個孕育華夏文化的龍興之地?堯舜禹三代,前赴後繼進行的治理天下之水,大禹治水建立豐功偉績的地方,使得“中國之民得而食也”的地方,難道還是後世曆史學界與考古學界口中的東夷之地嗎?

夏朝存在鐵證如山:華夏河山是中華文明産生的源頭
夏朝存在鐵證如山:華夏河山是中華文明産生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