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産品開發(一):品牌沖突論》中說:當下産品開發管理和品牌管理的主要沖突來自品牌理論體系的完善和産品管理體系的極度不完善,内在的産品理論系統的成長和管理者對産品失敗的内因認知不足,導緻了很多企業無法協同一心地對抗市場環境的變化,進而導緻産品失敗。
解決這一沖突的方法之一,就是完善産品開發管理的理論體系,用“革命的方法”來指導“革命的運動”。建立健全産品開發理論體系的唯一方法,就是認識和實踐的結合,用實踐的方法更新對産品開發管理的認識,将認識轉化為行動方案,來指導和發展産品開發實踐。
為什麼說品類管理系統是第三種解決方案
産品開發的理論認識主要有三個次元,那就是基于産品本身功能的技術次元、基于市場競争的品質次元和基于産業能量的品類次元。
這三個次元之間既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賴,又分别于企業組織内部的資源配置設定中互相沖突。這些沖突符合理論體系的發展規律,又符合教員《實踐論》中所說的真理形成的條件。
産品開發理論的發展,必然獨立于品牌管理體系之外,又與品牌管理系統有必然聯系。這是當下市場環境中,企業組織的角色群組成原因決定的。
組織的發展,越來越傾向于解決群體問題,而不是浪費時間和效率去解決個體的問題。這是組織效率群組織目标的進化規律決定的。
群體是由個體組成的,大環境下所顯示出來的個體的差異化和特殊性,是由于差異化特性本身更容易被放大和傳播。而群體群組織的組成和進化的目标是解決共性問題和共同需求。
是以,細分需求下的産品在不斷分化,解決消費者中由時間、空間、性别、環境等問題塑造出來的個性需求,當交通解決掉距離、儲運解決掉時間、傳播解決掉資訊屏障,那麼細分産品的需求滿足能力就隻剩下産品本身的技術問題了。技術問題的解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技術革命的周期跨度往往超過人類平均壽命。——很難有産品的生命周期長于人類壽命,品類卻能。
品牌管理理論系統,本身代表的是将一個産品通過規則的建立和成長,通過壟斷性的資訊賦能和資源加持,使一家之言變成一個行業之行為,使需求認知演化為品質法則。是以品牌管理的局限,在于它的成長更傾向于一家獨大和獨裁。而封建主義必然走向末路,随着人類文明的發展,組織必将進化,或者迎來革命。
品牌的終極是變為一個行業的品質标杆,然後品質标杆變為行業的基本要求,最後通過技術變革或創新,更新品牌或者分化品牌。是以品牌的壽命長短不一,跨度很大。是以老字号的命運要麼是走向滅亡,要麼是重塑。在這個規律下,品牌的管理路線,必然是渴求創新。創新并不意味這市場需求被滿足,而一單離開了品質堅持,品牌就會走向末路。
企業組織,是從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易走向群體與群體之間交易的轉型階段,是由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需求滿足走向群體與群體之間共性需求被滿足的過渡性解決方案之一。企業組織的形成是由交通從不發達走向更發達、資訊從閉塞走向開放、認識從低級走向進階所引發的偶然和必然。群體的需求并不傾向于企業組織這一種解決角色。管理的理論體系也不傾向于品牌管理這一套方法。
