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線通信基礎03無線網絡規劃無線網絡優化無線網絡評估體系

本部分知識及結構參考自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王振世先生的《實戰無線通信應知應會》

無線網絡規劃

網絡規劃就是網絡架構的設計過程, 類似于組織架構的搭建過程, 也要圍繞"三高一低"的規劃目标: 要求在盡量低的建網營運成本下, 盡量擴大網絡的覆寫範圍, 增加網絡的容量, 提高網絡的品質.

移動通信的網絡規劃包括三大組成部分: 無線網絡規劃, 傳輸網絡規劃和核心網規劃. 我們的重點是無線網絡規劃 (radio network planning, RNP).

無線網絡規劃是根據無線網絡建設的覆寫目标, 容量目标, 品質目标以及成本目标, 确定無線網絡建設的規模及相應的配置及參數的過程. 通過無線網絡規劃, 最終可以确定基站的數目及位置, 站型配置, 天線方向角, 下傾角,高度等工程參數, 鄰區, 頻率, 擾碼, 小區發射功率等小區參數, 還可以得出基站到 RNV/BSC (3G/2G) 的傳輸帶寬需求.

目前無線網絡規劃在業界有兩種理念: “一次規劃, 分步實施"和"多次規劃, 分層建設”. 無論是哪種理念, 在實施過程中都包括五個關鍵過程: 資訊收集階段 , 網絡規模确定階段 (傳播模型校正, 覆寫估算和容量估算), 站址位置确定階段 (消頻測試和站址勘測), 工程參數确定階段 (仿真及工程參數調整) 和無線參數确定階段 (信道功率參數, 鄰區規劃, 頻率規劃, 擾碼規劃和 RNV/LAC 規劃).

覆寫估算

覆寫估算 (coverage dimensioning) 的最根本的思路是給定要覆寫的面積和每個基站的覆寫範圍, 求解在這個面積上需要放多少個基站.

  • 覆寫面積的問題. 不同的覆寫場景有不同的覆寫面積.
  • 基站的覆寫範圍. 由于無線環境十分複雜, 每個基站覆寫的範圍和覆寫的形狀差别很大, 但工程上是按照标準的蜂窩組網結構 (正六邊形) 計算.
  • 一般有兩種站型: 全向站和定向站 (一般三個扇區). 全向站按照一個标準的正六邊形計算; 定向站按照三葉草站型計算 ( 3 3 3 個正六邊形, 也叫頂點激勵型).
站型 站間距 面積
全向站

D = 3 R ≈ 1.7 R D = \sqrt{3}R \approx 1.7 R D=3

​R≈1.7R

S = 3 2 3 R 2 ≈ 2.6 R 2 S = \frac{3}{2}\sqrt{3}R^{2} \approx 2.6 R^{2} S=23​3

​R2≈2.6R2

三葉草站型 D = 1.5 R D = 1.5 R D=1.5R

S = 9 8 3 R 2 ≈ 1.95 R 2 S = \frac{9}{8}\sqrt{3}R^{2} \approx 1.95 R^{2} S=89​3

​R2≈1.95R2

覆寫半徑

我們可以根據最大允許路損 (maximal allowed path loss, MAPL) 得到基站的覆寫半徑.

  • 鍊路預算 (link budget) 是求取最大允許路徑損耗的過程. 最大路損為

    P L = P o u t − L B S + G B S − L p − L b − M I − M f − M p c + G S H O + G U E − S R X . PL = P_{\rm{out}} - L_{\rm{BS}} + G_{\rm{BS}} - L_{\rm{p}} - L_{\rm{b}} - M_{\rm{I}} - M_{\rm{f}} - M_{\rm{pc}} + G_{\rm{SHO}} + G_{\rm{UE}} - S_{\rm{RX}}. PL=Pout​−LBS​+GBS​−Lp​−Lb​−MI​−Mf​−Mpc​+GSHO​+GUE​−SRX​.

損耗 (loss) 餘量 (margin) 增益 (gain)
發射端 饋線損耗 L B S L_{\rm{BS}} LBS​ —— 發射天線增益 G B S G_{\rm{BS}} GBS​
空中無線環境 路徑損耗 P L PL PL, 穿透損耗 L p L_{\rm{p}} Lp​ 幹擾餘量 M I M_{\rm{I}} MI​, 克服慢衰落餘量 M f M_{\rm{f}} Mf​, 克服快衰落功控餘量 M p c M_{\rm{pc}} Mpc​ 軟切換增益 G S H O G_{\rm{SHO}} GSHO​
接收端 人體損耗 L b L_{\rm{b}} Lb​ —— 接收天線增益 G U E G_{\rm{UE}} GUE​

容量估算 (capacity dimensioning)

404

站址勘測 (site survey)

404

仿真

無線通信領域的仿真 (simulation) 就是在無線網絡建設之前, 對規劃好的方案在無線的模拟環境中進行驗證的過程, 主要看網絡的覆寫, 容量, 品質等性能名額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 它一般包括:

  • 無線環境的仿真, 包括坐标選擇, 數字地圖選擇和傳播模型的選擇;
  • 網絡環境的仿真, 包括基站參數, 天線和扇區參數, 小區參數;
  • 通話過程的仿真, 包括話務模型, 容量估算, 接入或通話過程模拟.

