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是經常學習新事物的精神豐富礦物質。随着黨上司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探索為推動新時代民間外交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豐富的養分。
堅持黨的上司,是民間外交發展的根本保證,必須更加自覺地、全面地堅持聽黨、跟黨的政治要求。
我們黨曆來高度重視加強對民間外交的上司和引導,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和具體的工作要求。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政府間交流不好,還有其他管道,但要加強人文交流。鄧小平同志指出,必須"積極開展人民的外交活動",并強調"如果隻有兩國政府合作,沒有人文交流,就不可能有兩國關系的堅實基礎"。江同志強調,為了進一步對外開放,打破西方敵對勢力的制裁,各地外事部門要充分發揮地方外交和民間優勢,積極主動,多做工作。胡錦濤同志多次強調,"當今世界,民間外交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要按照服務大局外交、為祖國建設、為祖國和平統一事業、為世界和平和平事業服務的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思路, 改進工作方法,努力開創民間外交工作新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主張。在全國對外之友協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秘書長呼籲協會"在民間外交中發揮主導作用,在公共外交中發揮關鍵作用,在地方政府之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中發揮橋梁作用"。這些重要論述準确把握了各時期民間外交的曆史方向和階段特點,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所有民間外交戰友,在這些寶貴精神的指引下,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為黨和國家的整體外交作出了巨大貢獻。
百年的發展曆程表明,民間外交隻有在黨的上司下,才能把黨的外交理論和路線政策貫徹到外交實踐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民間外交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蓬勃發展。民間外交要始終保持聽黨、跟黨走的優良傳統。要始終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思想,引導實踐,推進工作,深入研究貫徹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特别是習近平外交思想,通過公民外交的各個環節,自覺貫徹落實。
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對外交流始終是民間外交的主線,必須更有效地發揮民間外交的服務促進作用。
黨的使命和工作重點在不同曆史階段是不同的,民間外交始終緊跟形勢,突出重點,進而促進了黨在不同時期中心任務的順利推進。延安時期,我們黨主要為中國人民的事業和人民的解放尋求各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援,毛澤東等老革命家利用一切機會結交國際朋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國新外交面臨的緊迫任務是反對戰争,倡導和平,打破對西方國家的封鎖。民間外交以朋友為媒介,以文化為橋梁,積極引進新中國,結交好朋友。20世紀60年代、70年代,民間外交根據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積極擴大同西方國家的友好交往,創造性地開展"乒乓外交"、"芭蕾外交"等工作,最終促成了中美、中日關系的正常化。改革開放後,我國各領域對外交流迅速發展,民間外交進入新的曆史時期,為鞏固國家關系發展的輿論和社會基礎,為我國發展争取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做了大量隐性工作。中共十八大以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凸顯為中國外交的靈魂,并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帶一路"文化之旅等一系列活動。
百年的發展曆程表明,民間外交隻有始終以黨的目标為目标,把自己的工作同黨的上司偉大事業緊密聯系起來,發揮其獨特的優勢,為完成黨的中心任務作出貢獻,才能在曆史舞台上翻開精彩的篇章,成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可靠力量。新時代,我們要牢記"民族偉人",堅定戰略決心,立足國家外交大局做好文章布局,推動民間外交工作不斷開拓新局面。
促進人文交流、共同發展始終是民間外交的價值取向,要繼續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中國共産黨從人民中産生,依靠人民成長和發展,曆來對人民有深刻的感情,不僅對中國人民,而且對世界各國人民。"團結世界無産階級"是我們響亮的革命口号,"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是天安門廣場前不朽的建國口号。協會自成立以來,積極與國外友好組織、各國家和地區各界人士和各界朋友建立友好聯系,開展正常的交流。改革開放新時期,民間外交突破了意識形态領域的一些認知偏差,更多地緻力于人文交流和自然災害救災、人道主義援助、社會民生、人類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中共十八大以來,民間外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以覆寫全球的對象範圍,交流與合作的内容迅速擴充到經驗分享、民生發展、人才培養、技術輸出、志願服務等方面。面對突發性冠狀動脈肺炎疫情,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共進,克服困難。在我國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之際,我們向80多個迫切需要疫苗援助的開發中國家提供了2800多億個口罩和34億件防護服。中國人民以實際行動突出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健康共同體的真誠願望,用真愛封閉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百年的發展曆程告訴我們,道路不孤單,愛無國界,架起心靈的橋梁,打通心結,促進各國人民共同發展進步,是公民外交穩定的關鍵。必須秉持"一家人在世界上"的理念,用真心的感情,編織中國人和世界人民的心,觀察和幫助的情感紐帶。新時代,民間外交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方向,堅持平等交流、自由溝通、追求共同繁榮發展的原則,進一步突出人民外交主體地位。
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始終是民間外交保持生命力的不竭動力。
回顧黨的100年曆程,無論面臨什麼困難和挑戰,我們從未失去開拓創新的外交勇氣,也從未停止過走向新的理論和實踐的自我意識步驟。民間外交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順應潮流,而且具有自己獨特的創新品質。1971年,毛澤東同志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這對打開中美之門發揮了重要作用。關系,被稱為"小球轉大球"。也是在20世紀70年代,在周恩來同志的親切關懷下,中國對外友好協會承擔起了建立和發展國際友好城市的使命,這是民間外交領域的一項重大創新。改革開放以來,民間外交不斷引入新的工作機制,建立新的工作機構,非政府組織的作用顯著增強,并建立了中國友好城市國際會議、中美等雙邊或多邊地方政府對話和交流平台。省長論壇、中日知事資訊論壇、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論壇,大力開展"明線"、"彩虹橋工程"等國際公益活動。
百年的發展曆程告訴我們,民間外交與時代變遷、國際形勢演變、國家關系發展、大衆價值觀追求密切相關,隻有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才能具有生動的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間外交要開拓創新,人民與外國在多領域、管道、多層次進行友好交往"。要自覺用改革精神謀劃和推進民間外交,在創新組織架構、運作機制、權力結構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加大努力,不斷豐富對外交流的形式和内涵,講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資料來源:《彌撒》,2021年第16期
作者:錢文華姚文軍(作者為江蘇省外事黨組成員、江蘇省友好協會副會長、江蘇省外事辦公室一級主任)
負責編輯:蘇·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