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發不等于創新

注:本文轉自  marshel的專欄:http://www.52rd.com/Blog/Detail_RD.Blog_marshel_29871.html

正文如下:

通用電氣公司在1905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企業研發實驗室,建立人是德裔美國實體學家查爾斯.普羅托伊斯.斯坦因梅茨。斯坦因梅茨建立研發實驗室有兩大目的,一是研究有明确成果的技術發明,另外就是通過技術創新,為企業建立可持續的自我更新機制。

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高科技企業,都在采用基于企業研發實驗室的創新機制。這些年世界知名大企業的研發投入一直在持續增加中,2011年微軟、英特爾、思科、谷歌、阿爾卡特、博通等企業,把全年銷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到了研發之中,甚至虧損企業諾基亞,也投入了驚人的13.3%。受日本海嘯、福島核電站事故、以及泰國水災的影響,2011年日本衆多企業慘淡經營。為了挽回頹勢,行業巨頭們不約而同地加大研發投入,希望依靠創新走出困境。

現代企業研發投入的一個特點,是越來越全球化。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2012年初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本土科技行業研發職位的數量在快速下降,而美國企業正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建設更多的研發實驗室。報告說,包括3M、卡特彼勒和通用電氣在内的美國公司近年來花費了數十億美元擴大海外研發實驗室。這類公司希望獲得更多的科技人才,針對美國國外市場開發産品,并通過研發投資與各國政府建立更友好的關系。

世界在全球化,而中國在全國化。規模較大的國内企業就像打麻将一樣,在東西南北中多個城市批發建立研發中心。據聯合國世界知識産權組織2011年的報告,中國1993年的研發投入占全球的3.3%,而2009年上升到12.8%,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研發投入的“亞軍”。

對于高科技企業,研發投入是一種必然和當然。想通過減少研發投入來降低企業成本,無異于飲鸩止渴,将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

但是研發不等于創新。研發投入越多,并不意味着效果就越好。比如蘋果公司,2011年研發投入僅僅占銷售收入的3%,這個比例在高科技企業裡面算是相當寒酸的了(華為是8.9%)。就算對比絕對金額,蘋果的研發投入也不到諾基亞的30%。但是從實際效果看,蘋果代表着創新,而諾基亞一直被當作創新的反面教材。

不清楚諾基亞的巨額研發投入都用在什麼地方了,反正蘋果的研發投入非常有效。從公開的資料看,蘋果的研發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比如更少的手機按鍵、更薄的電腦機身、更長的電池使用時間、更舒服的觸摸屏操作、更吸人眼球的鋁合金整體成型、更讨人喜歡的圖示等等。粗看上去,都是一些零敲碎打的小革新,但正是這些“短視”和“功利”的改進,最終成就了蘋果的創新和成功。

基礎性、前瞻性、理論性的研究,往往是最費錢、最費時的。這些研究也許會給社會、給人類帶來深刻的變革,但是這些研究首先會給研究者本人及其所在的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和不确定性。是以純理論性的研究,并不适合企業。看看貝爾實驗室、施樂、北電網絡、柯達這些響當當的名字,哪一個不是和天才的創新連在一起呢,就算在他們走向衰落之時,也仍然站在創新的最前沿。

德魯克認為斯坦因梅茨的成功之處,在于認識到了技術是一種“應用科學”。斯坦因梅茨原本是一個理論實體學家,理論實體學有很強的玄學傾向,但是斯坦因梅茨回避了玄學思辨,他最純的理論研究都是以技術為驅動力,以技術應用為最終目标。正是這種短視和務實,才讓他建立的研發實驗室,為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技術應用,確定企業持續不斷地創新。

的确,現實世界沒有想象中那麼公平和單純。當先行者成為先烈,當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人們對創新殘酷和無情的一面,才會有更深的認識和敬畏。對一個企業來說,如何把握創新與實用、如何在研發實驗室和産品市場之間找到共鳴,并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簡單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