群體的需求共性往往就在眼前而被忽視,個體的需求差異會因為不同而被輕易放大。個體的需求往往由個體就能解決,尤其在交通和資訊無比發達的今天,一個個體戶也能通過網際網路和物流解決全國甚至全球的個體需求問題。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難無非是來自于更大的組織政策的狹隘或法律邊界的阻礙。
群體的共性需求平靜如湖水,表面波光粼粼,深處波濤洶湧。在共生共存的群體中,需求與需求之間的邊界沒有那麼清晰,而供給側卻由産業叢集将這一切通過時間和空間進行了明确的區分。今天,每一次産業叢集與另一個産業叢集進行有效結合時,就會有一個新的品類形成,就會有一個現象級的爆品出現,就會有一個新的需求群體畫像被發現和被産生。然後群體融入群體之中,需求隐入需求之中,等待着橫向的新的産業群與産業群之間的膨脹,或者縱向地孕育一場基于共性需求的更新和變革。
由此,産品品類開發管理體系萌芽。一個獨立于“技術研發傾向的産品管理理論系統”和“企業效率提升傾向的品牌管理理論系統”之外的,用來應對“群體的共性需求傾向的品類管理理論系統”,正在快速成長——它基于技術現狀而求索與技術的創新組合,基于效率的滿足而以效率認知為基礎思維。——故善為者,善為人之師;不善為者,善為人之資。
正因為面對的需求群體和解決需求問題的容量不同,品類管理體系的能量也必将大于技術産品管理理論體系和企業品牌管理體系。
市場經濟的進步促使組織管理能力的進步,技術傾向的産品理論用來解決個體需求,解決的是偏好性問題;效率傾向的品牌理論用來解決個體和群體混雜的群體規模的差異化問題,解決的是品質建設問題;共性需求的精準滿足,才能更好更快的促進群體文明的發展,減少浪費,避免供給側備援。以此為核心而催生的品類管理理論,必将迎來一場新的市場和新的商業文明變革。
這次,解決問題的可能是企業組織,或者是更新版的,更能帶來解決效率的其他形式的組織。這是群體文明發展的必然,也是需求進步和下一次文明革命的必須條件。
為什麼是實踐論
目前階段,品牌管理系統和技術管理系統還沒有被中小企業有效地認識和使用,但群體文明進步的大潮下,大自然的生态進化論未必會等待個體和小種群的成長。在曆史長河裡,這樣的淘汰數不勝數。
自信的企業家和管理者們傾向于靠近成功和欲望,而惰于總結失敗和成長。教員的《實踐論》告訴我們,失敗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社會活動和協作是認識發展的基本來源。要結合實踐,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外界的規律性。一個組織要從“自在的階級”走向“自為的階級”,不能使自己的思想落後于實際。
資訊發達的時代,生成一個創意,有一個與衆不同的感性認識,非常之容易。一個産品的創新和一個需求的發現,如何從感性轉變成理性,形成“法則性的思想、理論、計劃或方案”,然後将這些思想、理論、計劃或方案應用于實踐,進而達到預想的目的呢?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有品類管理的認識,還要有品類管理的實踐。
然而,實踐并不是想到一件事或者看到一個目标就去做。實踐看的并不是組織中個體的執行力,而是考驗組織整體對社會關系的協同認識、對需求環境的規律認識、組織對經驗的總結和深化能力。
要解決群體的共性需求,組織要更像一個有效協同的整體,而不是分散作戰的個體。如果一個組織對這點的認識不足,就不足以解決群體的共性需求問題,完成品類實踐。就像一個人如果經常更換四肢或者五髒,哪裡還有精力去做事情呢?
