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作者:島讀世界

作者:蔡添成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插畫 / 何漢聰)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本月7日連同意大利海軍在紅海巡弋,保護國際水域的安全與通暢無阻。(法新社)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加沙中部的布賴吉(Al-Bureij)難民營,當地遭以軍猛烈轟炸,許多建築物損壞不堪。(法新社)

當今世界的問題衆多,挑戰也大,美國已經無法單靠一己之力扭轉乾坤,須倚賴其他國家的協同合作。這樣的時局,給各區域大國在多極化世界裡發揮影響力提供了時機。對美國而言,它必須适應新的世界。

《紐約時報》近期一篇分析文章說,過去一年接受紐時采訪的百多名美國和印太地區國家現任和前任官員認為,下個世紀應該不會像上個世紀那樣由美國主導。美國影響力已因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争、中國的崛起,以及美國内部分歧等種種因素而被削弱。

分析指出,世界形勢已發生變化,越來越多國家已足夠強大到可以左右事态發展。對此,美國正在做出調适,以更謙遜的方式與其他國家合作。

中國南開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黃海濤副教授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分析道,回顧曆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主導全球事務,冷戰後的情況較為特殊。美國的相對實力達到頂峰是在二戰結束後的初期,當時的美國無論從工業生産、黃金儲備還是對原子彈的壟斷來衡量,都毫無疑問是一個超級大國。但直到冷戰後,美國的自由主義戰略推動全球化加速發展,美國才成為單一主導力量。

黃海濤說:“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為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當時強大到可以主導一切……冷戰結束,蘇聯崩潰形成的權力真空,為美國全球影響力無障礙擴充提供了可能性。”

不過,美國在冷戰後取得的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超越本身的真正實力,而維持與實力不相比對的影響力,會透支資源并引發反彈。黃海濤說:“特朗普上台後的一系列做法,就是用一種極為激烈的方式,從内部對美國過往的自由國際主義戰略說不。與其說美國在失去主導地位,不如說國際政治格局正在緩慢地恢複常态。”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黃海濤說,美國在冷戰後取得的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超越本身的真正實力。(受訪者提供)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國際事務教授托爾(Gerard Toal)同樣認為美國在下一世紀不會主導世界。但他指出,美國實力依然強大,涉及多國的跨境問題如全球安全或氣候變化等,仍需美國居中上司,拉攏各國共同應對。

托爾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說:“毫無疑問,美國在未來百年内不會像1945年以來那樣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我認為大國競争并非如英超聯賽單靠積分多寡來下定論,這不是看待世界政治的正确方式。”

他指出,美國仍有強項,它一直都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人才并且從中受益。很少有國家能像美國這樣廣納人才,這也是美國難以被其他國家複制的其中一個有利因素。

在黃海濤看來,總體而言,美國的軍事實力、經濟活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在相當一段時間裡仍然具備相對優勢地位,“這保證了美國的大國地位和作用不會發生重大變化”。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托爾說,美國仍具有強大的力量,涉及多國的世界問題仍需要美國拉攏各個國家來共同應對。(受訪者提供)

美元保障美國的影響力

美元依然是流通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世界貨币。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進階研究員普拉薩德(Eswar Prasad)本月中在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外交事務》雜志上撰文指出,美元将維持在全球的霸主地位,進而保障美國的影響力。

普拉薩德說,經濟和地緣政治動蕩,人們更在意投資的穩定性,最終投資者會持有美元這個仍然最值得信賴的貨币。相比之下,中國和印度雖已成為經濟大國,但人民币和盧比在國際市場并沒有受到熱捧。

他認為,影響美元地位的最重要因素不是美國國力的強弱,而是視乎其他國家的情況是否比美國更糟。“除非有朝一日這樣的情況出現變化,不然無論美國在政治外交上出多大的纰漏,都不要指望美元會下跌。”

中美對抗、美俄通過烏克蘭戰争的間接較量,世界俨然形成新的兩大陣營在對抗。以哈沖突給美國帶來新的麻煩,還有國内的政治分歧,讓美國總統拜登忙于招架。除此,當今世界挑戰極多,還有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糧食與石油供應等影響全球的大問題。

這樣的動蕩時局,讓區域大國有機會扮演更大的角色,催化了多級世界的形成,也意味着國家間的競争會加劇。這會否引發更多戰争,取決于各國上司人的智慧。

黃海濤指出,實力差距不大的大國間不太可能兵戎相見,但大國針對中小國家,以及中小國家之間訴諸武力的可能性将會增加,這是動蕩變革期在國際安全方面的特征。各國上司人的政治信念,在戰争與和平之間如何抉擇,是以将繼續發揮關鍵作用。

新崛起區域國家不選邊站 平衡外交保護自身利益

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和南非近年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崛起路上,他們努力平衡外交,力求不偏向美國或中國,以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的利益。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印度立志2047年成發達國家

在總理莫迪的上司下,印度去年跻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不少分析員預測,再過幾年,印度可能成為僅次于美國和中國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莫迪更為印度立下了2047年,也就是印度獨立100周年時,成為發達國家的宏願。

印度在國際舞台越來越活躍,與歐美西方國家深化戰略合作,又與全球南方頻繁互動,并且借助二十國集團(G20)和不結盟運動來擴充自己的力量。印度多年來奉行戰略自主政策,不偏向任何強國。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印度總理莫迪要把印度發展成發達國家,進入世界強國之列。圖為孟買金融區。(路透社)

