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雲報道:萬物皆上“雲”時代,看雲計算十年的突破與裂變

科技雲報道原創。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基調,“Open Source is eating the world”的聲音言猶在耳,一個屬于雲計算的時代早就不經意來臨。

科技雲報道:萬物皆上“雲”時代,看雲計算十年的突破與裂變

十年前,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尚處于襁褓之中,市場規模隻有10餘億。此後十年,雲計算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年均增速超過50%,2020年市場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成為中國數字化更新的“頂梁柱”産業。

倏忽十載,雲計算産業從弱小到強大,從單一的雲基礎服務裂變為混合雲、雲原生、雲安全等更契合企業業務需求的多元雲服務,邁進了百花齊放的大繁榮時代。

随着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雲計算已經脫離簡單的市場擴張、讓企業上雲用雲的早期階段,逐漸進入到雲原生重構IT架構、上雲用雲兼顧優化治理、原生安全加速應用的深水區。

如今,雲計算走到了哪個階段?企業應該加強哪些方面的雲計算能力?如何将自身業務與雲計算更好地銜接融合?

近日,在2021可信雲大會上,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所長何寶宏、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副所長栗蔚共同就雲計算十年來的發展脈絡回顧總結,對雲計算産業發展的變革趨勢進行全面剖析,并就雲計算未來趨勢開展深入解讀。

科技雲報道:萬物皆上“雲”時代,看雲計算十年的突破與裂變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所長 何寶宏

數字化轉型迎來分水嶺雲原生加速重構IT基礎設施

近兩年,“雲原生”堪稱雲計算領域最熱的名詞之一,其出現不僅将原有IT基礎設施重構為雲原生基礎設施,提供更高效的資源,還為企業打造更靈活的應用開發、傳遞運維能力,加速企業應用的靈活創新。從簡單遷移上雲的“On Cloud”到在雲上基于雲原生而重構企業應用的“In Cloud”,雲原生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分水嶺,其要求企業既要繼承過去,又要連接配接未來;既要立而不破,又要持續進化。

根據IDC預計,到2022年,90%的新應用将采用微服務架構,35%的生産環境應用是雲原生。

此外,在Gartner的報告中,雲原生技術也正在向應用場景、技術、生态三個方面快速演進,并将擴充到更多應用場景,比如在混合雲和多雲管理領域,以及邊緣層的應用等。

在應用價值方面,雲原生能夠支撐業務應用的通用技術能力下沉到基礎設施,在業務應用完整生命周期中提供持續穩定服務,最大化實作雲的價值,讓企業在資源配置、産品傳遞、系統架構等方面獲得更高的效能,進而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業務視角的響應、分析和決策中,使企業在競争激烈、需求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具有更強的創新優勢。

對于這一趨勢,何寶宏表示,企業對于競争的核心訴求正在轉到注重商業模式的改變、快速感覺并響應使用者的需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将倒逼技術架構變革,使架構的支撐焦點由資源轉向應用。為此,雲原生将在發揮雲計算應用價值方面産生積極作用。未來,無論是ERP、CRM等系統應用還是底層IT基礎設施,都會越來越趨向于雲原生,這将是近些年雲計算最大的趨勢。

不同企業實作應用現代化的路線各不一樣,例如:有先進行容器化改造的,有先做微服務架構改造的,也有直接在上雲遷移的過程中同步實作微服務改造的,另加之企業内部環境各不一樣,是以企業在實作應用現代化程序中遇到的挑戰也不盡相同。

他們往往會面臨很多挑戰,包括:如何讓運轉着的舊系統和新應用之間做到無縫的銜接?如何快速靈活地完成應用的內建,以提高可持續的傳遞能力?以及如何在混合多雲環境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架構轉型的技術風險等。

在栗蔚看來,雲計算融合新技術,帶動雲原生進入黃金發展期。雲原生融合新型資訊技術,改變數、智、算的應用方式。雲原生帶動技術架構、應用效能、雲化效益的全方位提升,傳統行業使用者逐漸對外圍系統、次核心系統、核心系統進行不同程度的雲原生化改造。雲原生進一步降低技術門檻,深化雲數融合、雲智融合、高性能計算的發展,推動雲數智高品質融合發展。

科技雲報道:萬物皆上“雲”時代,看雲計算十年的突破與裂變

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副所長 栗蔚

注重雲計算應用效能優化治理成為企業上雲後突出訴求

中國信通院最新釋出的《雲計算白皮書》顯示,2020年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091億元,增速56.6%。對于很多企業,應用雲計算為企業提升了管理效能,但也帶來了相當大的複雜性。如果沒有适當地政策,可能會妨礙業務的正常運作。是以随着企業用雲程度的加深,企業關注點從開始上雲的咨詢、遷移,逐漸地轉到上雲後的優化。