是以組織要首先認識到并努力成長為一個超級個體,這個超級指的是協同能力,而不是體量或者“占地面積”那樣的“大塊頭”。這是品類實踐論的第一個要求,是品類實踐理論的基本認識。
根據大自然的生态進化傾向,品類實踐理論不是解決組織問題的唯一方案,也不是解決共性需求的法則。這是群體實踐的性質決定的,也是目前群體組織認識發展的階段決定的。
“感覺隻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現在,品類管理理論還處在真理形成的初級階段,而在組織的選擇傾向上,品類管理問題正在成為優秀組織管理的共識。
真理需要發展,認識隻是開始。品類管理需要實踐,并通過一個又一個群體的實踐,和一次又一次的群體實驗,“由淺入深,從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将品類管理從認識階段引向真理階段。
教員說:“真理的标準隻能是社會實踐”。
品類管理實踐的三個關鍵是:認識、知止和自勝。分别作用于品類實踐的認識階段、行動階段和實踐階段,并且在三個階段中互相影響,相輔相成。
品類實踐關鍵起點:認識
不同的公司之間互相競争,有人失敗,有人勝利,這加強了整個體系的适應性。這也正是市場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出色的原因:市場能提供一種不斷試錯的程序。——馬修·薩伊德
行為是為目标服務的。一個新品類從想法到概念,從行為到實踐,是從無到有的過程。“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新品類從0到1的過程,就是從無到有,而我們的目标,并不是到“有”就結束了,而是我們希望這個“有”可以生一,然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個好的産品理論既可以帶着企業組織從“0”到“1”,也可以通過實踐和認識的提升,群組織從“1”到“10”,再從“10”到“100”。
是以産品管理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得一”,如何有第一步的認識,然後從認識到行動,從概念到實踐。
品類理論的形成過程,和産品開發一樣,是從一個思想轉化為行動,從認識轉化為實踐,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明真理和發展真理的過程。
目前的産品管理階段,既缺乏這樣一套理性的過程,更缺乏這樣一套指導實踐的真理。
道雖可道,非恒道;名雖可名,非恒名。一個品類的形成或許可以追溯和參考舊品類或其他品類的形成路徑,但這個路徑需要考慮到特定的環境和背景。是以并不是所有的品類形成規律都可以拿來即用,不是成功的品類路徑都可以複制。既有的産品品類,它現在的名字或許來源于需求成因,或許來源于技術成因,或者是品牌營銷所塑造,然而随着市場的發展和需求的進化,現在的品類名稱可能如日中天,卻也未必恒久。
品類的形成和建設,皆處于變化之中。産品的生命周期和品牌的生命周期關聯密切,而品類的生命周期次元在産品和品牌之上,壽命更長。是因為它更接近群體需求的本質,更代表群體需求的共性。
品類從“無”而來,至“有”而分化,變為細分産品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把握了品類形成的源頭和程序,産品的分化和個體乃至小群體的需求,就更容易把握。
那麼品類之源在哪兒呢?在調研。——調研是獲得認識的基礎。
調研分為定性調研和定量調研。
現有的市場研究理論,主要是基于需求,基于各種已有的理論和工具對需求進行定性,對市場進行定量。這一方法路徑如果直接搬到品類的管理和開發中,明顯少了對于品類形成過程的認識,缺乏對品類形成的底層邏輯的認識,缺乏對品類元素進行區分管理的實踐驗證。就還停留在産品的開發管理系統中,忽略了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群體的需求規律。
從産品開發的角度以新品類的打造為預期目标,進行市場研究,是使用現有的工具生搬硬套。既忽略了以産品開發為目的的工具形成的原因,也偏離了品類之于市場環境變化的演變規律。
是以,我們一方面要挖掘現有市場研究工具形成的基礎,以及在品類開發管理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品類管理工具進行實踐試驗、篩選和優化。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市場需求研究的兩個有效的工具,是産品開發成功與否的必要階段。符合認識發展的規律。
對于品類開發的研究,又如何進行成因分類和概念建設呢?
現有市場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是對多個個體進行的需求分類,界定需求性質,以比對需求的滿足方式;而品類的形成和塑造是針對群體的,首先我們要建立品類管理的定性研究,是對群體共性需求的研究。在這個認識基礎上,對使用者的研究變為對使用者群的研究,就不能止于對個體進行行為跟蹤和傾聽心聲。對個體表現的深入觀察會把我們對群體共性問題的定性引向相反的方面。
是以,我們要首先抛開主觀認識。從群體的角度觀察群體行為,是希望無中生有,為企業組織找到品類機會,為群體共性問題找到高效率的解決方案。此時,我們抱的隻是一個想法,定性研究的基礎是既不能确定組織目的,又不能确定群體需求共性。一切尚處于混沌之中。
以“無欲”觀群體需求之“妙”,在群體之外,進行需求的分類和分層,橫向了解群體偏好,縱向分析需求傾向。對比不同群體的共性進行剪裁,劃定群體與群體的需求重疊部分,綜合組織能力和産業階段,形成新的群體需求概念。
接下來就是對群體需求的定量研究。個體思維了解個體,組織思維才能了解群體。
現有的市場調研方式先做定性研究再做定量研究,是基于從個體到更多個體的量的變化,局限于個體認識本身和生産力的傳統認識。品類開發管理的定性研究是基于群體開始的,本身的目的就是解決群體的共性需求問題。那麼品類管理的定量研究,需要基于什麼樣的目的,又以什麼為度量機關呢?