沙特主推經濟改革

沙特阿拉伯近10年來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改革經濟。沙特實際掌權者、王儲穆罕默德早在2016年公布“2030願景”,力求擺脫對石油的高度依賴,成為經濟強國。沙特更在2021年宣布于北部開發新未來城地區(NEOM),打造一座總額5000億美元(約6760億新元)、長170公裡的零碳城市。

中國是沙特最大的貿易夥伴國,近年兩國不斷加強經貿關系。去年6月,沙特在首都利雅得舉行中國—阿拉伯合作論壇,第一天就與中國簽署100億美元的投資協定。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沙特阿拉伯展開經濟改革,積極推展國際貿易。該國今年5月在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未來航空論壇。(法新社)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員穆斯塔法博士(Mustafa Izzuddin)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說,沙特的明顯優勢在于它是一個富裕國家,加上決策精簡和集中,是以很快可以推行各種改革方案。

不過,沙特現階段的經濟改革進度似乎比最初設想的要慢。穆斯塔法說:“經濟改革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取決于沙特王室上司層能否成功實作經濟多元化、提振投資者信心、吸引外國公司投資、確定政治穩定,以及為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滿足年輕群體的訴求。”

他指出,沙特是中東的中流砥柱,會繼續對中東的發展發揮影響力,以維持在阿拉伯世界的上司地位。在中東以外,沙特也會繼續透過對國際事務的影響,確定沙特與回教世界不受威脅。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穆斯塔法說,沙特會繼續對中東的發展發揮影響力,以維持在阿拉伯世界的上司地位。(受訪者提供)

巴西有跻身世界舞台雄心

南美大國巴西這一兩年在外交上積極表現,雖然經濟力量不足,但展現區域大國影響力、跻身世界舞台的雄心日益顯著。

巴西是今年的G20輪值主席國,已表明要針對全球治理改革、消除饑餓貧困和不平等以及可持續發展這三個方面展開工作。

對于國際事務,巴西也更積極發聲。今年2月,巴西在G20外長會議上抨擊聯合國安理會在加沙和烏克蘭戰争這些重大的國際問題上毫無作為。同月,巴西總統盧拉在埃塞俄比亞出席非洲聯盟峰會時,把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比作納粹大屠殺,引起以色列強烈不滿,把盧拉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巴西總統盧拉在加沙人道問題上狠批以色列,引起以色列的強烈不滿。(路透社)

美國外交政策智庫卡内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進階研究員奇夫維斯(Christopher S. Chivvis)去年底在研究院網站發表文章說,巴西希望避免出現隻由大國競争建構的世界秩序,它更希望看到一個多極秩序,讓各國在國際舞台有更多發言權和更大的總體影響力。

奇夫維斯寫道:“在巴西看來,新崛起的強國,特别是中國的出現預示着‘良性多極化’時代的到來,西方的力量被削弱,新興國家的影響力增強。”

南非高調放大非洲聲音

南非去年12月29日向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南非選擇高調地采取行動,就這場沖突表明立場,引起關注。

今年1月,國際法院釋出具有限制力的臨時措施,要求以色列在進攻加沙期間盡一切努力防止種族滅絕及允許援助進入加沙。以色列未理會判決,繼續攻擊加沙後,南非再次要求國際法院制止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通過國際法院向以色列施壓。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南非希望看到世界出現多個權力中心,讓開發中國家有話語權。(法新社)

南非去年6月率領非洲七國和平代表團通路烏克蘭和俄羅斯。那次的和平斡旋雖然沒有成功,卻是非洲上司人首次在非洲大陸以外集體展開國際和平行動。

卡内基研究院的進階研究員烏斯曼(Zainab Usman)撰文指出,南非認為理想的世界秩序不會是回到冷戰時期的兩極格局,也不會是冷戰後時代的單極格局。南非希望看到世界出現多個權力中心,讓實力較弱的開發中國家有話語權。

金磚國勢力擴大 動搖西方主導體制?

印度、沙特、巴西和南非都是金磚國家(BRICS)的成員,近來許多國家表态有意加入金磚行列。這意味金磚陣營的影響力未來很可能進一步擴大,成為西方主導的體制外的另一選擇。

國際特稿: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區域大國趁勢顯鋒芒

金磚國家今年1月擴大陣容,加入埃及、伊朗、阿聯酋、沙特和埃塞俄比亞,目前已有10個成員國。此次擴員,被視為是金磚國家中實力最強大的中國努力推動的結果。

據報道,已有40多個國家有意加入金磚。近期正式送出申請或表明意願的包括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與越南。

在中國總理李強通路馬來西亞之前,馬國首相安華本月13日接受中國媒體通路時,表明馬國很快将啟動加入金磚國家的正式程式。泰國則已于本月11日送出加入金磚國家的申請書。

彭博社分析說,許多東南亞國家經濟上依賴與中國的貿易,但同時支援美國為區域提供安全保障并加大投資。在中美競争日漸白熱化的環境下,加入金磚是化解緊張形勢的一種嘗試。

金磚國家一直在擴大接觸,它本月邀請土耳其、越南、寮國、孟加拉、斯裡蘭卡、哈薩克斯坦、古巴和委内瑞拉等12個國家派代表參加在俄羅斯舉行的金磚對話會。金磚國家也計劃邀請非成員國參加10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峰會。

西方長期對包含中俄的金磚國家保持警惕,擔心它可能對以西方為主導的國際秩序帶來挑戰。

美國的波士頓咨詢集團(BCG)分析說,金磚國家擴大規模既挑戰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等受西方強烈影響的全球機構的主導地位,也削弱了G20的影響力。不過,金磚國家建立的論壇,為新興市場提供針對全球議題達成共識的機會,以及為促進共同經濟發展和增長提供新機遇。

繼續閱讀