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筆魂墨韻繪千山——記畫家吳守明

筆魂墨韻繪千山——記畫家吳守明

吳守明是一位充滿創作激情的國畫家。在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他跋涉千山萬水,以不懈的追求,創作了許多人們喜聞樂見、活潑生動的山水畫作品,映襯出他内心深處為祖國山河立傳的愛國情懷。

2002年初春,在他家溫馨的客廳裡,當講述到狼牙山寫生的情景時,他竟動情地唱起了20世紀40年代解放區流傳的一首歌謠:

棋盤陀,山崖高,

壯士的血花紅。

血花紅,血花紅,

勇敢的八路軍,

五個好英雄……

聽到這歌聲,我情不自禁地被狼牙山五壯士阻擊日寇、英勇不屈、砸壞槍支後跳崖的英雄壯舉所感動。于是,我循着這歌聲,走進了吳守明的藝術旅程。

筆魂墨韻繪千山——記畫家吳守明

他1938年出生于河北省灤縣(現灤州市)楊柳莊鎮王莊子村。從打記事起,他便參加兒童團的活動,和小夥伴一起唱着《歌唱二小放牛郎》為八路軍傳送信件、看消息樹。哥哥王盡忠(吳守信)比他大15歲,在12分區參加了八路軍,從此他家便成了堡壘戶。吳守明最早接觸的藝術是皮影,八路軍灤西縣大隊經常串村搞宣傳,演皮影,孩子們最愛看宋哲元盧溝橋殺日寇和瓦崗寨等傳統段子。

隻要附近村子有演出,他就要約小夥伴追着去看。後來上了國小,他仍癡迷皮影,因家境貧寒,買不起影人,就向同學借,并饒有興趣地臨刻。國小畢業時,他刻的各式各樣的影人足有100多個,使他的藝術天賦得到充分展現。

1953年考入河北省立唐山中學(後為唐山一中)國中部。當時學校的美術教師是早年畢業于北平藝專的宣道平先生。每次上課,老師都要抱來一摞美術雜志和圖檔給同學們看,裡面有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于非闇的牡丹、王雪濤的花鳥、董希文的人物等。吳守明聚精會神地聽講,認認真真地觀賞,令他眼界大開。宣道平對吳守明厚愛一層,經常把他叫到畫室看畫,為他做示範。

一次,宣老師對他說:“畫畫得再好,如果題字跟不上,會給人以不完美的感覺,這是個很大的欠缺。”鼓勵他下苦功臨帖。在宣老師的指導下,國中三年級時,吳守明已是學校國中部美術課外活動小組組長。當時唐山市教育局搞了一次中學生美術作品展覽,他有6幅水彩畫被學校推薦參展。

18歲那年,吳守明國中畢業考入天津河北師範學院美術系(天津美術學院前身)。當時,這裡有一批著名畫家,如秦仲文、張其翼、李鶴籌、溥佐、李智超、劉君禮、孫其峰、王頌餘等,都在第一線從事教學活動。特别是劉君禮先生,這位張大千的得意門生,經常帶他外出寫生、觀摩畫展,為他修改畫稿。在學院濃厚的藝術氛圍裡,5年正規、嚴格、系統的學習和訓練,使吳守明在山水畫理論與創作實踐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筆魂墨韻繪千山——記畫家吳守明

大學畢業後,他被配置設定到《河北美術》雜志社從事編輯工作。在采訪組稿過程中,結識了李可染、葉淺予、董希文、蔣兆和、吳鏡汀、何海霞、邵宇、黃胄、李斛、吳冠中等一批著名畫家。吳守明認真研究和探讨大師們的藝術特點和表現技巧,得到多方面的教益。因工作關系,他經常參加各式各樣的展覽,并有機會到全國各地去寫生,足迹遍及太行山、燕山、泰山、廬山、黃山、峨眉山、青城山、丹霞山、普陀山、三峽、桂林等地,積累了大量的創作素材。在編輯實踐中,他如饑似渴地消化吸收多方面的藝術營養以充實自己。即使在“四清”運動和“文革”中,也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先後畫了千餘幅速寫。他先後參與創作了連環畫《敵人磨刀,我們也要磨刀》,山水畫《山河新貌》《海河新圖》《太行巨變》等作品,在《解放軍畫報》《河北文藝》等多家報刊發表,營造出一片屬于他自己的藝術天地。

縱觀吳守明半個世紀的藝術履迹,我們可以發現其山水畫深遠的義理和無窮的意趣。他從不單純地摹寫客觀景物,而是以自身獨特的視覺及精神風貌,譜寫着對祖國山河的深深的愛。他的作品是靈魂的契合、生命的轉換。這一切,都能在他從兒童團到畫家的經曆中得到诠釋,在燕趙大地古老深厚的藝術沃土中找到根基。