以用組織的方式解決群體的共性需求為目的,找到群體的共性問題,是在定性研究之後要做的事。從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是組織從一個想法和經驗産生的認識轉向品類概念的過程,是從概念更新成行動計劃的開始。
這個開始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邊界。——“恒有欲也,以觀其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名稱雖然不一樣,然而都是從一個想法開始,都是新品類形成的必要階段,都是需要同一個組織在同一個認識層面,進行問題的方案提出和解決。兩者都是建立認識的開始,同樣也都是一種實踐過程。定量研究的不同,在于找到邊界,包括群體需求的時間空間邊界和環境邊界、組織的能力邊界、現有産品滿足共性需求的能力及替代性能力邊界、新品類所處的PEST(政治、經濟、社會、技術)邊界等,以便更好的制定實踐計劃或方案,最終通過實踐使想法變成真理,使需求變成品類。
是以,在品類管理的定量研究中,要統計的不是類似個體在不同群體中的數量,而是相同群體在不同群體中的總量大小以及與時間次元的關系,由此來把握實踐周期和品類生命周期,以更好的管理品類的不同階段。
是以,品類實踐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和調研,在這一步驟中,要制定調查大綱、要深入和觀察群體生存相關區域、要做好記錄和分析記錄、要組織在實踐中同步認識、要實事求是,尤其要“反對本本主義”。
品類實踐關鍵行動:知止不殆
現有的産品理論和産品戰略,是用來指導增加産品線和開發新産品等行動的。主要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多變和分散的需求本質。品類需求來自于群體共性,群體的“需求”本身比個體的“需要”更加穩定,并且趨于聚合。是以品類開發本身就是解決企業組織高效率開發産品的思維方式。人類文明的進步基于效率的變革,高效率地解決群體共性需求也必然是組織成長和變革的新方向。
如果傳統的産品開發目的是使企業組織更快和更大,那麼品類開發管理所提供的組織思維能力的提高,必然使企業組織走的更遠、變得更強。
因為産品開發理論體系是基于舊的生産力和運輸條件而生的個體行為,而品類開發實踐是基于新的生産力和運輸條件的、以組織協同來解決群體需求的協作行為。品類的開發管理天生具備體量優勢,它所考驗的是一個組織整體的協同能力,而産品和品牌生于個體能力和資源優勢,也必受制于個體和資源局限,是以品類管理的邊界更廣更大。
正因如此,在品類研究和開發管理的實踐中,我們要有所止,給組織設定實踐邊界。這是定量研究和實踐方案形成的目的,也是新品類執行成功的基礎要求。
知止的目的是什麼呢?舍棄臆測和空想,投身于實踐。是教員《實踐論》的理論核心之一。
在品類開發和建設的過程中,組織立場要明确,守中守正,放大格局,抛棄僞價值。因為群體的智慧遠高于個體與個體的聯合。群體對企業組織的反噬作用力也兇于個體的不滿意。
是以企業組織在品類的開發和實踐中,要堅持原則,守中抱樸,絕僞棄慮、絕仁棄義、絕巧棄利。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從無到有,通過一步一步的從認識到實踐,再從實踐轉化為更高的認識,就能從片面到更多面,逐漸看到新品類的全“象”。
組織認知在群體之前,高于群體認知,就可以通過成功的新品類建設引領群體的共性需求;組織認識脫離實踐,就會落後于群體認識,就不可能長遠地滿足群體的共性需求:企業若隻能滿足群體的低級需求,就不能提升技術能力和技術變革,不得不停留在滿足最基礎的生理需求上——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底層,或者隻能通過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認知差異,建立品質認知,以品牌的名義滿足個體的品質和安全需求——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倒數第二層。
隻有群體的共性需求被滿足了,才能達到馬斯洛需求理論的第三層甚至更到的層次——情感需求和歸屬需求,由此才能更好尊重使用者群體,讓個體從群體中感受到愛,并通過對群體能量供給和自我回饋,進而進行自我實作,創造人類文明新的變革。
這符合教員在《實踐論》中所說的——“人類社會的生産活動,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進階發展,是以,人們的認識,不論對于自然界方面,對于社會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的由低級向進階發展”這一規律。
