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膽發表一個新的想法,二進制可能很先進,但是現在已經嚴重制約了人工智能的發展!
《道德經》中有一句經典的語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們現在的程式設計語言中,一般隻有0和1,0表示假,1表示真,但是它卻和現實情況不一緻,現實不是非黑即白,有中立的情況;不是隻有真和假,還有“不知道”。
著名的薛定谔的貓提出,貓有生和死的狀态,但是如果不去觀察的話,就不知道這隻貓是什麼狀态,這隻貓處于生或死的狀态,直到有人觀察了它的狀态,這隻貓才從生或死的狀态坍縮到某一個狀态,或者生,或者死。
其實我覺得是不是我們忽略了一點,一個很小的點,但是這個點又非常的關鍵呢。我們習慣了非黑即白,這隻貓究竟是生或死,其實都是對觀察着來說的,我知道了它是活的,或者我知道了它是死的。但是還有一種狀态,是我不知道這隻貓是生或死,所有這裡我們需要引入一個變量,就是“不知道”,或者說應該是三進制,-1表示假,0表示不知道,1表示真。
引入了三進制之後,薛定谔的貓就好解釋了,這隻貓在盒子裡面,是生或死,我不知道,是以它的狀态是0,表示我不知道它的狀态;打開盒子之後,我知道了這隻貓的狀态,如果貓是活的,就用1來表示;如果貓是死的,就用-1表示。所謂的坍縮,隻是我确定的知道了貓的狀态,是從不知道(0的狀态)到活着(1的狀态),或着從不知道(0的狀态)到死了(-1的狀态)。
引入“不知道”這個狀态後,我們可以輕松地讓電腦實作“撒謊”的功能,而不是現在的二進制計算機表現出來的非黑即白的人工智障狀态。我相信人類的智慧是從撒謊開始的。
三進制中邏輯值“真”、“假”和“不知道”這三個狀态是可以組合的,相對了二進制來說,“真”和“假”組合起來沒有意義,但是引入“不知道”這個狀态後,一切都變了,狀态組合起來可以表示主觀意願,例如,“不知道”(0狀态)和“真”(1狀态)組合,表示我不知道對不對,可能是真的;“不知道”(0狀态)和“假”(-1狀态)組合,表示我不知道對不對,可能是假的。
二生三,三生萬物,可能當時二進制比較先進,可能受限于之前的技術水準,我們的二進制發展了起來,并且成果輝煌,但是現在是時候考慮一下三進制了,可能人工智能的關鍵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