筆魂墨韻繪千山——記畫家吳守明

吳守明的山水畫大多取材于太行山、燕山和祖國的名山大川,其中以狼牙山系列和長城系列最具地域特色。

1961年大學生畢業前夕,他懷着極大的熱情奔赴狼牙山寫生,以傳統筆墨和切身感受,創作了《狼牙山春色》,受到名師們的一緻好評,被推選參加河北省美術大展,并在《河北美術》上發表。此後,他以太行山為創作基地,多次到狼牙山寫生。1978年秋天,他和鐘長生結伴從狼牙山主峰的山路向上攀登。上午10點多鐘到狼牙山主峰棋盤陀時,燦爛的陽光照耀着巍峨的群峰和滿山的紅葉。高大的烈士紀念塔,夢幻般地矗立在山巅。濃烈的革命氛圍拍打着他的心扉,仿佛聞到了抗日戰場上硝煙,聽見烈士們浴血奮戰的呐喊,于是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孩提時代的歌謠:“棋盤陀,山崖高 ”一股創作激情在他心中奔湧。回來以後,他創作了巨幅國畫《太行浩氣傳千古》。整個畫面以紅色為基調,象征着無數先烈用鮮血染紅的祖國大好河山。溝壑縱橫,萬仞峭壁、層層疊疊,渾厚雄偉,表現了無數先烈前仆後繼、不屈不撓的鬥争精神,具有感人肺腑的藝術魅力。作品在《中國書畫》叢刊上發表後,被毛主席紀念堂收藏。

《太行浩氣傳千古》和《狼牙山頌》《狼牙山巅》《浩氣長存》《太行秋韻》等系列作品,以深沉博大的氣質和雄渾樸茂的風格令世人矚目。

吳守明出生在燕山腳下,他熟悉那裡的山川地貌,了解那裡的風土人情,是以創作以長城為題材的作品時揮灑自如,得心應手。由《東方巨龍》《古垣滄桑》《長城古韻》《關山瑞雪》等作品組成的長城系列,采用不同手法,歌頌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和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創作于1990年的《潘家口水庫長城》,以概括的手法、剛健的筆力,生動地刻畫出山勢的飛動與長城的巍峨。

群山之下,高峽出平湖,平靜水面上的幾點白帆與山頂的烽火台遙相呼應,充滿詩情畫意,引發人們對昔日古戰場的緬懷和遐思。在建黨80周年之際他創作的《長城進行曲》,以晚霞中的金山嶺長城為載體,用強烈的黑、紅、藍、灰色帶以及色彩的節奏韻律,使人仿佛置身于“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怒吼聲中,是一幅具有強烈藝術震撼力的成功之作。多年來,吳守明走的是一條學習傳統—實地寫生—精心創作的路子。他風塵仆仆,從五台到普陀,從峨眉到蓬萊,從鄱陽湖口到燕山古塞,創作了大量作品,曾在《人民日報》《中國書畫》《中國畫》《新聞出版報》,美國的《海内外》,菲律賓的《商報》等數十家國内外報刊發表,并入選《中國美術選集》《當代中國美術》等大型畫冊。作品有的被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八大山人紀念館和大陸台灣、香港等地,以及美、英、法、奧、日、加、剛果等國家有關機構和藏家收藏。他的《山水畫變革要述》《山水畫構圖》等理論著作,發行近萬冊。

筆魂墨韻繪千山——記畫家吳守明

吳守明藝術上成功了,但他從不自傲。尊敬師長、扶掖後人始終是他做人的準則。在天津上學以及到省會石家莊工作,他經常回唐山看望啟蒙老師宣道平先生。在宣道平的晚年,吳守明認真整理老師的畫稿,請黃胄先生題寫書名,陳大遠先生作序,積極操持《宣道平畫集》的編輯出版。遺憾的是,1984年畫集出版時,老師已經故去。他尊重基層的畫家,與他們平等相處。在他的關心和支援下,地處唐山市北部山區的遷西縣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縣級山水畫會。他積極參加縣文化館組織的“幽燕十縣書畫影展”“東辰杯書畫大賽”等跨地區的文化活動。1997年2月,遷西縣的山水畫到省會石家莊調展,吳守明出席開幕式并講話,會後寫評論文章在《河北文化》雜志上發表。

在談到今後的想法時,吳守明說:“一個畫家,永不能言‘功成名就’‘爐火純青’,因為那将是藝術生命的終結。我要繼續遊覽革命聖地,祖國的名山大川,一處處走,按專題畫,用學生時代的心态繼續創作,做個‘白發學童’,畫到老,學到老。”

吳守明是位學者型的畫家,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的中國畫作品氣勢宏大,骨脈雄強,線條蒼勁,墨色淋漓,清新隽逸,具有典型的燕趙雄渾畫風。其創作的山水畫,曾參加全國美展及中國美協舉辦的專題畫展,并在國内國際上獲獎,赢得了贊譽。

1988年,他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編著出版了《山水畫變革要述》,縱覽古今,評流論源,概述了山水畫藝術的變革。1995年又編著出版了《山水畫構圖》,圖文并茂地闡述了山水畫藝術的結構形式法則,發行近萬冊,受到同行專家和書畫愛好者的高度評價。

他擅長藝術評論,曾為程十發,吳冠中、張其翼、孫其峰、李駱公、盧坤峰、賈又福、趙信芳、張辛國、鐘長生等30多位著名畫家寫過評論文章及畫冊序言。

他兼攻書法、篆刻,臨習王羲之、米芾行書多年,筆法精妙,古雅端莊。

他是少數中國美協、中國書協會員之一,曾擔任河北省美協理事,河北省山水畫研究會第一任會長,河北省篆刻研究會副會長。曾任上海《書法》雜志舉辦的“當代中青年書苑撷英大賽”評委。書、印作品在《中國書畫》《書法》《現代印選》等雜志發表,并被西安書法博物館、上海書畫出版社及法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國收藏。

他的履歷被收入多部典籍。1995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筆魂墨韻繪千山——記畫家吳守明

此文載入《書壇畫苑唐山人》2005年10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作者:劉士裕,唐山市政協原副秘書長美術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