通過仿真得到覆寫效果圖, 業務品質分布圖, 導頻污染分布圖, 幹擾分布圖, 負荷分布圖, 切換分布圖等.

  • 系統級仿真 (system level simulation) 是模拟網絡整體運作規律和運作效果的仿真.
  • 鍊路級仿真 (link level simulation) 是模拟單個連接配接的性能名額.
  • 靜态仿真 (static simulation) 和 動态仿真 (dynamic simulation).
Monte-Carlo 仿真是一種靜态仿真.

小區參數規劃 (cell parameter planning)與室内分布系統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404

無線網絡優化

無線網絡優化 (radio network optimization, RNO) 是指一切提高無線網絡性能的工作, 即在完善覆寫水準, 滿足容量要求的情況下, 控制幹擾, 提高業務品質和資源利用效率的一切活動.

  • 按照優化的範圍不同分為: 單站點驗證 (single site verify), 簇優化 (cluster optimization), 區域優化 (RNC zone optimization), 邊界優化, 整網優化.
  • 按照優化時網絡情況的負荷不同分為: 空載優化, 模拟加載優化, 真實加載優化.
  • 按照解決網絡問題的手段出發分為: RF 優化 (工程參數優化)和無線參數優化.
  • RF 優化 (radio frequency optimization) 即射頻優化, 主要目的是對覆寫問題進行優化. 另外, 還可以控制幹擾且解決切換類問題. 總而言之, RF 優化是網絡優化的基礎性工作, 也是決定網絡性能高低的關鍵工作.
  • 無線參數設定 (radio parameter optimization) 是和系統無線資源配置, 管理和應用相關的參數. 主要包括覆寫相關參數, 信道配置相關參數, 功率控制相關參數, 移動性相關參數, 分組排程相關參數, 負荷和準入控制相關參數, 算法開關相關參數, 以及各種定時器和計時器等.
  • 按照網絡名額的角度不同分為: 覆寫名額的優化, 接入性能的優化, 保持性能 (掉話率) 的優化, 移動性能 (切換)的優化, 時延, 吞吐率等性能的優化.
  • 按照需要優化的業務不同可分為: 語音業務的優化, VP 業務的優化, PS 業務的優化, HSDPA 的優化等.
  • 按照優化問題的産生原因不同可分為裝置問題的優化和網絡性能問題的優化.
  • 按照優化測試手段的不同可分為 CQT 測試優化, DT 測試優化, 話統優化.
  • 按照網絡發展的階段不同可分為: 初始調優, 預商用調優和商用網優化.

無線網絡評估體系

評測網絡性能的名額有三個組成要素: 資料源, 分析次元, 字段和算法.

  • 常用的資料源有路測資料, 話統資料, 信令資料, 第三方調查資料, 投訴資料, BOSS 經分資料, 軟采資料等.
  • 分析次元可以有時間次元, 空間次元, 使用者次元, 終端次元, 業務次元, 網元次元等.
  • 字段和算法一般是廠家或營運商在設計名額時定義的.

關鍵性能名額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是衡量網絡性能水準的重要參數. 無線網絡的關鍵性能名額對不同部門的作用和要求不一樣. 可以分為覆寫類名額, 保持類名額, 移動性相關的名額, 時延類名額, 吞吐率相關的名額, 系統可用性的名額等.

  • 覆寫水準可以從上下行兩個方向, 信号大小和品質兩個次元來度量.
信号強度 信号品質 備注
下行 RSCP E c / I o ( C / I ) E_{\rm{c}}/I_{\rm{o}}(C/I) Ec​/Io​(C/I) RSCP 和 E c / I o ( C / I ) E_{\rm{c}}/I_{\rm{o}}(C/I) Ec​/Io​(C/I) 要大于一個水準, 在合理範圍内大一點好
上行 UE Tx Power RTWP UE Tx Power 和 RTWP 要小于一個水準, 數值越小越好; 大了說明上行覆寫較差或上行幹擾較大
  • 無線網絡的可接入性 (accessibility) 和網絡使用者感受直接相關. 可接入性一般可分為主叫呼叫建立成功率 (主叫接通率) 和被叫呼叫建立成功率 (被叫接通率).
  • 保持性 (retainability) 的衡量有裡程掉話比 (mileage call drop ratio), CS 掉話率 (CS call drop) 和 PS 掉話率 (PS call drop).
  • 移動性 (mobility) 是與切換相關的問題. 主要有軟切換比例 (soft handover ratio), 軟切換成功率 (soft handover success ratio, SHO success ratio) 和硬切換成功率 (hard handover success ratio, HHO success ratio) 的概念.
  • 時延 (delay) 類 KPI 直接與使用者感覺相關, 不僅取決于整個網絡的組網特性, 還取決于裝置本身的處理速度. 有三個常用的時延名額, 即呼叫建立時延 (call setup delay), PDP 激活時延 (packet data protocol active delay) 和 Ping 時延 (ping delay).
  • 系統可用性 (system availability) 名額是用來描述系統資源被使用的情況和系統資源可使用的情況. 它包括小區使用率 (cell utilization, CU), 小區擁塞率 (cell congestion ratio), 超忙小區比例 (busy cell ratio) 和超閑小區比例 (idle cell ratio).
  • 使用者感覺類名額包括 BLER 偏高率 (BLER higher ratio) 和吞吐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