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名中外頂尖心髒病學家浦江之畔打太極,共話心髒健康未來圖景

作者:文彙
百名中外頂尖心髒病學家浦江之畔打太極,共話心髒健康未來圖景

今天(6月29日)的陸家嘴濱江公園,一片藍色的身影,一場特殊的晨練在此開啟:近百位海内外心血管病領域的專家學者集體打起太極拳,身體力行向市民傳遞“心髒康複”和“健康運動”的理念。

6月28日,來自全球的心髒病學巨擘齊聚上海,見證第十八屆東方心髒病學會議(OCC)和世界心髒病學大會(WCC)開幕,中外專家共話心髒健康未來圖景。

中式心髒康複處方:太極拳的好處這麼多

東方心髒病學會議是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心血管病專科分會主辦的心血管領域年度盛會。“太極公益活動”已成功舉辦六屆,成為會議的保留特色項目。今年恰逢OCC與世界心髒病學大會(WCC)同期召開,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心血管病專家齊聚上海,是以今年的太極拳隊伍更為國際化。

百名中外頂尖心髒病學家浦江之畔打太極,共話心髒健康未來圖景

太極拳,這一融合了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的健康之道,以其獨特的身心運動方式,讓在場專家感受到中式心髒康複“運動處方”的獨特魅力。

多項研究證明了太極拳的益處,比如練太極拳的降壓效果優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平均可降低收縮壓8.4 mmHg;降血脂方面,長期堅持太極拳鍛煉,可以改善中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脂質代謝,減少靶器官病損的發生率,增強心血管系統的應激性、适應性和耐受能力;太極拳可改善冠心病危險因素,提高自主神經功能和有氧運動能力,調節心理狀态;常年堅持太極拳運動,可調節脂類代謝,增強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機制等。

發病态勢嚴峻,從更高層面審視心血管疾病

如果說太極拳一頓健康早操,本年度的東方心髒病學會議是一道學術盛宴,全面展現國内外心血管病學領域新技術、新理念及新進展。

百名中外頂尖心髒病學家浦江之畔打太極,共話心髒健康未來圖景

伴随着星際穿越的主旋律,大會主席、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以《泛血管與元宇宙——今日仰望星空,明日逐夢星辰》為題展望泛血管醫學與元宇宙融合的未來。

葛均波院士首先談到,“中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處在上升态勢,從全球範圍看,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形式依然嚴峻,或許我們應該突破學科邊界,從更高層面重新審視心血管疾病。”

基于臨床觀察,葛均波院士2015年與王擁軍教授等一起在國内提出泛血管疾病的理念,期望能從整體上對此類疾病進行防控、治療與管理。如果隻從單一的專科角度出發,無異于盲人摸象,對動脈粥樣硬化或者泛血管疾病的認識會存在偏差。

泛血管疾病累及全身,如果要進行更有效的幹預與管理,需要更高效、精準的平台來連接配接患者與醫生,人工智能+元宇宙的構架展示了全新的可能。葛均波院士展示了一個真實病例,AI模型顯示其發生肥厚型心肌病的機率高達0.95,後續檢查也驗證這一結論。對于該類模型的應用,葛均波院士邀請世界心髒聯盟科學委員會主席、OCC-WCC學術主席Thomas Gaziano教授與美國心髒病學會副主席Christopher Kramer教授分享觀點。

Thomas Gaziano教授談到,面對龐大的患者人數,心血管醫師的數量不足,元宇宙能讓優秀的醫生服務更多患者。他指了指自己佩戴的領帶,是心血管健康聯盟(CCA)剛送給他的禮物,領帶的英語單詞為“tie”,同樣有“連接配接”之意,“正是這種連接配接、合作,讓我們能直面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Christopher Kramer教授則指出,肥厚型心肌病目前診斷不足,大約隻有1/6-1/5的患者得到診斷。AI技術的出現大大提高了肥厚型心肌病的診斷效率和準确性。Christopher Kramer教授介紹了該團隊開發的一項技術,在不需要MRI造影劑的情況下結合AI技術識别心髒疤痕,為肥厚型心肌病的診斷提供新契機。

擁抱新科技,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與管理

“開放、創新、合作”是東方會的宗旨。此前,OCC進行了多次國内乃至亞洲首例手術轉播,最新前沿技術在這個高端平台上展現。

葛均波院士在元宇宙中繼續徜徉,介紹前不久全球首個光子CT在上海瑞金醫院啟用,不僅能測量冠脈狹窄的程度、評估冠脈斑塊的性質,還能觀察斑塊有無發炎反應,對病變作出更加精準的評估。

結合元宇宙發展,此類技術對醫生診療疾病的方式會産生怎樣的改變?對此,世界心髒聯盟候任主席Jagat Narula教授表示,“對于疾病的診斷以及患者的管理需要更精細。如果元宇宙能提供更詳細的資訊,或許我們可以精準地幹預病變,讓患者知道現在可以跑步還是走路,元宇宙具有巨大的潛力幫助我們完成這一目标。”

葛均波院士聯袂5位國際心髒病學專家呼籲,希望心血管醫師積極擁抱未來,擁抱科技帶來的獲益,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與管理。

來自世界心髒聯盟理事會成員以及各委員會委員,各國際組織國際學會/協會成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委、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委員等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共同見證東方會的開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