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 part1

第一章 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了解力的阻礙。現代媒體正以壓倒性的泛濫資訊阻礙了我們的了解力。因為資訊經過了包裝,使人們隻需要記住觀點和結論,根本不用思考就能表現得宜。(是以我們對資訊要有篩選和過濾的能力)

主動的閱讀

閱讀是一件多少有些主動的事兒。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這個讀者比另一個讀者更主動一些,他在閱讀世界裡面的探索能力就更強一些,收獲更多一些,因而也更高明一些。讀者對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書籍,要求的越多,獲得的就越多。(如何主動?這是個問題)

寫和說是主動,讀與聽相對是被動的。(是以,讀書時最好做些筆記,這樣主動、被動相結合)

閱讀的目标:為獲得資訊而讀,以及為求得了解而讀

隻有一種方式是真正地在閱讀。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 什麼都沒有,隻憑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隻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了解為止。這樣的一種提升,是在閱讀時的一種腦力活動,也 是更高的閱讀技巧。這種閱讀就是讓一本書向你既有的了解力做挑戰。(嗯,我閱讀技術資料時好像就是這種方法,慢就是快!)

為閱讀藝術下個定義:這是一個憑借着頭腦運作,除了玩味讀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的過程。你的頭腦會從粗淺的了解推進到深入的了解。

閱讀大約分兩種:一種中為增加資訊而讀,另一種是為了解以前并不了解的東東而讀。作者的水準比閱讀者高一截,想要表達東東,能增進閱讀者的了解力。

閱讀就是學習:指導型的學習與自我發現型的學習之間的差異

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在于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于學後”。

思考隻是主動閱讀的一部分。

指導型學習是指有别的幫助式的學習,如學校的老師。遇到問題可以問其他人,幫助自己了解。

自我發現的學習是指沒有别人的幫助,遇到問題需要自己運用主動意識去解決、了解。

老師可能用盡了方法來教學生,學生卻必須自己能學習才行。當他學到了,知識就會在他腦中生根發牙。

第二章閱讀的層次

第一層:基礎閱讀。剛脫離文盲的狀态,看到文字以後,隻能了解文字的意思,即“這個句子在說什麼?”。(我應該不算文盲,是以不多說啦)

第二層:檢視閱讀(系統化略讀)。這個層次的特點是在強調時間,例如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内讀完一本書或同樣時間讀完兩倍厚的書。就是說要在短時間内抓住一本 書的重點。這個層次要回答的問題是“這本書在談什麼?”、“這本書的架構如何”、“這本書包含哪些部分”。(也就是說這個層次要求你迅速抓住一本書的重點 群組織等面上知識,例如飛馳而過的汽車,你隻知道它是輛四輪汽車而不是兩輪摩托和三輪車就可以啦,不用知道它是什麼牌子,是男司機還是女司機,是不是該洗 車了等等。其實目錄部分不就提供了這些資訊麼?)

第三層:分析閱讀。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優質的閱讀---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如果說檢視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閱 讀,那麼分析閱讀就是在無限的時間裡,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一個分析型的閱讀者一定會對自己所讀的東東提出許多有系統的問題。培根說“有些書可以淺嘗即 止,有些書要生吞活剝,隻有少數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分析閱讀就是要咀嚼與消化一本書。分析閱讀就是特别在追尋了解的。

第四層:主題閱讀(比較閱讀)。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并列舉出這些之間的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但隻是字裡行間的比較還不夠,主題閱讀者要能夠架構出一個可能在哪一本書裡都沒提過的主題進行分析。這是最花力氣的一種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