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其
二、德
“德”是一個形聲字,由義符“彳”和聲符“ ”兩部分組成。
在現存漢隸碑刻以及簡牍書中,“德”字常見的字形有兩種。其中一種,像《西嶽華山廟碑》這樣:
另一種字形,《張遷碑》裡就有:
無論做這兩種字形當中的哪一種,聲符“ ”的頂部一橫之上一定是有筆畫的,或為一豎出頭,或為一點。
像我們今天臨寫的這個“德”字,頂部隻有光秃秃的一橫的寫法,在漢碑中是非常少見的。
這個特殊的字形看起來既不符合隸法,也不符合漢隸的書寫習慣。
如果不是刻石的時候把頂部一點刻得太不明顯,或者因為碑面風化日久以緻拓印的時候那一點拓不清楚,那麼這個字恐怕得算個錯别字。如果要将這樣的字形移入我們自己的作品,我覺得需要慎重考慮。
除了字形之外,這個字的結構也有一個比較難處理的地方。聲符“ ”的頂部一橫太粗,而“心”字底的波磔又太細,稍一不留神,這個字就會寫成上大下小、頭重腳輕的模樣。
對這個問題的處理,我個人的意見是這樣的:
頭重腳輕,對任何書體、任何字形來說都不好看,但加重“心”字底的占白不一定非要依靠加粗波磔來實作。
在波磔較細的情況下,我們拉開三點的橫向距離,把點畫寫得稍微粗重一點兒,同樣能起到加重占白的作用,也能有效地令這個字的結構複歸于平衡。
三、爰
“爰”是一個會意字。造字之初,它是下面這樣的:
很明顯,這是一個人手裡拿着一根棍子,想把它遞給另一個人,讓他用手抓住。是以“爰”其實就是攀援、援助的本字。我們今天慣寫的“援”字,是因轉注而形成的後起字形。
對比“爰”字的篆形,不難發現,我們臨寫的這個隸書“爰”字其實是在篆形的基礎上隸變而來。具體地講,隸形中的筆畫是把篆形中的筆畫和融成一筆而得到的。
四、既
一般來說,一個隸書字形中如果同時有向左和向右出波磔的兩個筆畫,如上圖中的筆畫和筆畫,往往會以為主筆。因為向右出波總比向左寫起來更順當些。
可是這個書寫習慣在《張遷碑》中表現得并不明顯。更多的時候,《張遷碑》會把兩個筆畫做平均分布,不太看得出孰輕孰重。
這個“既”字如此,上面那個“爰”字也一樣。不過具體到這個“既”字,加重了筆畫之後,會帶來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它會向左侵占更多的空間,進而與筆畫發生沖突。
怎樣調解這種沖突呢?
《張遷碑》選擇是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方案。它将義符“皀”整體做了輕微的逆時針偏轉,把筆畫擡起來,令筆畫楔入筆畫的下方,進而化解了這種沖突。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檔|張遷碑&晉公子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