是以由品類管理來解決群體共性需求,既是品類創新的先天優勢,也是品類創新理論對于組織變革的重大意義。——“無數相對的真理之和,就是絕對的真理”,無數的群體的需求之共性,就是絕對的群體需求共性。
既然确定了共性需求,就不是用個體的思維進行天花亂墜的吹牛,而是踏踏實實的找到群體需求的解決方案。教員說“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的虛僞和驕傲,決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态度。”
我們在品類開發管理實踐中,要明白實踐的重要性,更要明白認識和思想的虛無缥缈,有所止,才能有所成。
感性認識是理性實踐的“水之源,木之本”,認識開始于經驗。但如果要經驗和認識來指導實踐,那麼認識和經驗就需要深化為理論,并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是以,感性的認識要迅速地改變為理性的實踐,而不是抱着夢想睡大覺,那麼夢想就永遠是夢想,并且越想越缥缈,最後走向煙消雲散。
——“然而思想落後于實際的事是常有的”。
是以理論,必須要能夠指導行動!
有了基本的認識,就要有一個輸出的标準和路徑,有規矩有法度,以使組織在行動中不輕易懈怠。從标準到準則,最後變為法則,既是品類的演進規律,也是組織認識的演進邏輯,更是是否能夠影響長遠群體認知的關鍵。
用時間和實踐去沉澱,去堅持組織的初心和原則,去比對群體與組織的共性需求和認識,既要認識沖突的普遍性,也要找到沖突的同一性。——“知止是以不殆。卑道之在天下也,猶川谷之于江海也”。
這就是知止的意義和價值。
品類實踐關鍵思想:自勝者強
“社會實踐中的發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是無窮的,人的認識的發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也是無窮的。根據于一定的思想、理論、計劃、方案以從事于變革客觀現實的實踐,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們對于客觀現實的認識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于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實踐論》
能夠在實踐中不斷進行認識的突破和自我突破,是實踐和認識的終極動力,是群體發展和變革的源頭。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而弗能久,有況于人乎!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品類管理實踐理論的關鍵在于“善始且善成”,善始的關鍵在于善于認識和洞察需求和群體的發展變化;善成的關鍵在于實踐中的總結和進化。認識始于差別于正常的行動,實踐成功的關鍵在于理論的指導。——“反也者,道之動也;弱者也,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理論的力量是強大還是薄弱,在于實踐中的運用;需求是否被完美洞察,在于是否反于正常認識而行。
何為自勝?老子說“吾是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品類管理者應“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聖人自知而不自見,自愛而不自貴”。
勝過敵人在于清楚自己有什麼,勝過自己在于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在舊的品類中競争,傳統的産品和品牌管理是希冀競争對手的失誤或者被忽視的需求——“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新品類開發管理是基于需求中的“未被滿足”,一般沒有直接的競争對标,是以,新品類開發和管理的踐行者,認識到個體局限性,輕自身的經驗和認知,而重視團隊的認知統一和協同默契,忘卻把自己作為組織中的一個器官;而品類管理的團隊要把自己看為一個整體,重視組織整體的進步與突破,是進行品類管理和新品類開發的意識層面的關鍵。——“知天知地,勝乃不窮”。
一篇《品類實踐論》的結尾最終落在了《孫子兵法》的形篇與地形篇上,也算是實事求是的認知與實踐的側面理論驗證吧。
“必須強調團結和進步”,“事情雖然困難,卻是大有希望”。這兩句話是教員在1940年2月的兩篇文章裡寫的,留着這裡作結尾。共勉!
新春快樂!
潤玉原創
2023年1月22日
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