企業需要仔細考慮如何管理、優化和使用雲計算服務,進而可以通過降低雲管理成本,進一步提升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效果。

對此,雲優化治理成為很多企業上雲後改善性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主要選擇,其能夠給企業上雲政策制定、線路規劃、采用實施、雲上優化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優化提升,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新的動力。

在談及雲優化治理将如何發揮作用時,何寶宏認為,企業在上雲過程中對價格、安全、服務能力等尤為關注,對雲品牌的關注度反而降低,這也反映出企業在雲計算應用方面的理念日趨成熟。

優化治理是雲計算永恒的主題,相比以前關注重心隻停留在基礎設施層面,現在更多地落到應用層面,優化治理不僅能夠改善企業上雲後在性能、應用、架構等方面的能力,還将充分發揮雲計算的效能和價值,讓企業更懂雲、更好用雲。

混合雲管理模式演變進行時,是目前企業上雲的最佳路徑

雲計算最終的發展趨勢将可能是朝私有雲和公有雲的結合——混合雲發展。

因為沒有絕對的私有雲,也沒有絕對的公有雲,純粹的公有雲和純粹的私有雲都有其局限性,而混合雲将能夠同時避免他們的劣勢而發揮他們的優勢,已成為企業上雲的主流模式。 根據中國信通院報告,相比全球市場混合雲高達82%的部署比例來說,國内混合雲市場由于起步較晚,這一數字則剛剛超過50%。

從混合雲的特性來看,要實作統一納管、高效運維,混合雲解決方案必須具備在多雲管理、雲網協同、安全管理、雲原生等四個次元中的強大能力。

這些關鍵能力将決定使用者應用的部署位置、互動模式和協同效率,進而對業務産生巨大的影響。

同時,混合雲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斷演進,過去私有雲和公有雲的協作很多是利用公有雲做災備,或者對計算需求峰值的性能補充,這是合作互補的模式,但現在本地和公有雲的協作越來越密切和同步。

現在使用者開始把不同的應用負載部署到更合适的位置,而不是把所有的應用部署在一個地方。不同的應用根據其特點分别部署到本地、邊緣和公有雲,混合雲的協作管理正在成為趨勢。

推動新型信任體系建構零信任與雲原生安全持續融合

從業界今年的發展來看,無論是Gartner認為信任和彈性是自适應安全的兩個原則,還是“零信任”理念成為業界熱議的流行詞,都說明整個行業已經意識到,簡單堆砌安全機制已經無法抵禦日漸複雜的應用場景和攻擊團夥,是以回歸安全的本源,思考如何建構信任體系,成為目前一種獨特的現象。

随着零信任的理念西風東漸,越來越多的國内機構和企業在考慮通過零信任重新建構新的業務通路模型和體系。

早期以邊界為核心的傳統安全思維方式需要被打破,考慮到系統、資源之間的互動越來越頻繁,如今的安全需要轉向以使用者身份為核心的安全,要持續性驗證使用者身份的真實性。

面對零信任與雲原生的融合,何寶宏将其看作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

零信任從私有化部署向SaaS服務演進,SD-WAN通過內建零信任實作安全防護邊緣上零信任實作彈性擴充,能夠應對海量通路的請求,同時微隔離作為零信任的關鍵技術,對雲類東西向流量進行通路控制,彌補傳統安全防護機制在雲環境應用的不足。

如今,中國數字化建設的大幕已經開啟。為了讓行業更好應用創新的雲計算技術,中國信通院積極聯合各行業龍頭企業探索企業高效用雲的有效路徑,圍繞混合雲、雲原生、零信任、雲優化治理等熱點技術領域釋出一系列标準和認證,成功建構起國内權威的新型雲計算安全标準體系。

通過對數字時代下雲計算發展的深刻洞察,中國信通院不僅實作了相關标準規範的前瞻性布局,還為體系技術的落地應用提供參考和指引,進一步夯實雲計算新基建的底座,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更新打下堅實基礎。站在未來十年的新起點,雲計算還将裂變出無限的機會和可能,帶着人們在探索的路上發現更多未知的精彩。

【關于科技雲報道】

專注于原創的企業級内容行家——科技雲報道。成立于2015年,是前沿企業級IT領域Top10媒體。獲工信部權威認可,可信雲、全球雲計算大會官方指定傳播媒體之一。深入原創報道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區塊鍊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