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一)

1.計算機網絡的組成:軟體如(網絡協定(軟體)+網絡作業系統+網絡管理及應用軟體)+硬體(如端節點+轉接節點+通信鍊路)

網絡實體可抽象成兩種基本構件*:結點(計算裝置)+鍊路(實體媒體)*

2.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按技術:廣播式網絡、點到點網絡

按規模:區域網路、城域網、廣域網、網際網路

按傳輸媒體:有線網、無線網

按拓撲結構:總線、環形、星形、樹形、網狀

按使用範圍:專用網、公共網

3.構成網絡的三種方式

(1)直接連接配接

實體鍊路與一對節點相連:點到點鍊路

多結點共享同一鍊路:多路通路鍊路

(2)網絡雲

主機間接連通的第一種方法

通常采用分組交換技術

(3)網絡雲互聯(形成網絡的網絡)

主機間接連通的第二種方法

連接配接兩個或多個網絡雲的結點稱路由器

4.主機作業系統提供的兩種API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一)

5.網際網路的組成

網絡邊緣+接入網+核心

(1)網際網路結構特點:端對端

邊緣智能,核心簡單(将複雜的網絡處理功能如差錯控制、流量控制等置于網絡邊緣,将相對簡單的分組傳遞功能如分組的選路和轉發功能置于網絡核心)

(2)網絡邊緣(應用與主機)

端系統(主機)如web,電子郵件等在網絡邊緣

客戶(client)/伺服器(sever)模式

對等模式(P2P)

(3)接入網(兩者通信的鍊路)

将端系統連接配接到其邊緣路由器的實體鍊路及裝置的集合

(4)網絡核心(路由器,即網絡的網絡)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一)

第一層ISP,覆寫國際/國家如AT&T

第二層ISP,較小,常為區域的,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第三層ISP,本地ISP

6.網絡體系結構(解決異質性問題所采用的分層方法)

幾種著名的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一)

應用層:與使用者程序的接口(做什麼);

表示層:資料格式的轉換(對方看起來像什麼);

會話層:會話管理與資料傳輸的同步(輪到誰講,從何處講);

傳輸層:端到端可靠的資料傳輸(對方在何處);

網絡層:分組傳送、路由選擇及流量控制(走哪條路可到達對方);

資料鍊路層:在鍊路上無差錯地傳送幀(每一步怎麼走);

實體層:在實體媒體上透明地傳輸比特流(怎樣利用傳輸媒體?)。

TCP/IP參考模型

資料鍊路層:采用現成的區域網路協定(如以太網協定、令牌網協定等)

網絡層:

IP:Internet Protocol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邏輯位址------->實體位址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實體位址------->邏輯位址

傳輸層:

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可靠、面向連接配接、有序、位元組流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不一定可靠、無連接配接、無序、資料報

應用層:

SMTP

DNS:Domain Name Sever

FTP

HTTP

Telnet

7.面向連接配接和無連接配接的服務

(1)面向連接配接的服務(資料交換之前,首先建立連接配接、預先申請資源、使用連接配接來交換資料,交換完畢後,釋放資源)如電話系統:撥号—通話—挂斷;

(2)面向無連接配接的服務(動态配置設定資源,僅在傳輸時占用資源,不需要通信雙方同時活躍)如郵政系統。

8.計算機網絡資料交換方式

電路交換(傳統電話網)

分組交換,即: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一)

9.網絡性能名額

速率:bit/s,bps(比特每秒),kb/s,Mb/s,Gb/s,Tb/s;

帶寬:機關時間内從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資料率,機關b/s,也可在後面加k,M,G,T這樣的倍數;

吞吐量:機關時間内通過某個網絡(信道或接口)的資料量;

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